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5470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几篇中篇小说的爱情描写王纪人【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 题 号】J3【复印期号】1982 年 06 期【原文出处】文艺报1982 年 03 期第 4953 页爱情,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爱情关系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关系;爱情生活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有着各种关联。因此,作为反映社会生活、描写现实关系和表达人的感情的文学往往要涉及这个领域,乃至有人把爱情称为文学的永恒题材。在“横扫一切”的年代里,爱情被当作“黄色”的同义语而扫出了“样板文学”森严的神殷。当这种僧侣主义被彻底抛弃之后,文学就不再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了。新时代的文学可以借用普希金的诗来形容:“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灵感,

2、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去年的中篇小说创作是颇有代表性的,以爱情为线索的作品占了较大的比重,其成败得失,值得人们注意。由于历史的原因,近几年来许多文学作品纷纷描写爱情的磨难、动摇、背叛和破裂,以揭示十年内乱(或更早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的伤痕,唤起疗救的注意。这自然是不无意义的,其中一些成功的作品也曾激动过读者的心。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伤痕+爱情”的公式,路子比较狭窄,有些作品情调低沉。这种偏执于某一方面的内容和形式(尽管是有意义的),必然会妨碍对现实生活作多样化的反映,不足以唤起人们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气和自信,无论对文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提高读者的审美认识

3、都是不利的。我们欣喜地发现,一部分中篇小说的作者,开始摆脱了千篇一律地描写爱情悲剧的公式,打破了单纯从政治角度去描写的狭隘框框,对生活作了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和反映,作品的题材内容扩大了。它们向读者表明,爱情不只与政治生活有关,而且与事业理想、道德情操、社会风尚乃至人们的民族习惯、心理结构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爱情不仅有政治学的内容,而且有伦理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及爱情自身所固有的内容。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反映,才能体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艺术上出新,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示和美的享受。谭谈的山道弯弯(芙蓉八一年一期)和朱春雨的沙海的绿荫(十月八一年三期)是两部描

4、绘不同生活场景,在艺术风格上也迥然各异的作品。前者截取了山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片断,笔调委婉细腻,如同一首淡雅的抒情诗;后者叙述了导弹研究所里错综复杂的生活变迁,仿佛一首深沉的交响诗。但把它们作一番比较研究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偏僻的山村,还是现代化的科研机构,都分别出现了凤月这样的“商品姑娘”和欧阳美怡式的“水仙公主”,两者的身份和文化程度虽然不同,但她们感情的涨落都以男性对象的地位名利为转移,把自己的美貌和爱情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或进行投机的资本。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金竹这样的“田螺姑娘”和“仙人掌”沈巧这样的知识妇女。这两位身份和个性各异的女性,看重的都是男性对象本身的价值,她们在各自面临的生活考验

5、面前,表现了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和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然而又不同于任何一个旧式的女性。这两部小说都用对比的手法,反映了两种对立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爱情观;抨击了爱情、婚姻问题上的世俗观念和权衡利害的婚姻关系,肯定了纯洁真挚的爱情和以此为基础的婚姻;同时也谴责了两性交往中的不道德行为,歌颂了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这两个中篇也各有千秋。山道弯弯以工笔描绘和细腻的心理刻划见长,塑造了一位纯洁善良、温顺多情的现代田螺姑娘。金竹与二猛的双重关系非但没有丑化金竹的形象,反而使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心灵美得到了更生动、更充分的显现,达到了外形美和内心美的和谐统一。沙海的绿荫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有事

6、业心、自尊心强、理智重于感情的女科学家沈巧的形象。作者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把沈巧置于相貌丑陋、性情乖张的不利地位,而后通过她对自己所爱慕的唐天虚的生活和事业予以无私帮助的情节,一层深过一层地发掘出她深藏在内心的美丽,使这株“仙人掌”的形象有油画似的立体感。她的深沉的爱在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中得到了升华,令人信服和赞叹。在艺术构思和思想倾向上,张抗抗的北极光(收获八一年三期)和海翔的啊,生活的浪花(钟山八一年一期)是十分接近的两部中篇小说。对两个作品,读者有不同的反映,前者已在报刊上展开了讨论。两者都以同情的笔调各自叙述了一个女大学生追求新生活和理想爱情的故事。她们在时代转折的关头,看到了新生活的

