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5663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贵州屋脊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景区),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境内。风景区东起巫木屯,南抵上满定,西北至大坪子,地跨东经 10437471044455,北纬 264621265248。景区距六盘水水城 110 公里,距大湾火车站 23 公里,距威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 70 公里,距赫章县城 37 公里,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 140 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 200 公里在,距省城贵阳 340 公里,距昆明市 500 公里。风景区于 2003 年 11 月省政府审定批准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规请省建设厅规划设计院规划 ,经

2、组织专家评审后,2007 年 7 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景区以贵州最高峰小韭菜坪为纽带,融自然风光(喀斯特迷宫)、历史古迹、民族风情(阿西里西)于一体,由大坪子景点、上满定景点、韭菜坪景区(贵州屋脊)、石林景区(喀斯特迷宫)组成,总面积 25.5 平方公里。2007 年成立了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负责景区的行政管理工作,注册成立了阿西里西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风景区开发、建设、融资、管理。采用景区管理处和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景区 17 公里油路工程路面工程已全部结束,正式建成通车。景区的定位策划工作 2008 年 5 月已经结束,在贵州屋脊小韭菜坪 2008 年、2009 年

3、在香港城市研究院组织专2家评比中连续评为十大避暑名山(赫章县委政府 2008 年 7 月已在贵阳召开过新闻发布会),阿西里西民歌评为全国十大民歌,景区以“全球 变暖,我自清凉 ”为主题,充分打造 “阿西里西”(意为:朋友,我们一起来跳舞)民族文化品牌。公司已将“阿西里西”在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2009 年 5 月启动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建设设计,设计文本现以通过县级评审。在修规完成后,2010年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现在景区内村庄整治工作正在建设中,景区的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已建成。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五万千瓦风车场建设进场施工。启动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省级风景名胜区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资源评价

4、工作。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风景名胜区是贵州西部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为加快赫章的旅游发展,赫章县委政府 2010 年投入2000 余万元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贷款 1700 万元),建成旅游公路 17 公里,景区步行道 3、景区入口大门(牌坊)、石林景区接待中心 480 平方米、停车场 4000 平方米、公厕 80平方米、阿西里西文化日月广场 3000 平方米等,工程现已全部建设结束,使景区具备基本接待能力。2010 年在住建厅的支持下,将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省级风景名胜区与赫章大韭菜(万亩韭菜花海),二台坡(阿西里西大草原),古达威奢天坑伏流峰林打捆共同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已完成申报国家级

5、风景名胜区所需的资源评价报告和资源风光片制作,上报工作正在进行中。为统筹赫章旅游发展,县委政府拟成立赫章县旅3游开发委员会(副县级机构,已报地区编办)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加快赫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赫章旅游快速发展。二、主要景物景点景区主要有 21 处景源,各景物景观的特征概述如下:(1)贵州屋脊高峻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横亘于滇黔两省之间,其主峰韭菜坪,位于赫章县南部珠市彝族乡与六盘水市钟山区交界处,海拔 2900.6 米,是贵州省山岭的最高峰,人称“贵州屋脊” 。登上韭菜坪,极目远眺,乌蒙千里,峰峦叠嶂,云山雾海,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若是晴空万里的天气,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之下的群山和

6、赫章、威宁、六盘水等城市尽收眼底,令人顿觉仿佛置身于九天之上。那种“ 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那种心 旷神怡、气定神清的感受,实在是妙不可言。若是浓雾弥漫的天气登上顶峰,山上却是阳光灿烂一片晴朗,只见那大大小小的山峰,犹如镶嵌在茫茫的云海雾罩之中,在阳光照耀下,云雾随风翻滚如波涛汹涌,山峰时隐时现如轻舟穿行于狂浪之中,身临其境就像是进入了神话中的梦幻世界。若是在隆冬冰封雪飘的天气登上韭菜坪,这里便是一片北国风光,只不过不是宽阔无垠的雪原,而是一望无际的万千雪峰。这时,虽有寒风刺骨,但你居高临下,饱览银色世界的自然4美景,伴随着清新的空气,令人流连忘返。(2)盆景石林处于较潮湿地区,石林上有灌木、

