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江风光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59393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湘江风光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沙湘江风光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沙湘江风光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沙湘江风光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沙湘江风光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湘江风光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湘江风光带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沿湘江南起规划中的长沙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湘江风光带建于 1995 年,它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 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滔滔南来,汩汩北去,过昭山而进入长沙城,经三汊矶又转向西北,至乔口而出望城县,再过岳阳入洞庭。流经长沙市境约 25 公里。湘江两岸赤壁如霞,白沙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构成了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湘江一桥即长沙橘子洲大桥,修建于 1971 年,潇湘大道从其西侧桥下通过,并在桥下与银盆岭路连成一线。潇湘大道南段主车道宽约 60 米、双向 6 车道,但到湘江一桥下却

2、不得不紧急缩成 10 米宽,因为这座桥下目前只有唯一的一处宽不到 10 米的桥孔用于通车。按最新规划,湘江一桥将在桥下新增一个桥孔。新桥孔将和原桥孔一道,成为连接现潇湘大道和银盆岭路的纽带,湘江一桥也将因此向西延伸 27 米。热烈祝贺长沙市湘江东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长沙湘江风光带荣获建设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建人居环境 展“山、水、洲、城 ” 构和谐社会 长沙市湘江东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长沙湘江风光带纪实 长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湘江,东方的莱茵河。千百年来,这是星城人民的母亲河,不知流淌了多少如歌岁月,演绎了多少动人故事,留下了多少美丽诗篇。伴随长沙激越铿锵的前进步伐,又一道如诗如画的

3、旖旎风景飘然依恋于她的岸边,托起了古城崛起的希冀与梦想。 湘江风光带,你让星城人民腾起无尽的豪情与憧憬 你展示了建设者宏大气魄。二零零一年以来的大规模建设,五载春秋,投资近二十亿元,建成了北起浏阳河口,南至南郊公园,绵延十一公里的锦绣玉带。巧夺天工的雕塑,异彩纷呈的广场,匠心独运的园林,无不彰显出我们星城建设者的胆识。 你展开了长沙悠久文明的历史画卷。湘江两岸,集山水之灵,得人文之胜,三千年的湖湘文明像奔流不息的湘江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学子,吸引着无数天下志士。从屈原到贾谊,从朱熹、张栻到王船山,从黄兴到毛泽东,传承恒远的历史文脉光耀千秋。 今天,登上新修建的杜甫江阁,面对橘子洲头,高歌

4、湘江北去;远眺千年学府,喜闻琅琅书声;遥望贾谊故居,回荡无限情怀。而这座流彩溢霞的江阁,更让人惜诗圣之不遇,感今天之美好。 你构筑了绿漫星城的生态长廊。伫立风光带上,岳麓山葱茏俊秀,湘江水清澈澄明,橘子洲浮碧江心,浏阳河逶迤曲绕,尽来眼底。两岸画廊,芳草如茵,绿树婆娑,犹如一条锦绣飘带,把星城装点得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你营造了留连忘返的休闲乐园。漫步湘江两岸,奇石、曲径、亭台、楼榭、雕塑、喷泉,一步一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尤其是华灯齐放之时,泛舟湘江,桨声灯影,如梦似幻,清风徐来,波光闪闪,其乐无极。 湘江风光带是如此美丽迷人。让我们好好珍惜她、爱护她,让她陪伴着我们度过美好的每一天。 中共

5、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梅克保(手写体) (登谭仲池欣然作的诗) 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欣然为湘江风光带作诗 风吹岸绿天无尘,杜阁雄峙壮涛声; 诗吟桔岛闻新韵,日照江城四时春。 题湘江风光带 (手写体) 长沙,位于洞庭之南,衡山之北,三湘之中。麓山作画屏,湘江缠玉带,长长桔洲浮碧江心,是一座集“山、水、洲、城”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城市。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湘江穿城而过,水情是长沙最大的市情,为彻底根治水患,1995 年至 2005 年间,长沙市委、市政府历时 10 年,耗资20 亿元,对湘江东岸老城区 7 公里长的防洪大堤进行了彻底的新建和整治,其新建的混凝土防洪墙按抵御 200

6、 年一遇的洪水和 7 级地震的标准组织实施。同时,分期同步在沿江 100 米左右宽范围内修建了 38 万平方米的高品位、开放式展示沿江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长沙湘江风光带。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区内洪外渍的问题,而且美化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及千秋的德政工程。 以人为本建美景 万丈长堤缚苍龙 湘江风光带建设项目实施前,沿江主要由破旧落后的货运码头、沙场、棚户区以及用土垒筑的防洪堤和 10 米多宽破旧的沿江道路组成,老城区八大公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湘江中。建国后,虽经多次整修,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状况。每当洪

7、水来临,房屋破旧密集,到处杂乱无章的堤内近五万户居民,六十万平方米的建筑物,饱受水患危害,居民无法安居。同时,更影响到城内数十万居民生活和生产,严重地制约了长沙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到了非彻底根治不可的时候。 早在1995 年 8 月,长沙市政府批准将沿江堤防整治和沿江景观建设作为城建重点工程。特别是 1998 年,湘江特大洪水后,大规模的对湘江河东主城区沿江 7 公里范围内的防洪堤及沿江景观工程进行了整治和实施。 作者: xjdd2006 2006-4-13 11:33 回复此发言 2 热烈祝贺长沙市湘江东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长沙湘江风光带荣获建 1998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回长沙家乡视

