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830129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中草药系简介最终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草药系简介一、创建时间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于 2003 年建立了中草药系,2004 年 9 月开始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5 年 9 月开始正式招收硕(博)士研究生。现已形成了从本科教育、硕士到博士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二、学术研究方向中草药系有 3 个学术研究方向,即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道地中草药规范化生产(GAP)研究和药用植物营养调控与有效成分研究。三、师资队伍本系现有教职工 8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 4 人(教授 2 人、研究员 2 人) ,副高级职称1 人(副教授 1 人) ,助教 3 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姓名 职称

2、 学历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蔺海明 研究员 研究生 博士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材 GAP 认证与评定博导张恩和 教 授 研究生 博士 药用植物栽培学 博导晋小军 研究员 研究生 硕士 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材贮藏与加工 硕导陈 垣 教 授 研究生 博士 中药鉴定学、野生药用植物驯化 硕导郭晔红 副教授 研究生 硕士 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药事管理学 硕导邱黛玉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中药材 GAP 认证与评定、植物显微技术、中药资源学王龙强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分析柳福智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 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四、承担主要课程本科课程:中药鉴定学、药用

3、植物生态学、中药材 GAP 认证与评定、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贮藏与加工、野生药用植物驯化、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药事管理学、药用植物学、植物显微技术、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国药材商品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病虫防治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等课程;研究生课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中药材 GAP 法规认证实施、中药材生产新技术、野生药用植物繁育驯化、中药制药工程等课程。五、实验教学条件本系现有中草药开放实验室、中草药标本室、校内中草药栽培实验基地百草园,并在甘肃省渭源县、岷县、礼县等地建有中药材种植和药用植物示范园等教学试验基地

4、,主要种植了党参、大黄、当归、黄芪、甘草,独一味、柴胡、防风、藿香、羌活等大宗栽培药用植物和野生药用植物 100 余种。实验室使用面积达 760 m2,仪器设备 124 台(件) ,标本室收藏标本 1078 份,能保证专业课程的实习实验。购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工具书、专业图书 62 册(部) ,订阅中草药 、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中国中药杂志 、 全国中药材信息 、 药学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 5 种。六、教学及学术研究 本系教师在每学年的教学任务中完成本科生课程总计 26 门共 1404 学时,其中 14 门课程开设实验课总计 334 学时;研究生课程总计 6 门共 246 学时。同时

5、我系教师承担教学研究项目 4 项,其中获奖 1 项、验收 1 项、在研 2 项。本系自建立以来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攻关、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省扶贫项目 12 项,6 次获得省部级等各级科技成果奖。完成国家(省)级科研项目 5 项,目前在研项目 7 项。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 6 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42 篇。七、学科建设本系现设有全日制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专业、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硕士学科点一个,设有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道地中草药规范化生产(GAP)研究和药用植物营养调控与有效成分研究三个方向;博士点一个(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 ,设有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道地中草药规范

6、化生产(GAP)研究两个方向。八、在校学生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168 名,硕士研究生 20 名,博士研究生 5 名,已成为我校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农学基础人才培养的基地。九、教师简介1、蔺海明:男,汉族,1953 年出生,甘肃甘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耕作学和中药材 GAP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甘肃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分会委员等职。受聘为农业部绿色食品咨询专家,甘肃省环保局农业生态咨询专家,兰州市农业技术咨询专家,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和重大项目的技术论证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陇中半干旱区农业

7、生态系统及综合增产技术研究、甘肃中部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技术系统综合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 18 项,有 16 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3 项,厅局级奖 8 项;在 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 草业学报 、 中药材 、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材现代化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主编出版旱地农业生态学、甘肃省高寒阴湿区高效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学术专著 2 部,副主编出版农业生态学高校教材 1 部,参编出版学术专著高校教材 5 部。目前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6 项。1989 年被中国科协授予“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奖” ,同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农业

8、科技先进个人”, 1990 被农业部评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 1991 年甘肃省科协授予甘肃省“第一届青年科技奖”, 1992 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张恩和:男,汉族,1966 年出生,甘肃永登人。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专业、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甘肃省 333 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学术兼任有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甘肃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 16 项,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各 1 项,三等奖 3 项,地厅级奖奖 12 项。主编高校教材 1 部(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9、,参编 2 部(中国农业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 4 部,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水土保持学报、草业学报、高等农业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 50 多篇。近年来主要从事复合群体作物根系种间竞争机理、根际微生态、保护性耕作技术、药用作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3、晋小军:男,汉族,1965 年出生,甘肃天水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旱地农业与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 16项,其中主持的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有 10 项,其中获奖 5 项,党参保质储藏技术研究2005 年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旱地复合种植模式种间生态经济关系研究2004 年

10、获甘肃省“ 环境杯” 科技进步二等奖、贫困地区马铃薯窑藏腐烂防治技术研究2006 年获甘肃省“ 环境杯” 科技进步三等奖、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标准及优化模式研究2007 年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多年来,在生态学报、中药材、草业科学、水土保持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等国内核心刊物和全国学术研讨会发表研究论文 30 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 2 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年)和北方持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 ;参编专著 1部,为西北地区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研究(甘肃省科学技

11、术出版社出版,2006 年)。4、陈垣:男,汉族,1963 年出生,甘肃通渭县人。博士学位,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主任。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中药材加工、濒危野生植物家栽驯化、旱地农业、生态农业及农业环境保护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和参加完成 19 项科学研究项目,获奖 11 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省高校科技进步和 省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2 项,“环境杯”科技三等奖 1 项。2007 年获发明专利 1 项。参编专著 5 部。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 2 篇。 5、郭晔红,女,汉

12、族,1968 年出生,内蒙人。硕士,在读博士,副教授。主要承担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现承担科研项目三项。19902001 年 9 月,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林业工程师。1994 年1998 年参加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援助项目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已顺利通过鉴定,并获国际先进水平。19932001 年,参加中国沙漠治理国际培训班的授课任务,授课语言为英语。19931998 年参加的“民勤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甘肃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6、邱黛玉,女,汉族,1978 年出生,甘肃民勤人。党员,助教。2002 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

13、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 年获甘肃农业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同年 7 月留校从事教学工作。现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中草药栽培、GAP 基地建设、中药鉴定、中药化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承担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药事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有“甘肃地道中药材初加工技术引进”、“党参 GAP 基地建设 ”、“ 蔵茵陈、手掌参、翼首草、独一味、湿生萹蕾质量标准及规范化栽培(GAP )研究 ”等。发表学术论文 5 篇。7、王龙强,男,汉族,1980 年出生,甘肃永昌人。硕士,助教。2005 年 6 月参加工作,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 GAP 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

14、作。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主要有“藏茵陈、手掌参、翼首草、独一味、湿生扁蕾质量标准及规范化栽培研究”(省攻关项目)、“党参规范化生产研究”等。目前参与的在研项目主要有“秦王川盐碱地枸杞园建植及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兰州市科技局项目)、“红芪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企业项目)等。发表论文 3 篇,参与编写全国统编教材 1 部。8、柳福智,男,汉族,1976 年出生,宁夏隆德县人。党员,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活性分析、中药制剂分析、有机化合物分离与纯化、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并完成了“乐陵无核金丝枣及珍奇枣资源组织快繁技术研究”,“无子西瓜种苗快繁”,以及“无核葡萄”、杜仲(国家十五攻关科研课题)、板蓝根和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主要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有效成分积累(陕西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工作。2006年 7 月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专业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4 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