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2941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星地球__知识梳理及例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1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第 1 课时)【课标要求】1、天体系统2、太阳系概况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学习要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类型:常见天体:2、天体系统概念:级别:二、太阳系的一普通行星3、太阳系概况4、八大行星成员: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三、存在生命的行星5、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2【巩

2、固练习】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3.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A星空 B恒星 C行星 D彗星4.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A.恒星和行星 B.行星和卫星C.星际物质和彗星 D.星云和恒星5.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6距太阳最近的卫星是()A水星 B金星C土星 D月球7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与

3、最高一级分别是_和_。(2)请把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的层次用框图表示出来。8读“太阳系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九大行星中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性、_性、_性。(2)九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 (填代码)(3)离 3 号行星近的天体是_(4)图中小行星带处于_和_轨道之间。 (填行星名称)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3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 2 课时)【课标要求】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学习要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2、太阳辐射3、对地

4、球的影响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对人类生产与生活4、太阳辐射的纬向分布规律: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5、太阳大气结构6、太阳活动类型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4【巩固练习】1太阳大气中发出可见光最少的是()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耀斑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日珥现象 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 D黑子和耀斑现象我国古书记载有:“公元前 28 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完成 35 题。3.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X 射线 C.紫外线 D.

5、黑子4.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5.这种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表现为( )A扰乱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B使地面发生地震,从而发生磁暴现象C使赤道上产生极光D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6.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固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B.太阳辐射的能量由质量转化而来,所以太阳的质量一直处于消耗中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因而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用来大规模商业性发电7.太阳活动对下列哪个地区影响最严重( )A.赤道 B.低纬 C.中纬 D.高纬8下图是

6、“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大阳外部结构图(1)读图填出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名称:a_,b_。(2)太阳活动 c_,形成于太阳大气的_层。(3)太阳大气层的亮度、厚度都已用字母表示,则:e_度,f_度。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51.3 地球的运动(1) (第 3 课时)【课标要求】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要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自转1、地轴特点2、方向N 上空看S 上空看3、周期:

7、恒星日太阳日4、速度:1角速度2线速度(二)公转5、公转轨道形状及太阳位置:近日点远日点与速度关系6、方向:7、周期:SNab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61.31【巩固练习】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大于南京 B. 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南京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3、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 A 的地理纬度是南纬 2326C. A 在 B 的东南方向 D.A 比 B 的自转角

8、速度稍大4、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 A 点时大致是 1 月初C.图示为从南极所看到的地球公转运动 D.地球过 A 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 B 点5、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6、每年五一长假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7、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

9、、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C.南北纬 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 15/小时8.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A 处的经度为_。(2)A、B、C 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D 点线速度约为 A 点线速度的_。(3)图中从 C 转到 D 需用_小时。(4)在图中画出自转方向。(5)图中 A 点位于 E 点的什么方向?_。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7课题:1.3 地球的

10、运动(2) (第 4 课时)【课标要求】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黄赤交角黄道平面黄赤交角例 在右图中画出地轴、黄道平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并标注名称。(二)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太阳直射点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或太阳直射的范围)(1)规律:(2)一年中太阳直射的次数3、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与节气直射北回归线直射南回归线直射赤道4、二分二至图的判断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赤道面 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8【巩固练习】12006 年 10 月

11、 9 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2咸潮是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减少,引起江河水位下降,并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咸潮时,地球最有可能位于上图中的什么位置.A.甲 B.乙 C.丙 D.丁3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是两种假设) ,若移动轨迹是,则与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 A约少 2 B约多 2C约少 4 D约多 44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情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是_,向南移动的时间是_,位于北半球的时间是_,位于南半球的时间是_,位

12、于赤道的时期是_,位于北回归线的日期是_,位于南回归线的日期是_。6 月 22 日 23.5N3.21 9.23 0 23.5S23.500023.5026.5026.5020.5020.50 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主备人 姜乔 2014 年 9 月912.22 第二年 12.22 课题:1.3 地球的运动(3) (第 56 课时)【课标要求】三、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现象1、晨昏线(晨昏圈)1 个大圆(与 1 个经线圈等长,约 4 万千米)(1)概念:晨线:由黑夜向白昼的过渡线日出昏线:由白昼向黑夜的过渡线日落例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晨线与昏线(2)晨昏线的移动方向(3)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 2、昼夜交替周期 (二)产生时差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及其计算(1)基本概念地方时概念:地方时 12 时北京时间(2)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东北师大附中 讲学稿 高二文科 地理必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