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6023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IPSPPT 可以参考 http:/ “真实”公司不真实,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萨蒂扬公司的名称在梵文中是“真实”的意思,而恰恰是这样一家“真实”的公司,曝出了印度自上世纪 90 年代最大的企业造假丑闻。2、初识萨蒂扬2.1 萨蒂扬简介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SAY )是一家全球性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供应商,它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旨在帮助客户重新策划与重新创造其业务,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竞争成功。萨蒂扬的理念与服务导致了巨大的技术变革,满足了最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位于印度、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萨蒂扬开发中心为全

2、球 469 家公司提供服务,其中 152 家为财富全球 500 强与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萨蒂扬在六大洲 55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处在这次造假丑闻漩涡中心的拉贾是印度软件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现年 54 岁的拉贾出生农民家庭,他是最先发现并抓住 “千年虫”商机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公司发家之本,就是为全球范围内的电脑公司开发解决“千年虫”难题的软件产品。在拉贾的领导下,萨蒂扬公司已发展成为印度销售额位居第四的科技外包企业,在其位于印度南部海得拉巴市的总部聘用了 53000 人。许多跨国巨头都是其客户,包括联合利华、雀巢、思科、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索尼和日产汽车等等,甚至连世界银行都使用了该公

3、司的产品。2.2 靓丽的财报在截至 2008 年 3 月 31 日的财年中,萨蒂扬公布的销售额为 21 亿美元,利润为 4.2755 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 48%和 35.5%。不过,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萨蒂扬的不少海外客户都遭受重创,由此也直接冲击到该公司的收入。在截至 2008 年 3 月 31 日的一年中,萨蒂扬所公布的 21 亿美元销售收入中有 4 亿美元来自汽车企业,其中包括陷入困境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3、印度版“安然”-案情介绍3.1 事件浮出水面:自 2006 年开始,拉贾用自己和其它投资者所持的股票作抵押, 向银行贷款以填补公司收入。在过去 07、08 两年里为萨蒂扬公司总

4、共筹集 2.5 亿美元贷款.而这些贷款并未在萨蒂扬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布,而是直接注入萨蒂扬的账户,以帮助其弥补收入上的不足。这些贷款主要是基于各种担保获得的,是为了确保萨蒂扬能够继续运营。2008 年 12 月 17 日,拉贾试图将两家公司 (其儿子名下的公司 )高价(16 亿美元)“出售”给萨蒂扬,用以充当萨蒂扬的“虚拟资产” ,但计划被泄露而夭折。由于此次失败,公司 4 名董事突然辞职。公司在孟买交易所的股价大跌,创 16 年来最大跌幅在萨蒂扬公司发表最初公告之后,美林公司以企业管理问题为由调低了萨蒂扬公司的股票投资评级美林公司将其评级降为“跑输大盘” 。此后破绽如同被点燃的鞭炮,噼哩啪啦炸

5、开了。2008 年 12 月 23 日,世界银行宣布,由于涉嫌向世行工作人员赠送了“不适当利益” ,萨蒂扬没有资格参加 8 年内的竞标。金融危机爆发后,拉贾手中所持股票价值大跌,这导致公司收入不足。随后银行开始拍卖拉贾的抵押品一顿闷头乱棍后,拉贾被彻底打懵,其执掌的萨蒂扬巨大的财务漏洞浮出水面。2009 年 1 月 7 日,萨蒂扬(Satyam)创始人兼主席拉贾(Ramalinga Raju)当天向董事会提交的一封辞职信称,他在过去数年中虚报公司的债务与债权,最终随着公司规模急剧扩大而达到“ 难以维持的比例”。他承认,该公司长期以来进行财务数据造假,通过虚增收入,低报负债,虚造 10 亿美元收