7、藤蔓丛生,形成了一片藤石相缠的盆景式石林。这里,或石头上长出树,或树丛里冒出石头,或青藤与石头相缠相生,或树木与石头相依相偎,看上去亦石亦木,木石难分。拟人似物的石林,配上灌木、藤箩的装点,更显生动多姿,妩媚万千。(3)韭菜坪野生植物群在海拔 2800 米以上,野生植物成片生长,以灌木型的羊耳杜鹃、马樱杜鹃、箭竹、高山栎等为主,并伴生着一些珍稀野生植物,例如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第四纪冰川遗植物水青树。在海拔 2600 2800 米之 间山上,则以成片的岩枫杨和独特的三股筋香为主,伴生高山榕和西南山茶等珍稀植物。在海拔 2500 2600 米之间,生长着成片的高大乔木,如人称千年古树的黄靳榔、大黄杨

8、、黄莲树等。在韭菜坪的灌木和草丛中,伴生着上百种中草药材,如三支茶、土人参、独脚莲、刺五加等。(4)迷宫石林盆景石林附近,由于白云岩溶解性较弱,石林的发育程度较差,形成了一片连座石林,石林与石林相连成片、成墙。人在石缝中穿行,石缝与石纵横交错,彼此连通,形成一线天、二线天、三线天。石缝窄时,只容一人侧身而过;宽时形成大厅、宽廊。石间灌木丛生,藤萝缠绕,人在石缝中穿行,容易迷路,转5来转去,还是原地绕圈子,故人们把这片石林又称为迷宫石林。(5)彝族语言文字赫章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支东部方言恒可土语。一字一音,语轻文雅,入耳亲切,一般以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加声调即可拼读,读音稳定,文字多为象

9、形和会意。彝文献均为五言体,以三段式和铺叙式较多,手法常以物为喻,用歇后语衬托文采。文献古籍卷帙洁繁。每一个家支都有布耄(教化师)传授。书本知识常在风俗礼仪中展开身手竞比,人人能歌善舞。红星村现有布耄 4 人,20 岁以上男女都能歌善舞,以多才多艺为荣。(6)彝族歌舞傩戏彝族歌曲,按其表演场合的曲调进行分类,即有出嫁歌曲、悼念歌曲、阀阅乐章曲、祝酒歌曲、道喜歌曲、顶针歌曲、爱情歌曲、四句山歌调子等八大类别。其中以四句山歌曲调最为丰富,一曲一调,约有 170 多个调子。彝族铃铛舞是古人上朝庙祀时所表演的军事舞蹈。古代彝族的祭祀制度是统一的,各级祭祀场合都有铃铛舞活跃通宵。民间祭祀,亲戚朋友均组织

10、兵马队伍前往赴悼,伦理排列以娘舅最尊。检阅仪式和反映文化与军事生活的铃铛舞,按辈份和长次依次表演各方的风采,故而通宵达旦。彝族的古老文化保留较为完整,逢年过节仍保持着对歌赛艺的古老习俗。(7)万亩草场6韭菜坪东麓沿简易公路两则呈南北向展布的 2 万亩草场,是一幅美丽壮观的天然画卷。宽阔的草坡、草场上,一群群牛、马、羊在悠闲地吃草,狂喜地跳跃,在引颈长啸,它们在以一种粗朴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微风吹来,绿草弯下腰,成群的牛、马、猪、羊,呈现出一派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光。(8)稀泥戛彝族建造宅是一种龙图腾文化的象征,嗜究风水。先随山脉的走向寻准较为落堂,而有群山连绵逶迤随后的主山穴口建造龙

11、头式的宅居。随着人员的繁衍分烟灶,逐步形成族群性的聚居村落邑寨。根据家庭的实力和地方的建筑条件,宅居规模以四列三四间而设檐窝的龙头式构架房屋极为普遍,因此谓大门为龙门,也称大气门,耳间门为小气门即鼻门,耳间的窗子为眼门,出花上的窗子为耳门,超出山花的屋盖为越出的屋翅,椽子为屋胯,统称屋盖为乾(天)盖,谓之为家庭的小天地,即彝族先民开辟文明社会天地奠立乾坤屋宇的形象。由此而称屋柱为恒朵热即擎天之柱,屋檐下的厦柱称哺禄热即托地龙口中的门牙柱。宅居的总体结构以屋盖的形象统称为乌恒即乾龙头的构架而以取鹰翅状为盖的房屋。任凭扩修成一正两厢九间连成转角走廊一照壁的三合龙头式;一正两厢前加牌楼十二间连成四向