8、察,面对湘江沿江景观发出了“江山依旧 ”的感慨,更坚定了长沙市委、市政府对湘江沿江景观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决心。湖南省计委于 2001 年 3 月批准了 长沙市湘江大道交通建设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 年至 2005 年,长沙市政府将湘江风光带及防洪工程和配套的道路建设工程列入到当年的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之初明确要求:要将风光带建设工程与城市防洪排渍,沿江景观、道路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组织实施。特别要求要在风光带建设工程中,充分注入“古城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创造有历史文化、有现代品位、有优美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的沿江城市景观,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强化领导统筹规划

9、 落实资金完善功能 在工程前后实施的 1 0 年时间里,长沙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对湘江风光带的建设高度重视,进行统筹规划,重点组织实施。并以每月一次调度会的形式,召开有关会议,研究重大决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共投入 199 亿元,其中自筹资金 398 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战略性长期合作,组织建设资金十多亿元,申请外国政府贷款折人民币 508 亿元,确保了拆迁补偿资金、工程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 建设者们始终坚持高标准的规划,于 1995 年、2000 年、2003 年,先后 3 次组织了湘江滨水地区规划环境景观设计方案的招投标工作,使规划方案涵盖了湘江东岸老城区沿岸 10 公里长的范围。围绕

10、长沙市“青山、绿水、碧洲、古城”的自然风光特征,以突出体现“以人为本 ”,实践“三个代表” 为宗旨,以充分展现沿江景观,形成集堤、路、房为一体的城市沿江风光带为目标,稳步推进规划建设,着力为全市人民提供环境优美的理想生活空间。 湘江风光带建设具备如下五个特点:一是与城市防洪排渍工程相结合,二是与治理江河污染相结合,三是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四是与相邻的交通道路进行整治相结合,五是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科学施工,采取“堤内多层上升造景,堤外梯级下降连江”的建设模式,解决了全国许多沿江城市建设防洪堤后,因堤顶较高而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开拓性地探索出一条集人文、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沿

11、江开放式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新思路。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准确地找到了由“美化沿江一条带,塑造长沙新形象”的改善城市环境战略性发展切入点。 弘扬湘楚文化 构建和谐人居 2000 年 12 月,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建委具体组织实施了长沙湘江风光带建设工程。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同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按标准进行监理、监督、指导和验收。其中:位于风光带北段 1160 米长的亲水平台改造工程,获国家水利部授予的“水利风景区奖”;展览馆路至轮渡码头段 680 米长的风光带建设工程,被省建设厅授予了“园林绿化省优工程奖”。 风光带的规划设计建设,无一不体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5

12、4 米宽的沿江道路与城区 14 条道路相通,3 座地下人行横道,一座观景平台与风光带相连。旅游、观光车道、停车场、停车道、电脑导游系统、无障碍通道均为人性化设置。亮化、小品、直饮水、背景音响、厕所、电视监控等设施配套齐全。景区主体广场相联,特色景点相串,园林风格统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水平台延伸至江边,风帆广场内的活动风雨无阻;沙滩广场,欢声阵阵;夜游湘江,心旷神怡;现代冷雾,人间仙境;空中玫瑰,挥洒夜空;多层叠水,如诗如画,人们慕名而来,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风光带建设工程对沿江 60 多万平方米建(构)筑予以拆除,对污染湘江的城市污水进行截流处理。新建主题广场、景点、历史文化工程 12

13、8 处,栽植了百余种苗木,绿化总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如今的风光带,空气清新,风光秀丽,人居环境优美,生机盎然。 气势雄伟的杜甫江阁,凸显了深厚的长沙历史文化。邀请沈鹏等100 多名全国书法名家创作的杜甫在湖南留下的诗篇 84 首,以及从全国征集的颂杜楹联 38 对书法作品。其中, 59 块杜甫诗碑景石,以纪念杜甫度过的 59 个春秋,特别是在湖南最后三年颠沛流离的人生。 潇湘八景时隔百年,如今以浅浮雕的手法予以再现。 四羊方樽长沙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在龙门架的陪衬下,栩栩如生。 朱张渡广场重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张栻相见论道的渡口。 长沙电厂遗址记录了长沙近代发展变化的轨迹。 锦绣长沙披玉带

14、 盛世欢歌颂太平 如今,长沙湘江东岸老城区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湘江大堤得到了彻底的整治,增强了城区防洪排渍能力,确保了城区的安全度汛,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1998 年以来虽然经受了多次洪魔袭扰,水位最高达到了 3838 米,超危险水位 2 米,城区都安然无恙。 二是沿江景观逐步完成,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为展现历史文化古城,特别是挖掘展示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用强烈的文化意识,建设和展现长沙优美自然风光的最重要景点,成为了长沙“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以及“再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标志性建设, 成为了长沙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及城市的重要地标,受到市民高度赞扬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是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很好的休闲、游乐环境。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每天吸引十万游人前来观光、游览、休闲,或吟咏诗词,或翩翩起舞,或品评字画,各种文体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风光带的建设将两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起点高、品位高,不仅充分满足了市民休闲、休憩的需要,而且最充分的体现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展示了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形成了既抗洪又供人观赏的风光带,大大提高了长沙的知名度,成功地展现长沙优美、自然的沿江风光,在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创建中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极大的推进了长沙城市建设及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 (本版组稿单位: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