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861128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两篇小学语文教学论范文两篇【一】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首要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受手段,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进行德育的途径很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而且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条好途径。那么语文课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践以渗透爱国主义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寓德育于语文知识传授中,使之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讲述课文的一系列环节对学生都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

2、长期形成的一种对祖国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的深厚感情。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十一册开国大典一课时,指导学生看图,使学生从图上看到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站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似乎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通过观看开国大典片段,品味文本,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它形式的斗争,才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是先辈们用鲜

3、血换来的,因此要倍加珍惜,要誓死保卫我们的祖国。我们的革命先辈是怎样进行斗争的呢?在教学人教版十一册狱中联欢和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一类课文中再向学生进一步渗透。二、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是实施德育的对象,转变学生思想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摸清学生思想脉搏,才能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通过了解,得知现代学生从电视、电影中看到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发达,存在着“中国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好”等错误的或模糊的认识。根据教材内容,在教学人教版十一册凡卡一课时渗透中国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资本主义下层劳动人

4、民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同样渗透这些问题,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寓德育于学生的习作之中。学生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习作时不仅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例如人教版十一册桂林山水一课课后设计了一个选题:写一段话介绍一处景物,使读的人了解这处景物的特点。在处理这一选题时先请同学们想,你打算写哪里,然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为什么写这处景物,从而使学生

5、受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我在语文教学中,不单单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把德育寓于教学之中。我认为只教知识,放松思想,会使个别学生长大后易追求个人利益,走向歧途,所以从我登上讲台的那天起,始终把德育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又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以上是我肤浅的做法和体会,希望各级领导指导、批评、指正;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与我同行、共勉。【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网络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让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6、-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学生更加贴近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观而感性的认识教材中的事物。多媒体利用声、光、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

7、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孩子感兴趣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在展示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由于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减弱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为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

8、境。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与情景交互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相关知识经验进行理解和建构。例如,我在教冀教版教材中的二泉映月这一课时,采用了利用多媒体引入,激发兴趣的方法。先映示一幅浩月当空、水波映月的画面,配上优美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再通过教师对音乐深沉委婉的诠释,就能把孩子们带入阿炳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美丽的风景和这样优美的乐曲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动的直观性都是很突出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

9、课文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是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形象性强,感染力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勤奋学习,进而发展其智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主动探索知识,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声画并茂,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气氛、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思想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鸣。二、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师使用多

10、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所描绘“美”的情景,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易学、乐学,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1、多媒体教学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如:珍珠鸟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珍珠鸟的。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就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只可爱的小珍珠鸟的,让学生对珍珠鸟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珍珠鸟的外形特征,学生对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2、多媒体正是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用声、光、电、画等媒体制作动画,配以不

11、同的色彩,增添画面的可视性和美感,创设出一个美妙的教学空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综合学习中漫画照哈哈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小猫在哈哈镜前的动画片。在教学时播放,小猫在哈哈镜前的表情动作一览无余,再适时的配上音乐,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动画世界,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利用起来,学生兴趣盎然,欣赏完动画后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同学还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准确地用词语来形容小猫在不同的哈哈镜前的表

12、现,如: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等。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抓住时机让学生把欣赏到的画面和自己的见解写下来,由于刚刚小猫的形象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深刻的印象,写起来得心应手,所以看来多媒体的应用对学生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效的。3、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总之,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应用,必将有效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感受,才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性及语文内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让孩子在语文教学中找到真正的快乐,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编辑:华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