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76245 上传时间:2017-08-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稿子最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神奇又迷人的词语,人人都渴望创新,同时创新又是一个特别令人困惑的词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思考、理解乃至教育教学行动我们应该都差不多的,借用这次培训机会,我又是上网又是翻书查阅资料,今天我只是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谅解。一、引子3 个真实的小故事及其启示:1、25 年后的预言都错了25 年前中国组织教育家到美国考察后写了 3 万多字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孩子 1、趾高气扬,非常自信 2、小学生大字不识几个,却以为地球因他们而调过头来转 3、重音体美活动,轻数理化学习 4、课堂失控,更有甚者如同逛街似的摇头晃脑。结论:美国的初等教育不可救

2、药,25 年后中国必将远远超过美国。同年美国的教育专家到中国考察。也写出了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孩子 1、中国的小学生,上课坐的很端正,两手摆在胸前,老师提问才举右手。、幼儿园的孩子两手放在背后,课外活动除外。、早起,大街起的最早的是中国的孩子,边走路边啃早点。、有家庭作业,是学校作业的延伸,最高分的孩子老师会给他们发奖状。结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5 年后中国必将把美国远远抛在身后。可这年来,美国产生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出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具有这种人才的学生。2年前的预言真的错了。2、画苹果(美术课上教学生画苹果)美术课上, 中国老师

3、自己辛苦画了一个苹果。要求学生按他的画法画。德国老师会拿一个苹果,让学生自己画。美国老师什么都不带,要求学生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学生画的苹果各种各样,有红的、绿的,而有一个学生居然画了一个正方形的苹果。中国的老师看到了,心里想:这真是个脑瘫的学生,给他不及格。美国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要画四方形的苹果呢?学生说:老师,我长大后要培养出四方形的苹果,这样运输苹果的时候,包装起来就很方便而且不占空间。3美国老师给该生打了最高分。因为他认为:该生很有创意,很有创新。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教育评价观。杨振宁教授回国讲学时,一位记者曾问:“您在国外大学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与外国留学生有何不同?”杨教授回答:

4、“ 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同样一类题目,中国留学生在中学时已做过成百上千道题了,不少外国留学生才知道一些皮毛。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 ”中国的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长于“依葫芦画瓢”而短于独辟蹊径。除传统的文化因素外,这主要是教育塑造的结果。3、“学与教”还是“教与学”4在北京某学校,有位特级老师在上课,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很好,老师知识点的传授也很全面也很准确,板书设计得很好。课堂快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这堂课还有什么不懂得吗?”学生很齐声回答:“都懂了”。5课后,中国老师期待着美国老师的评价,美

5、国老师实在过意不去,说:“这堂课有没有必要教呢?很多知识都是学生能自己记忆和理解的-学生都已经懂了为什么还要教呢? ”6国内的教学参考是把教放在学的前面,而在香港是,把学放在首位,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我们的学生虽然在世界上能拿很多奥林匹克竞赛奖,然而他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名拿过奖的学生获得世界级的创新与发现。一个学生应当看到他毕业后是否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否对知识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而不是在于他对知识点掌握的多少。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早就提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心词“转变” ,本身即含有改、更新、改变的意思,这正是创

6、新的基本内涵。 ,可以说是蕴藏于这个主题与这条主线背后的另一个中心词。温家宝在武汉考察时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决定竞争力的,最终是创造、知识产权和品牌。 ”没有创新精神哪里来创造呢?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成为当今时代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指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温 家 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

7、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使培养创新人才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也是教育改的重要内容。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 本 内 涵( 一 ) 创新精神 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 新 精 神 是 一 种 勇 于 抛 弃 旧 思 想 旧 事 物 、 创 立 新 思 想 新 事 物 的 精 神 。 例 如 : 不 满 足已 有 认 识 (掌 握 的 事 实 、 建 立 的

8、理 论 、 总 结 的 方 法 ), 不 断 追 求 新 知 ; 不 满 足 现 有 的 生活 生 产 方 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和新;不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 ),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同书事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想法、说法、做法) 。不 人 云 亦 云 , 唯 书 唯 上 , 坚 持 独 立 思 考 , 说 自 己 的 话 , 走 自 己 的 路 ; 不 喜 欢 一 般 化 ,追 求 新 颖 、 独 特 、 异 想 天 开 、 与 众 不 同 ; 不 僵 化 、 呆 板

