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65870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及案例分析汇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案例分析题及考点大汇编案例 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 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

2、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 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 ,把“急躁”写成“急燥” ,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

3、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 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 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

4、补十” “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 “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 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 ;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

5、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班里进行“选差”的民主投票。教室里闹哄哄的,望着同学们挤眉弄眼的鬼脸和似乎暗示着什么的手势,我烦恼的闭上了眼睛。真的,我不明白这样的评选究竟又什么意义。人各有志,让他们折腾吧,我还是专心致志地思考那几道数学题。投票结束,班主任一身正气地走上讲台,当场唱票,宣布评选结果。“纪律最差,孙晓梅(假名,下同) ,32 票;劳动最差,王信,一共 30 票,

6、不少啊;礼貌最差,郭大鹏,群众地眼睛是雪亮的;学习最差,李立,铁证如山;。 ”老师的声音像是从地狱里发出,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放学了,一切都在喧嚣中结束了。那些当选最差的学生,谁也不肯回家。男生的眼中燃烧着怒火,女生则已经趴在桌子上泣不成声了。望着窗外朦胧的雨色,我只觉得一股说不清的滋味涌上心头。突然,鼻子一酸,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我不明白,老师的“选差”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这种“民主投票”又究竟么达到什么目的。我要转学,我要退学,我宁愿做一个文盲,也不愿回到这样的班级和学校。 (节选自钱民辉著学生实话实说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评述其中班主任老师的德育观以及所采用的德育方法。答:德育是

7、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手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上述材料中班主任的德育观和采用的德育方法都违背了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不合适的德育方法。(1)德育原则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3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德育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相结合,使他们言

8、行一致。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意实践,培养道德行为。疏导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知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行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分为二”看待学生;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9、。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原则。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这是指进行教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

10、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对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导向性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理想性,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 8向发展。(2)德育的

11、方法4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以及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等。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榜样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运用榜样要注意: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已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要注意

12、: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检查和坚持。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比如:学习、座右铭、自我批评等。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和自觉性;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如: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需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需要慎重使用。特别是批评要注意方式、讲究艺术,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奖励要公开、公平,获得群众支持。材料中班主任的德育方法是不适当的。他想利用群众的舆论改变学

13、生的行为,但由于方法不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2.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甲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吗?”我还想再问,老师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点嘲笑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无端的怀疑。我上了中学以后,就很少提问了。下面是阅读课灰姑娘的一个片断。在课堂上,乙老师提出了

14、一系列的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回答。她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故事里有一处错误,谁能把它找出来?” 大家纷纷打开课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过了一会,一个孩子高高举起手说:“老师,5我发现了错误。明明说好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一切东西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变,这就是错误。 ”“太棒了!”老师示意他坐下后,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会犯错误。我敢肯定,将来你们中间如果有人成为作家,一定比他还要棒,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同学们频频点头。请运用教育原理分析甲乙两位老师不同的学生观。答:此案例中的甲乙两位教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及师生观。首先,案例中

15、的甲老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他在整个课堂中,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以为然,并且在课堂中没有尊重这位提问的学生,让这位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很尴尬,更不用说好好学习了。甲老师的这种做法只会使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会使甲老师看不清学生的本质,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越走越狭窄。另外,案例中的乙老师则与甲老师完全不一样,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代表。在他的整个课堂中,把学生作为了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潜能,培养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课堂中乙老师充分鼓励学生质疑,并让学生独自找到答案,同时配有德育的进行,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可以看出,乙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心

16、,他和学生之间将会是朋友、共同学习的伙伴和谐关系,这点也是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由此可见,乙老师的教学方法高于甲老师,而乙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的。3.刚从师范学校分配来的张红老师担任了初中二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同一办公室的赵老师出于关心,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告张老师:“这个班的学生非常调皮,真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体罚学生固然不好,但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只有对他们凶一点,严格控制他们的言行,才能树立你的威信。否则,这个班就没法带了。 ”张老师似有所悟。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对赵老师的劝告进行分析。4.小强的父母为了他的教育问题,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母亲批评父亲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只沉迷于打麻将。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只会采取简单的打骂办法。父亲则指责母亲“心理变态” ,以不切实际的目标来要求孩子,整天唠叨“我是为了你好” 、 “某某人比你更好” ,对孩子管得过多过细,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逆反心理。根据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