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3684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时机 引领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滥用合作。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要看讨论的时机是否恰当。这里所说的时机是指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的一种状态。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讨论的情境,时机已成熟,乘“机”组织讨论,则水到渠成。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是毫无意义的。合作时机稍纵即逝,要及时恰当地把握机会,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关注。一、学习中学生出现“饥饿”时学习中如果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对知识的学习有期盼心理,这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自然效率也就高。例如

2、: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教师播放录像让学生统计 1 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学生的统计数据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同学们开始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此刻放完录像后同学们用很快的速度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由此可见,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就是学习出现饥饿是,学生此时求知的渴望特别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

3、一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样的合作交流,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二、学习中学生认知模糊时现代认知论认为,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时,在心理上表现为迷惑、怀疑,在外部的表现为解题上的错误。这时择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如,我在教学“可能性”这一深奥的数学概念课时,我就想怎样把“抽象的模糊概念”课设计成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操作活动呢?我的体会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易

4、于理解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于是我将这一内容设计成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节课我组织了“摸球游戏”“摸棋子活动” “转转盘游戏”等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当两种棋子数量不一样时,摸出棋子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数量多的棋子摸出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棋子摸出的可能性就小。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效应,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知识,将抽象的模糊概念在游戏活动中得到理解。三、学习中学生意见分歧时现在的学生都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

5、,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强,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这样不仅让学生不同的观点得到有效正确的统一,又能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 平均分 ”这一概念,特设计了这一环节: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的举“”,有的举“”,老师没有裁决,而是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小小辩论会开始了。正方代

6、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道:是,是。正方当然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只见反方同学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片纸,指着其中的一份问: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由底气十足到服气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里。这时我紧紧地握着反方同学的手说:祝贺你们,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又深情地握了握正方同学的手说: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不同意见的出现,才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有意义的争论!同学们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中,既有紧张激烈的辩论,又有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课堂气氛紧张却又其乐融融。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对不同意见敢于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此时不应草草几句回答了事,而应趁势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可见,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不但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也扩展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思路。合作时机如果把握确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