7、曙光,开始厌恶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准则;她们在感情上的变易,深刻地反映了一代青年的苦闷和追求,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生活中出现的转机与希望。两部小说中富有本质意义的东西,都是通过爱情纠葛和多角关系来表现的。北极光和啊,生活的浪花肯定女主人公岑岑和小莉摆脱旧关系的行动,并不意味着象傅云祥和裴平这样落后于时代的青年不配享有爱情,而只是表明爱情必须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旨趣之上,如果在对象中找不到“自我”,也就无所谓爱情。在这个问题上尽管看法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但我个人认为两个小说的描写符合社会向高度文明发展的方向。恩格斯指出:“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

8、提的”,“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者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注:引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所以尽管岑岑和小莉因为自己的抉择给另几个人造成了痛苦,从传统的观念来看是不道德的,但以现代性爱的观念来衡量,则是合乎道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种观念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自然,北极光和啊,生活的浪花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读者几乎看不到岑岑或小莉曾经作过什么努力去帮助自己的未婚夫或过从甚密的男性朋友。合乎情理的描写似乎应该是:

9、当她们的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后,才不得不与原来的对象分手,这样来描写,也许能得到一般读者更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在今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中,还有少量作品涉及了婚外爱情问题,如陆星儿的美的结构(绿原八一年一期)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描写婚外爱情不一定等于鼓励和提倡婚外关系,所以不应该把这类题材划为文学的禁区。关键在于作品的描写是否有益于提高读者的精神文明,或者是否发掘出启迪人们思考的教训和某些生活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美的结构是值得肯定的。这部作品围绕着少女林楠与已婚男子郑涛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感情生活中的某些复杂现象,批评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毒化了家庭生活和妻子不关心丈夫事业的现象,提出按照美的结构建立友谊

10、,建立感情。小说通过人物关系的最后处理来体现这一理想:郑涛声的妻子由嫉妒转而自责,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林楠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感情,以纯真的友谊继续帮助郑涛声的事业获得进一步的成功,为四化作出贡献。所谓“美的结构”,实际上也就是关于两性关系秩序的理想。在这一理想秩序中,结婚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爱情的继续,同时婚姻关系并不排斥各方与别的异性间的友谊。在美的结构中,各方是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矛盾,建立理想的秩序的。这一过程,虽然充满了痛苦的自省和相互的摩擦,但最后终于达到了理想主义的乐观与谐和。在同类题材的有些作品中,实际上未能建立这样的秩序,因而显得哀伤和低沉。有的作者为了安上一个光明的尾巴,让另一位姑

11、娘过分主动地献上自己的爱情,以弥补缺陷,但因为是外贴上去的,显得牵强附会,不能令人置信。还有的作品不适当地赞扬偷情,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描写少男少女的初恋,一度也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禁区。其实谁都不能否认,初恋的感情是性成熟期的少年共有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予以适当的反映和积极的引导,实在是现代性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描写成年人爱情的作品纷纷涌现之后,这个问题反倒更为突出了。与其让他们不适当地、过早地接触成年人的爱情生活和爱情方式,倒不如有节制地让他们看一些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关作品,使他们懂得珍惜和发展健康美好的感情。刘心武的大眼猫(东方八一年一期)和张林的雪雕(小说界八一年一期)都描

