钻探操作规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875958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探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钻探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钻探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钻探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钻探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探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探操作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探操作规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 ,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6)城科字第 263 号文的要求,由中南勘察设计院主编的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 JGJ8792,自 199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 年 12 月 8 日1 总则1.0.1 为提高建筑工程地质钻探的技术和质量水平,统一技术要求,确保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制定本标准。1

2、.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场地与地基勘察中的钻探工作,可作为此类钻探技术方案制定、现场钻探质量监督及成果检查验收的依据。1.0.3 工程地质钻探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为钻进的地层鉴别岩土性质,确定其埋藏深度与厚度;(2)能采取符合质量要求的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3)能查明钻进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的赋存情况。1.0.4 钻探工作应以勘察工程钻探任务书为依据。钻探任务书应按照 1.0.3 条的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并附有比例尺与勘察阶段相适应的钻探点平面布置图和地形图。钻探单位应按采用钻探任务书指定的方法和设备完成钻探工作。1.0.5 进行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3、规范的5 钻探编录与成果5.1 钻探现场记录5.1.1 钻探记录应在钻探进行过程中同时完成,记录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个部分。记录表应符合附录 B、附录 C 的要求。5.1.2 钻探现场记录表的各栏均应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在每个回次中发现变层时,应分行填写,不得将若干回次,或若干层合并一行记录。现场记录不得誊录转抄,误写之处可以划去,在旁边作更正,不得在原处涂抹修改。5.1.3 各类地层的描述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对碎石土(1)颗粒级配;(2)粗颗粒形状、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和起骨架作用状况;(3)充填物的性质、湿度、充填程度;(4)密实度;(5)层理特征。对砂土(1)颜色;(2)颗粒级配

4、;(3)颗粒形状和矿物组成;(4)粘性土含量;(5)湿度;(6)密实度;(7)层理特征。对粉土(1)颜色;(2)颗粒级配;(3)包含物;(4)湿度;(5)层理特征。对粘性土(1)颜色;(2)状态;(3)包含物;(4)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岩石应描述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对沉积岩尚应描述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对岩体的描述尚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特征和岩层厚度。5.1.4 岩土定名应符合现行岩土工程分类标准的规定。描述术语及记录符号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鉴定描述以目测、手触方法为主,可辅以部分标准化、定量化的方法或

5、仪器(包括袖珍贯入仪、点荷载仪、孟塞尔色标、砂土粒度样模等)。5.1.5 关于钻进过程的记录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使用的钻进方法、钻具名称、规格、护壁方式等;钻进的难易程度、进尺速度、操作手感、钻进参数的变化情况;孔内情况,应注意缩径、回淤、地下水位或冲洗液位及其变化等;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编号、深度位置、取样工具名称规格、原位测试类型及其结果;岩芯采取率、RQD 值等;其余异常情况。5.2 钻探成果5.2.1 钻探成果应包括下列各项:钻探现场记录;岩土芯样;钻孔、探井(槽)的柱状图、展开图等;钻探点座标、高程数据一览表。5.2.2 为便于对现场记录进行检查核对或进一步编录,勘探点应按要求保存岩土芯

6、样。土芯存放于土芯盒或塑料袋内,每一回次至少留一块土芯。岩芯应全部存放在芯盒内,顺序排列,统一编号。岩土芯样应保存到钻探工作检查验收为止,必要时,应在工程合同规定的保证期内长期保存。亦可在检查验收之后拍摄岩土芯样的彩色照片,纳入勘察成果资料。5.2.3 现场钻孔柱状图应按附录 D 的图式绘制。无明确要求时,亦可用较简单的分层表代替。对探井、探槽应绘制展开图、剖面图,其图式按附录 E、附录 F 的要求绘制。5.2.4 钻探成果均应有钻探机(班)长、记录员及钻探队负责人签名。附录 B 岩土的现场鉴别与描述粘性土、粉土的现场鉴别表 B1鉴别方法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湿润时用刀切 切面非常光滑,刀刃有

7、粘腻的阻力 稍有光滑面,切面规则 无光滑面,切面比较粗糙用手捻摸的感捻摸湿土有滑腻感,当水分较大时极易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的存在仔细捻摸感觉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粘着程度湿土极易粘着物体(包括金属与玻璃) ,干燥后不易剥去,用水反复洗才能去掉能粘着物体,干燥后容易剥掉一般不粘着物体,干后一碰就掉湿土搓条情况能搓成小于 0.5mm 的土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致断裂能搓成 0.52mm 的土条 能搓成 23mm 的土条干土的性质坚硬,类似陶器碎片,用锤击才能打碎,不易击成粉末用锤易击碎,用手难捏碎 用手很易捏碎粘性土状态的现场

