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4201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内容:课本 1 页至第 3 页例 1、例 2 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 1 至第 3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 1 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 1 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 1 厘米

2、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等。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二、 新授1、 教学例 1(1)认识米尺。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

3、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教师介绍 0 刻度线尺子的左端从 0 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 0 刻度)在尺子上找 1 厘米,还有哪段是 1 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 1 厘米)(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 1 厘米有多长,那 2 厘米、3 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问:2 个 1 厘米是几厘米?4 厘米里有几个 1 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 6 厘米的一段吗?2 教学例 2(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三、 练习1、 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

4、的。22、 完成课本练习一第 1 至 3 题。3、 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 没有对准 0 刻度的。(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4、 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 0 刻度线,怎么办?四、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先让个别学生说,然后教师再小结。五、 作业设计:1、 填空(1)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2)图钉的长大约是( )厘米。2、量一量(1)你的铅笔长( )厘米。(2)数学课本长( )厘米。(3)你的笔盒长( )厘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 4 至 5 页例 3 和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 4 至 6 题。教学目的:

5、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2、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识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100 厘米。教具准备:一把米尺、1 米长的小棍、一盘卷尺。教学过程:一、 复习1、 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宽是 1 厘米。2、 让学生在尺子上指出 2 厘米、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 厘米的实际长度。3、 用学

6、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二、导入新课教师请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3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三、新授1、认识米。(1)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 1 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

7、1 米长的小棍,让学生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 1 米的长度。(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 1 组量出 1 米、2 米、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4)、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量出 1 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 1 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 米=100 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2、 用米量。(1)、教师出示一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一盘卷尺,用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校长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3)指名两个学生

8、用卷尺去量教室黑板的长度是几米几厘米。四、巩固练习1、做课本练习一第 4 题第 1、3 两小题。2、1 米=( )厘米 100 厘米=( )米5 米=( )厘米 200 厘米=( )米五、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米的认识和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还知道 1 米等于 100 厘米。六、 作业设计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2、1 米=( )厘米 100 厘米=( )米3、5 厘米+30 厘米=( )厘米 70 米-7 米=( )米4、在下面的( )里填上米或厘米。(1)电线杆高 8( ) (2)教室长 8( )(3)钢笔长 15( ) (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 100( )(5)量

9、篮球场的长度用( )作单位 (6)一张课桌长 1(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线段教学内容:课本第 5 页例 4,练习一 7、8、9、10。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画、量整厘米的线段。2、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 引导学生仔细、准确画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4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具准备:一把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教学过程:一、 复习1、 请学生用手比划 1 厘米、1 米大约有多长。2、 请同学分别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或 1 米的物体。3、 口答 1 米等于多少厘米。二、 新授1, 认

10、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做线段。2、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3、 量线段的长(1)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向学生说明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长度。先让学生互相交流量法。教师总结:先将尺子的 0 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2

11、)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 5 页中三条线段的长度。4、 教学例 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从尺的 0 刻度开始画,画到刻度 3 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 3 厘米。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 3 厘米长的线段。5、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 5 厘米长的线段。三、 巩固练习1、 练习一的第 8 题,全班练习,个别同学回答,集体订正。2、 画一条比 4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四、 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那么线段有什么特征?怎样画线段?如何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五、 作业设计1、 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把答案写在括号里)2、

12、量一量再填空。(1) ( )厘米(2) ( )厘米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 )厘米。3、 画一画(1) 画一条长 6 厘米的线段。5(2) 画一条比 8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3) 画一条比 3 厘米长 7 厘米的线段。4、 思考题下图能数出( )条线段。教学反思:第四课时:长度单位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的 6、8、10 题及相应的补充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长度的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4、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

13、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具准备:学生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 复习1、找一找,让学生按老师要求分别在尺子上找出 1 厘米、3 厘米、8 厘米、15 厘米的长度。2、谁能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1 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3、画一画。(1) 画一条长 1 厘米的线段。(2) 画一条长 9 厘米的线段。(3) 画一条比 8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4、判断题。(1)一座楼房高 12 厘米。 ( )(2)一张桌子长 1 厘米。 ( )(3)小明手掌宽 8 米。 ( )(4)一只杯子高 10 厘米。 ( )二、指导练习1、第 6、8 两小题引

14、导学生先进行分别估计,并把估计数和测量结果填入课本空格中,把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估计能力如何。2、第 10 题先估计,再量一量。三、作业设计: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6(1)数学课本的宽是 14( )。(2)学校操场的长是 70( )。(3)铅笔的长是 15( )。(4)大树的高是 6( )。2、下面的图中可数出几条线段,最短的一条长是几厘米。上图有( )条线段,最短的一条线段长( )厘米。3、 下面是一条线段,请画一条比它长 3 厘米的另一条线段。4、 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49 厘米 12 厘米 25 厘米 1 米( )( )( )( )教学反思:100 以内的加

15、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内容:第 810 页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探算法。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出示第 8 题的主题图)师:那么 4 个班的同学只给了 2 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 70 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2 反馈。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