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6329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荒诞的情节与人生的哲理十八岁出门远行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设计“先学”:不是让学生自由地、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教师先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然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学的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读课文、看注释、发现疑难做记号、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等等。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

2、、不讲话、发现问题记下来,尽量不干扰学生的自学。“后教”: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但“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也不是将学生自学已会的内容再做机械简单的重复。 “教”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 10 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 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教的过程,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延续和深化,是学生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当堂作业 ”中不出错或少出错的保证。在 “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

3、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 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根据上述的理论基础,本人如下设计了十八岁出门远行 (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一、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给出学案:(2 分)(由学生的感受和困惑提出,师生共同讨论完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1、小说中的“ 我” 为什么要出门远行?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2、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 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有什么

4、含义或寓意? 4、本文有些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些荒诞的情节有什么寓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6、本文部分情节具有象征意义,请找出来,并揣摩品味。 (如漫无目标地前行后,搭上汽车又原路返回和后来被抢走背包等) 7、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也已经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 8、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哪些语句能体现? 二、学生根据学案朗读

5、课文,思考并解决问题:(10 分)三、讨论并交流学习成果:(20 分)(教师就上述问题逐条引出,学生自愿举手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依据问题在文中找相关的语句揣摩分析,学生通过揣摩语句来解决问题,难以理解的句子和问题可以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看法,各抒己见,并交流意见,师生讨论补充。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并适时进行恰当的补充,总结,概括。) 1、小说中的“ 我” 为什么要出门远行?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梳理小说思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 2、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本文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而且对于挖掘小说主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 3、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 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有什么含义或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象征寓意,把握主题。 ) 4、本文有些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些荒诞的情节有什么寓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学生抓住情节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分析小说情节和主题的能力。 ) 5、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教给学生文章重点语句对文章主

7、题的点睛作用。让学生学会点面结合的方法。 ) 6、本文部分情节具有象征意义,请找出来,并揣摩品味。 (如漫无目标地前行后,搭上汽车又原路返回和后来被抢走背包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细心。) 7、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也已经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 (审视主题,学则能思,学以致用。 ) 8、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哪些语句能体现?(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熟悉先锋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 ( 这一部分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补充。 )四、当堂训练(7 分)a、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激发学生的阅

8、读与思考兴趣,尊重学生的体验。 ) b、哪些语句写得精彩?为什么?并把它读出来。 (主要是形象有趣) (读和品味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喜欢才是课堂的真正需要。 ) 如:(1)我在这条马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的山和云。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2)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3)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c、哪些符合十八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哪些不符合?(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增强体验,提高认识。 ) 五、归纳总结(1 分)(反思:学生只要把握住了先锋派小说的特点以及文中的“旅店”和故事情节的象征意义,就能理解文章的主旨。除了个别学生总钻牛角尖,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先锋派小说的语言特点及荒诞情节的作用。 )荒诞的情节与人生的哲理十八岁出门远行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高二学年姜美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