8、鉴别表 B2稠度状态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粘土 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1、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2、手按无指印1、手捏似橡皮有柔性2、手按有指印1、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2、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粉质粘土干硬,能掰开或捏成块,有棱角1、手捏感觉硬,不易变形,土块用力可打散成碎块2、手按无指印1、手按土易变形,有柔性,掰时似橡皮2、能按成浅坑1、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2、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粉土湿度的现场鉴别表 B3湿度 稍湿 湿 很湿鉴别特征土扰动后不易握成团,一摇即散土扰动后能握成团,摇动时土表面稍出水,手

9、中有湿印,用手捏水即吸回用手摇动时有水流出,土体塌流成扁圆形砂土现场鉴别表 B4鉴别特征 砾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颗粒粗细约有 1/4 以上颗粒比荞麦或高梁粒(2mm)大约有一半以上颗粒比小米粒(0.5mm)大约有一半以上颗粒与砂糖或白菜籽(0.25mm)近似大部分颗粒与粗玉米粉(0.1mm)近似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干燥时的状态 颗粒完全分散颗粒完全分散,个别胶结颗粒基本分散,部分胶结,胶结部分一碰即散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即能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后的状态表面无变化 表面无变化 表面偶有水印 表面有水印(翻浆)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粘

10、着程度 无粘着感 无粘着感 无粘着感 偶有轻微粘着感 有轻微粘着感砂土湿度的现场鉴别表 B5湿度 稍湿 很湿 饱和鉴别特征呈松散状,用手握时感到湿、凉、放在纸上不会浸湿,加水时吸收很快可以勉强握成团,放在手上有湿感、水印,放在纸上浸湿很快,加水时吸收很慢钻头上有水,放在手掌上水自由渗出碎石、卵石土密实度的现场鉴别表 B6状态天然陡坎或坑壁情况 骨架和充填物 挖掘情况 钻探情况 说明密实天然陡坎稳定,能陡立,坎下堆积物少;坑壁稳定,无掉块现象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 70%,呈交错排列,连续紧密接触,孔隙填满,坚硬密实,掏取大颗粒后填充物能成窝形,不易掉落用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用手掏取大颗

11、粒极困难用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用手掏取大颗粒极困难中密天然陡坎不能陡立或陡坎下有较多的坍塌物,自然坡大于颗粒的安息角骨架颗粒含量占总重的 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疏密不均,孔隙填满,填充砂土时掏取大颗粒后填充物难成窝形用镐可挖掘,用手可掏取大颗粒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和吊锤跳动不剧烈稍密不能形成陡坎,自然坡接近于颗粒的安息角坑壁不能稳定,易发生坍塌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重的 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而被填冲物包裹填充砂土时,掏取大颗粒后砂随即坍塌用镐易刨开,手锤轻击即可引起部分塌落钻进较容易,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1、密实程度按表列各项综合确定2、本表不包括半胶结的

12、碎石、卵石土3、本表未考虑风化和地下水影响岩石风化程度的现场鉴别表 B7岩石类别风化程度野外观察的特征 开挖或钻探情况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岩体完整性好。 开挖需爆破硬质岩石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 2050cm 的岩块,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被切割成 220cm 的岩块,可用手折断。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

13、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岩体完整性好。 开挖用撬棍或爆破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节理面附近的矿物已风化成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 2050cm 的岩块,锤击易碎。开挖用镐或撬棍软质岩石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含大量粘土矿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被切割成碎块,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浸水或干湿交替时可较迅速地软化或崩解。用镐或锹可挖掘,干钻可钻进岩石硬度的现场鉴别表 B8硬度 鉴别特征很软的 用手指易压碎,锤轻击有凹痕软的 用手指不易压碎,用笔尖刻划可有划痕中等的 用笔尖难于刻划,用小刀刻划有划痕,用锤击有凹痕中硬的 用小刀难于刻划,用锤轻击有击痕或破碎坚硬的 用锤重击出现击痕或破碎很坚硬 用锤反复重击方能破碎附录 C 钻孔现场记录表式_工程钻探野外记录 全_页,第_页钻井(探井)编号:_孔(井)口标高:_m工作地点:_钻机型号:_开孔_mX:_m钻孔口径: 孔(井)位座标:终孔_mY:_m初见:_m自_年_月_日起地下水位: 时间:静止:_m至_年_月_日止进尺(m) 地层描述 钻具 土样回次自 至地层名称 颜色状态密度湿度 成分及其它钻头套管岩石质量指标RQD岩芯采取率编号取样深度取土器型号回收率原位测试类型及成果钻进过程情况记载钻探单位_钻探机长_钻探班长_记录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