6、入。该消息一时间造成印度股票市场震荡,对于有意投资印度的全球投资者信心产生重大打击。受到财务丑闻拖累,萨蒂扬公司的股价 7 日暴跌 78%,报 39.95 卢比。股市大盘也受到拖累,在当天周边股市全线大涨的情况下,孟买证交所基准 Sensex 指数下跌 7.3%,收于9586.88 点。该公司在纽约上市的美国存托凭证周三则暂停交易。8 日,印度股市因假期休市。2009 年 11 月 27 日印度中央调查局称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会计欺诈案目前预估的涉案金额为 25.8 亿美元,远高于该局此前所预测的金额(15.3 亿美元) 。3.2 骑虎难下 -造假揭秘“每一步都为了保持车轮继续运转,以保证

7、按时支付员工工资, ”拉贾在信中称。拉贾坦诚,第一次“作案”是为了弥平一次受损严重的难看季报,但是此后“骑虎难下,以至于不收手才能保证自己无事” 。 印度快报没有具体说, “第一次作案”发生在什么时候,但是据拉贾承认,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 在日前向萨蒂扬董事会提交的一封 5 页的自白信中,拉贾透露了他的造假手法。据他称,最初,公司的实际营运利润与账面上显示的数据差距并不大,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上升,缺口也越来越大。拉贾担心,如果公司被发现表现不佳,则可能会引发其他企业发起收购,进而导致这一缺口曝光,因此他便想方设法隐瞒事实。(1)拉贾称,他用自己和其他支持者所持股票作抵押,在

8、过去两年里为萨蒂扬总共筹集了 2.5 亿美元贷款。这些贷款并未在萨蒂扬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布,主要是基于各种担保获得的,是为了确保萨蒂扬能够继续运营。(2 )萨蒂扬的前高管以及部分前审计人员伪造了客户身份 ,并以这些伪造客户的姓名开出了虚假发票,从而将该公司的营收夸大了 9217 万美元左右。该局称,基于夸大的营收数据,萨蒂扬已经发放了价值约合 4930 万美元的股息。萨蒂扬还在收购商业程序外包公司Nipuna 时伪造了价值高达约合 3858 万美元的银行账户。(3) 随着公司财富缩水,财务欺骗也越来越难以隐瞒。拉贾在 2009 年 1 月 7 日辞职信中公开承认,他向投资者虚报了 10 亿美元。

9、他夸大了过去几年的公司利润和债权规模,少报了公司负债。事情最终发展到无法收场的地步,他自己也是骑虎难下。最终不得不主动引咎辞职。拉贾在信中说,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财季中,虚报现金与银行存款达实际数额近 10 倍,并低报了负债,虚增债权 5 倍多。 同时,该季度公司虚报利润为 1.36 亿美元,超过实际利润 10 倍。萨蒂扬的实际销售额为 4.34 亿美元,但公司公布的数据是 5.55 亿美元。萨蒂扬公布的利润是 1.36 亿美元,但实际利润只有 1250 万美元。拉贾说,该公司还公布可用现金为 11 亿美元,但实际只有 6600 万美元。不过拉贾坚持认为,他并未因虚增业绩而获得财务利益。

10、3.3 萨蒂扬是如何隐瞒造假的?从表面上看,身为纽约上市公司的萨蒂扬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章办事,又有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账目,依据印度和美国的会计准则出具审计意见。此外,独立董事的人数符合法规要求,且这些独立董事均有优秀的职业背景,包括一名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和一名前任联邦内阁大臣。拉贾先生在他那份著名的 5 页辞职信中概述了财务舞弊,并表示 董事会其他成员(无论是前任还是现任)均未能察觉到财务方面的异常情况。对此,监管机构未能防备,而分析人士及专家则认为会计和审计实务存在“系统性缺陷” 。公司账目上 94%的现金(约为 10 亿美元)都是虚构的,拉贾先生认为巧妙的操纵现金流可能是舞弊