12、写了不同性别和个性的少年之间的朦胧美好但也不免于幼稚的感情。这两部小说都没有回避少年人常有的失恋,但无论大眼猫中的“大眼猫”和“我”,还是雪雕中的郑志刚和杨丽,都没有在失恋中沉沦,即使在最黑暗、最混乱的岁月里,这些男女主人公们都顽强地生活,寻觅爱情和温暖,互相扶持,互相慰藉,成长为正直、善良的青年。这样来描写初恋,显然是有益于年轻读者的身心的。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十月八一年一期)在第一章春中,对少男少女爱慕之情的萌动,有诗一般动人的描写,可惜最后没有帮助青年读者寻求到正确的人生哲理。还有个别作品(如初恋,见花城八一年三期)也有描写失当的地方,某些细节不恰当地表现性冲动和早熟行为,会在青年中引

13、起一些副作用。对这一类作品的创作和发表,应持格外严谨和慎重的态度。偏重于从社会政治角度描写爱情生活的小说,如张贤亮的土牢情话(十月八一年一期)、从维熙的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收获八一年三期)、顾笑言的挂在睫毛上的彩虹(收获八一年二期)等,都是写爱情与政治风云紧密相关的。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爱情生活的不幸是正常的政治生活与人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后的必然结果。因此要使人的正常感情得到合理的发展,作为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一种内在力量,同样需要创造一种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这就必须从根本上肃清“左”的流毒和根源。这是这一类小说共同所揭示的思想内容,它们的积极意义也在这里。总起来说,去年有关爱情描写的中篇小说在题

14、材内容上确实比以往有了丰富和扩大。不仅有借爱情悲剧对曲折的历史作深沉的回顾和反省的,而且不少作品面对今天的实际生活,通过真实的写照,针砭时弊,讴歌纯洁高尚的感情,反映了对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爱情婚姻关系的追求和探寻。作家们打开了思路,开始进入一向被当作禁区的某些题材领域。人与人的现实关系总是错综复杂的,人与人的感情联系也必然是曲折变化的,特别在社会处于激烈动荡或时代发生急遽转折的关头更是这样。在历代优秀作家的笔下,对爱情纠葛的描写,对复杂的感情现象的揭示,常常成为反映时代社会的重要手段。这样,对爱情的描写就超出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正是在这一点上,去年一些中篇小说恢复和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不仅它

15、们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多半是真实可信的,而且它们所描摹的主观感情也是令人感到亲切的。追求对感情世界的真切表现,也提高了作家刻划心理的技巧。如土牢情话以心理分析的方法淋漓尽致地表现男主人公石在在意想不到的爱情降临后产生的变态心理。对人物心灵辩证过程的表现,使艺术形象进一步摆脱了表面化和类型化的倾向,更趋向于深刻化和个性化。去年一些中篇小说在爱情描写方面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相当数量的作品仍在写人们十年内乱中私生活的巨创和隐痛。诚然,对这一政治悲剧造成的爱情悲剧,文学家不应该视而不见,它们是文学这本生活教科书上不可少的一课。但是肯定悲剧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丝毫不意味着悲剧写得愈多愈好。生活

16、中既有悲剧,也有喜剧或悲喜剧,即使在十年内乱中,人们的爱情生活也并不始终为阴影所笼罩。何况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今天,人们遇到的是新的现实矛盾,关心的是新的课题,同时也有了新的前景。因此,如果作者仅以写十年内乱中的悲剧为满足,看不到自己在历史发展中的新责任,就会与时代的步伐以及读者的需求相脱节,成为落伍者。从去年发表的有关作品来看,尽管数量很多,但大多数的质量低于一九七九年的天云山传奇和一九八年的代价的水平,这就很值得作者们考虑。其次,中篇小说中的爱情描写也存在着低级趣味和编造离奇故事的倾向。如月华皎皎(清明八一年一期)用赞赏的态度描写女主人公附庸风雅、卖弄风骚的行为,显得庸俗浅薄,格调低下。小城风流(长江八一年二期)靠一系列三角关系拼凑情节,连笔调语气也模仿外国拙劣的浪漫小说,毫无今天的时代特点。例如其中写妹妹用“奇特的恋爱”(包括利用三角关系)为姐姐复仇,欲使仇人发疯,结果假戏真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