12、转角走廊一照壁,外四角起龙角碉楼的二龙共吸星球式的向天四合院,及致重堂式的庄园和府城宫殿的构成房屋及庙宇的建筑均不脱离乌恒的款式。稀泥戛的民居建筑介于中和式款式,7既古朴又有发展。(9)彝族火把节即扫火星节,也叫扫寨节。六月二十四日傍晚,布耄(教化师)即用麻线吊提一象征着宇宙的鸡蛋,挨家逐户吟念经咒,谓收拾不规矩的失散火种灾星,以防失火之灾。所至人家皆从火炉中点燃火把,从门扇底脚递出门外(入宅归火则从门扇顶上递入)后,举之依次跟在布耄的后边,犹金龙在寨中漫游,最后直往预定地方绕场三圈后,围照着布耄执祭事宜完毕,布耄即在地上挖一小土坑(或固定用坛子),放蛋入内,念咒掩埋,示意已经把失散火种全收归

13、于宇宙了,众人为扫除了灾星而将所持火把聚燃于蛋之上面,借助于烈火之光而欢歌跳舞。火焰消即以水将火炭熄灭而还家,谓之为“躲扔 ”即压制了“失火”之凶星。当发现穿流星(也称扫帚火星)临地时必兴“躲扔” 的活动仪式,知情理者,谓之扫除火星以防备“失火 ”之灾,不明其由者,就将此场面称为“ 火把节 ”。(10)象形石林在万亩草场的左侧,广泛分布着石炭纪距今 3 亿年的石灰岩,地下水沿着溶角性较强的碳酸盐岩石的裂隙面进行溶解侵蚀,使裂隙变宽、变深,裂隙之间的岩石相对挺拔、孤立,则形成象形石林,当地彝族叫做“洛布惹” ,意思是滑竹与石 头构成的森林。这片石林,以裸石为主,石峰嶙峋,石笋似海。远眺“波涛翻滚

14、”,近 视“ 虎踞 龙盘”,一棵棵擎天石柱如大军排阵,一个8个矮小的石凳如群羊下山。在石林的入口处,两个石柱拔地而起,就像“山、川” 二字。石林中的景 观,有的形如老人 牵着孙子,有的好像夫妻双双伫立,欢迎客人们的到来。还有寿龟驭书、双猫嬉戏、天狗吠日、母子情深、彝妃醉酒、小鸟觅食、彝兵布阵、仙猴啃桃、太师摇椅、伟人观塔、羊羔寻母、负荆请罪、轻风翻书、仙女赏花、八仙对弈等等,形状各异,绚丽多姿、拟人状物,惟妙惟肖。(11)大坪子彝族村大坪子彝族村位于贵州屋脊山麓,海拔 2500 米,属深山区、石山区、高山区、边远区,因其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该村的奇山奇石、古树异草,同时该村经济、文化、生活习俗

15、等方面都保留着传统而古老的彝族文化,又是全省海拔最高的民族村寨。一九九六年十月十六日,中共中央 总书记江泽民在国家民委、文化部、建设部、军委总参谋长等部委领导的陪同下,亲自来到大坪子彝族村视察和慰问,全村彝族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12)珊瑚化石洛布石林及韭菜坪山顶,石灰岩中含有许多化石,主要是珊瑚、杨子贝、海百合茎和盘角石等。特别是珊瑚,形体较大,数量较多,结构纹饰清晰,有观赏和科研价值。(13)彝族服饰文化服饰是人们审美观念的直接体现和某一民族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某一民族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一种直射反映。彝族是勤9劳智慧的民族,有独立的文化体系。服饰中的每一个饰面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画面,总体上

16、头饰象征天,脚饰象征地,身饰包容了宇宙间一切鲜艳花卉而五彩缤纷,体现彝族先民以人居于天地间而在百花丛中欢笑的生活情景,也是美好和幸福的象征,同时也是彝族历史文化的综合标本。龙衣的制作以象征君主,凤饰象征帝王,顶盖象征长辈,帽顶线球象征首领头人,盔甲象征猛虎将军,男童帽饰象征想往目标,女童帽饰象征志向,背扇象征婴儿特受爱护,灯笼花裤脚象征妇女常在灯光底下做针线活的意境等,形象逼真,均具有历史背景和生活气息。彝族服饰实际上是一种勉励、祝福、勤劳、善良、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的意向性图幅表达。(14)水中石林紧靠高山之麓和石林处,夏季有数十股清泉,顺山而下,流于山涧与山涧两侧的石林相映成趣,石间有水,水间有石,石水相抱,水石相映,清绮而明丽,柔美而和谐,仿佛琉璃世界,美如蓬莱仙境。关于石林的形成和演化,在这里流传着诸如乐隐秀才的神鞭与洛布惹、 状元点兵洛布惹、 洛布惹与八卦阵、 洛布石林与路南石林的千里姻缘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与风物传说,给石林增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