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30283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目标的落差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我国中小学教学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课程目标包含三个方面:认知目标、方法目标、技能目标。从课程目标的实施效果看,教学实践中的课程目标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高度,与课程目标本身之间存在明显落差。本文主要探讨情感目标在实施中的落差以及怎样缩小这些落差,从而促使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关键词:课程实施;情感目标;落差“任何一场课程改革都会出现两个落差 ,既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之间的落差,以及成型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1。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情感目标的实施也存在落差,这影响着情感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准确透视情感目标的落差并对其进行

2、分析已成为关键。一、新课程情感目标概述(一)情感目标的内涵1.情感。关于情感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它进行了界定,其本质基本相同,主要指个体的感情体验和感受,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厌恶等。彼得罗夫斯基认为”情感是一个人对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他所认识或所做的事情的内部态度的不同形式的体验“。2 情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情感,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消极的情感则是一种学习的阻碍。本文认为新课程情感目标中的情感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感受和体验。2.态度。态度是社会心

3、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等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3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倾向性构成。一般来说,态度的这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的时候,情感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态度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将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情感目标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包括对人生的理想、对祖国、对集体以及劳动的热爱,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等。3.价值观。价值观是反映主体的不同需求,关于价值观,哲学中是指所反映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教育学中指影响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及

4、其教育的干预。价值观是个人对事物或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对行为提供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4。新课程中的价值观是指要培养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建立起对真善美的标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 展。(二)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方法目标的关系新课程三维目标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首先,情感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苏格拉底也认为“德性可教” ,但前提是学生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其次,情感目标对认知目标的达成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心情去学习,会事半功倍。

5、最后,方法目标是桥梁与纽带,它是学生达成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中介,情感目标以及认知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效的方法来落实。二、情感目标实施落差的表现1.观念落差。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认知偏差造成了情感目标无法实现,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情感教育的片面理解。有些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情况把情感目标的范围缩小了。第二,认知上对情感目标不够重视。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但从认知上还存在着对情感目标的达成不够重视的现象。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根本不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将讲课的内容,然后稍微几句带过情感方面的就结束了。他们更关注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这也体现出应试教育对教师的教学的深刻

6、影响。2.行为落差。情感目标的行为落差主要表现在:第一,情感目标被忽视。有些老师虽然理解了情感目标,但在教学中不愿意或 者根本想不起来,他们更关注学生如何考取好成绩。第二,情感目标设计宽泛,不具体。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情感目标设置的不够具体,太宽泛,就很难在教学中有效地达成情感目标。第三,方法使用不当。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方法不太合适,例如说教成分严重,还有的直接把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不注重让学生体验。3.角色落差。情感教育中的角色落差主要体现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应让学生积极互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参与有两重含义:一是学生在具体课程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

7、;二是学生对关乎自身的课程变革规划过程的参与5。情感目标是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着教师课堂霸权现象。三、对缩小新课程情感目标实施落差的建议1.加强对情感目标的认识,改变教师“忽视情感目标”的现象。首先,要加强情感目标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提供免费的相关培训,使他们深刻理解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更新“以成绩论优劣”的观念。师者,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后,社会和学校也要给教师实施情感目标提供氛围。不要以学生成绩来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但关注

8、学生知识的获得,还要关 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相对于知识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重要的多。近年来,在学校发生的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2.依据教学内容,设立具体可行的情感目标。设置情感目标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表述要明确。情感目标难以测量,但也可以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清楚。只有表述清楚,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标。第二,目标要合理。我们在表述情感目标时,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来制定。第三,在设置情感目标时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层级分类。层级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很好地达成,也不能促进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3.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

9、情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种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4.提供充分的课堂参与机会,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在课程实施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发言、小组活动、角色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要整堂课都变成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 。教师在进行互动时,要面向全体,不要把眼光只聚焦在优等生和一部分中等生上,对于差等生要给予关 注,因为他们更渴望融入到互动中去。总之,我们要对情感目标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来达成目标。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参考文献: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龚浩然,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英莫尼卜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j.杨绍刚,等,译.教育研究,2003, (5).5刘宇.论课程变革中的学生参与j.全球教育展望,201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