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6726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3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 2013 高考历史 6 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 02古代的经济制度【2012 高考试题】(2012 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012 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2、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012 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 ,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工商业者出身的人不可授官,朝贤君子可授官) ,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

3、因此 D 项不正确,选 B 项;题中材料也没有体现 AC 两项。【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2012 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 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 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2012 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 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

4、时说:“亚历山大 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答案】:A【解析】: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温陵,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故选 A。【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 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政策。(2012 高考文综山东卷 11) 登州府志记载, “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 ,无问男妇为之,其 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

5、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2012 高考文综安徽卷 14)北宋东京(今开封) “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2012 高考文综安徽卷 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 3710%,江西行省占 956%,湖广行省点 697% 。结合图 4 分析,正确的是 图 4 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 总额约占全国的 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 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

6、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2012 高考文综福建卷 14)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

7、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答案】:C【解析】:阅读材料从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 ,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 是在宋代,B 材料中没有涉及,题中材料限制了城市商业活动,D 也应排除。【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商业。(2012 高考文综福建卷 15) 司马光奏议载,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

8、会稳定的必要性(2012 高考文综重庆卷 12)图 5 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图 5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2012 高考文综广东 A 卷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2012 高考山东基本能力 43)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诗中的“河”是指 A. 黄河 B. 大运河 C. 淮河 D. 渭河(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

9、2)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攻木” 、 “ 攻金” 、 “攻皮” 、“设色” 、 “刮摩” 、 “抟埴” ,说明官营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本题选 C 项。【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答案】:D【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商铺林立

10、,商业繁荣。A 项反映的是汉代的“市” ;BC 分别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材料不符,故选 D 项。【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商业。(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1)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 ;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 ,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二非选

11、择题(2012 高考文综四川卷 39)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6 分)材料四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 1899 年,近 7 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 9156 项。1862 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 ,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 ,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

12、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 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 ,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10 分)(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26) (12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 、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

13、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 年)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 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 “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 年) ,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 “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 “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 1 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摘编自

14、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4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2011 高考试题】1 (2011 年新课标文综 25)图 4 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对稳定【解析】:按明朝“一条鞭法” ,政府把田租、赋税、徭役等并入田亩中,主要按田亩数,征收白银完税。按此政府,官府只能勒令有较多田地的田主(地主)交纳银两,即税收政策的变化。2 (2011 年北京市文综 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 3876 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4(2011 年福建省文综 15) 汉书食货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