9、 , 灵 活 地 应 用 已 有 知 识 和 能 力 解决 问 题 都 是 创 新 精 神 的 具 体 表 现 。 ,7( 二 ) 创 新 能 力 综 观 近 十 多 年 年 的 研 究 成 果 , 虽 然 国 内 学 者 对 创 新 能 力的 理 解 各 不 相 同 , 但 他 们 对 创 新 能 力 内 涵 的 阐 述 基 本 上 可 以 划 分 为 三 种 观 点 :第 一 种 观 点 以 张 宝 臣 、 李 燕 、 张 鹏 等 为 代 表 , 认 为 创 新 能 力 是 个 体 运 用 一 切已 知 信 息 , 包 括 已 有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等 , 产 生 某 种 独 特 、

10、 新 颖 、 有 社 会 或 个人 价 值 的 产 品 的 能 力 。 它 包 括 创 新 意 识 、 创 新 思 维 和 创 新 技 能 等 三 部 分 ,核 心 是 创 新 思 维 。 第 二 种 观 点 以 安 江 英 、 田 慧 云 等 为 代 表 , 认 为 创 新 能 力表 现 为 两 个 相 互 关 联 的 部 分 , 一 部 分 是 对 已 有 知 识 的 获 取 、 改 组 和 运 用 ; 另一 部 分 是 对 新 思 想 、 新 技 术 、 新 产 品 的 研 究 与 发 明 。 第 三 种 观 点 从 创 新 能 力应 具 备 的 知 识 结 构 着 手 , 以 宋 彬

11、、 庄 寿 强 、 彭 宗 祥 、 殷 石 龙 等 为 代 表 , 认为 创 新 能 力 应 具 备 的 知 识 结 构 包 括 基 础 知 识 、 专 业 知 识 、 工 具 性 知 识 或 方法 论 知 识 以 及 综 合 性 知 识 四 类 。 上 述 三 种 观 点 , 尽 管 表 述 方 法 有 所 不 同 , 但基 本 上 能 将 创 新 能 力 的 内 涵 解 释 清 楚 。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 新 能 力 , 按 更 习 惯 的 说 法 , 也 称 为

12、 创 新 力 。(三)实践能力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各种活动的本领,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做事的能力。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是创新实践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就是更好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事情的能力,是掌握生存本领的能力。原因在于,首先,知识只有当通过实践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意义和价值。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应用课本上的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其次从小生活在校园和家庭中的学生,与社会总是保持了一段相对大的距离,在这样的一段距离外观望社会好比“坐井观天” ,

13、难免会产生许多错误的认知。只有走到社会中来亲身感受感知,中小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做好定位,同时这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清学习的目的,选择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找到自己的方向。 (邹广延的名言-只是周游得到应用才能变成力量)实践能力指学生动口、动手去做的能力。内容相当丰富,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总括为创造力。人和动物比,最大的优势是:一是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二是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大脑与手互动的结果。所以我们就有了“得心应手 ”、“心灵手巧”等自己的词汇。聪明的大脑应该不断地创新,灵巧的双手应该不断地创造。最新的 2010 年版国家中长

14、期教育改和发展纲要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强调要注重“知行统一” , 纲要作了如下表述:一是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脑筋、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二是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从实践8中汲取鲜活的教育素材,重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三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校外、课外活动。四是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活动场地。等等。实际一句话:大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三、我国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思 想 渊 源创新实践思想古已有之。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

15、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两千多年前,老 子 就在 道 德 经 中提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例如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在此之前,是一个奇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爆炸后,刚开始,也只有气。再例如,人,也是这样,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创造思想;孔 子 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却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启发;如果不是能说却说不清楚,就不要告诉他答案;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注释:愤:指想了却想不明

16、白。启:启发,提示。悱:音“匪”,指能说却说不清楚。发:本来指把箭发射出去,这里指给出答案。举:列举。隅:音“于”,角度,方面。反:做出推论并回答。则:就。复:再,接着。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