11、未被发现的原因所在。来自于伦敦的来宝集团(Noble Group)的分析人士 Saurabh Mukherjea 指出:“公司往往通过操纵损益表来实施舞弊,但是现金流则是圣杯 (传说耶稣在死前的“最后晚餐”中用过,是基督教圣物,此处比喻为真实性) ,无法篡改。如果有现金流支持,那么审计人员通常会认定业务活动是正常的。但是这中间却存在大量的会计和监管漏洞。 ”此外,印度历来缺乏“质疑文化” ,股东和独立董事不愿意质问公司的创始人。4、 “四大”品质-信任危机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4.1 普华永道为自己辩护-“我也是受害者”萨蒂扬事件曝光之后,普华永道首席执行官萨姆迪皮亚扎(Sam

12、 DiPiazza)声称,普华永道及其印度分公司也是受害者。迪皮亚扎表示:“据我们所知,这起大规模欺诈事件是萨蒂扬公司(时任)管理层所为。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受害者。我们的合伙人显然受到了误导。 ” 2009 年 4 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印度成员所的两名审计师 S. Gopalakrishnan 和Srinivas Talluri 因萨蒂扬公司会计舞弊案而受到指控。而 普华永道印度成员所对于该所审计师遭受指控表示了惊讶和失望。在一份声明中,该所表示:“马林加拉贾及其同伙所进行的会计舞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实现了其绕过审计程序的目的。负责萨蒂扬审计业务的两名合伙人以及普华永道印度成员所都是此案

13、的受害者。 ” 1 月 7 日拉贾承认欺诈之后,普华永道立即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表了标准的防御性公关声明:“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工作完全符合适当的审计标准,并且有恰当的会计证据予以证明。 ” 相反,萨蒂扬董事长表示,自己人为捏造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现金余额,并夸大了公司的应计利息、利润和应收账款。普华永道就萨蒂扬公司欺诈事件只做出了很少的公开声明。事件结果:2011 年 4 月 5 日,普华永道就萨蒂扬欺诈案与 SEC 达成和解。 根据和解协议,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应向 SEC 和 PCAOB(会计监管机构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分别支付600 万美元和 150 万美元罚金。SEC 和 P

14、CAOB 或许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培训、再培训、质量保证、复查和监督要求,对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和普华永道旗下其他各子公司而言既费钱又费力。在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所受到的惩罚中,包括在今后 6 个月内不得直接或者通过普华永道其他分公司间接接收美国上市公司新客户。另外,据纽约时报报道,在 2009 年初萨蒂扬公司会计丑闻爆发之后,普华永道宣布对其印度成员所的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具体举措包括:成立了一个 5 人顾问委员会;任命新的风险管理主管;组建新的审计团队;更换了印度成员所的管理层。 4.2 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是如何让萨蒂扬公司欺诈事件发生的?-一个选择题这个问题有四个可能的答案,但没有一个是好事

15、。我们有如下想法:a)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技巧和“质量”标准是无能和失职的典型表现b)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与萨蒂扬公司管理层合谋犯下了这起欺诈案c)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是“傻子”d)以上两项或全部对于“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是如何让萨蒂扬公司欺诈事件发生的?”这个难题,各方选择:SEC 和美国会计监督委员会似乎已经认定答案就是“a) 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技巧和“质量”标准是无能和失职的典型表现” 。我们看来, “b) 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与萨蒂扬公司管理层合谋犯下了这起欺诈案”可能也不无道理。印度、英国及美国的诉讼和调查还在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普华永道将继续声称“c)

16、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是傻子” 。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对投资者而言,答案或许包括了所有这三项。4.3 本不该发生的审计失败1、 普华永道忽略了若干财务预警信号据金融时报报道称:在 2008 年春天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官员视察了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后,美国审计监管机构就对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对萨蒂扬公司的审计工作提出质疑。但是由于负责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财务审计的普华永道,数年以来一直对萨蒂扬的财务结果签字认可,但并未发现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的造假行为,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引起重视。与其他同行业相比,公司公布的数据非常漂亮。在截至 2008 年 3 月 31 日的财年中,萨蒂扬公布的销售额为 21 亿美元,利润为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