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4716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课标中的行为动词可知,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还要会运用地图,所以还有一定读图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画简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并能联系所学知识对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有紧密联系。一方面,关于洋流的分布,与前面所学的全球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分布等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体现。对洋流的学习,不仅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此外,洋流的知识还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洋流的概念。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画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置疑探究和对比分析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3、和难点:1、重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学案导学法教 学 过 程环节一:情景导入教师播放关于日本海啸爆发污染在海面扩散的一段视频,引发学生从社会热点新闻上去思考“我国东部海域海水的运动规律” ,引出本节的核心名词 -洋流。环节二:展示目标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的三个目标知识,即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把握学习目标。环节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这部分是了解性的内容,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组内合作探

4、究“寒流和暖流在流动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这个探究问题的设置有两个考虑:一是让学生在对寒暖流概念的理解上更加深入,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那么从纬度上讲,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所以寒流应该是从高纬海区流向低纬海区,北半球为自北向南,南半球为自南向北;暖流是从低纬海区流向高纬海区,南半球为自北向南,北半球为自南向北。二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总结洋流分布规律时,能快速判断出寒流和暖流打好基础。 )延伸思考“寒流暖流经过的海域,等温线分别表现出什么特点?(该思考是在前面探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等温线做进一步的分析,也是考试中经常要求学生分析的问题。 )第二步,教师指出海水运动的成因中,最主

5、要的动力是风,引导学生回顾世界的六大风带,并分析在其影响下海水的运动规律。学法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求学生画出世界的六大风带并标出名称,再对应的画出洋流的运动方向。 (本部分学生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启发学生分析地转偏向力对洋流流向的影响,并注意提醒学生考虑陆地轮廓对洋流流向的作用)随后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代表提出疑问和意见或是相互间进行解答。最后由教师对共性疑问进行引导分析,师生共同完成世界洋流模式图的绘制和分析。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即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形成四个环流圈,他们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中低纬海区和中高纬海区,其中前者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

6、时针,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后者以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第三步,教师承转,以上洋流模式是在理想大洋中完成的,实际情况下是否与该模式一致呢?随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画的模式图和课本的“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此时,学生可能在注意力和情绪上有所倦怠,所以我选择以学生抢答为小组加分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完成本环节的任务。 ) (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点,比如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不同,北印度洋的洋流运动呈现的季节性特征等,教师可适当引导其简单分析原因,不用过度展开,重在描述规律。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中低纬环

7、流和模式一样,北顺南逆,东寒西暖;中高纬环流,北逆南无,西寒东暖。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第四步,教师提出疑问,洋流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转入下一问题“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学习方式,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三个案例,并结合课本案例,让学生分析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海洋航行四个方面。 (在学生观看案例图片时,可以很容易总结出影响的方面,教师需要针对每一方面启发学生分析其成因和表现,比如寒流和暖流对气候中的气温和降水会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在寒暖流交汇处会形成渔场?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等)在分析洋流影响海洋污染方面,教师引导学

8、生分析课前引入的情景,日本核污染随洋流扩散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要比想象中轻的多。然后教师在播放视频,用专家的分析来引证同学们的判断。环节四:梳理总结,强化新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的核心词“洋流”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所学,最后师生共同强化本节知识点:一个概念,两种类型,三个模式,四点影响。环节五:反馈练习,拓展提高本环节设计两道题,一为基础巩固题,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通过分析洋流模式图巩固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洋流运动方向,分析海上漂流瓶的运动路线。一为拓展提高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动手画图,即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板书概念分类: 寒流 暖流 中低纬环流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中高纬环流 洋 北印度洋海区 流影响气候洋流对地理 影响海洋生物环境的影响 影响海洋污染影响海洋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