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2512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 物理选择题专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专练一、 力学的初步知识(一)简单的运动1、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的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 16.3 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为 0.175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 3.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 1.92、甲、乙两人穿着溜冰鞋,面对面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用力推了乙一下,结果甲、乙两人同时后退,下列的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和乙都是运动的B以树为参照物,则甲和乙都是静止的C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静止的,甲是运动的D以乙为参照物,则甲是静止的,乙都是运动的3、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在高空中静止不动” ,应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

2、参照物?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火星4、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月亮 C、云朵 D、太阳5、甲物体的速度是 72km/h,乙物体的速度是 20m/s,丙物体 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比较可知 A、甲物体运动最快 B、乙物体运动最快C、丙物体运动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6、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15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54km/h;丙物体跑完 150m 路程需要10s。比较可知 A、甲物体跑得快 B、乙物体跑得快C、丙物体跑得快 D、这三个物体跑得一样快7、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2m,第二秒内通过的

3、路程是 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4m, 则 A、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 B、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C、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 D、后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4m/s8、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4s 内通过 40m 的路程,那么他在前 2s 内的速度是A、40m/s B、20m/s C、10m/s D、5m/s 9、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快的物体,通

4、过的路程一定越大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速度越大的物体,一定跑得越快 D、跑的路程越长的物体,用的时间一定越多(二)质量和密度11、体积相等的两种小球,甲球的密度为 甲 、乙球的密度为 乙 ,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放上 3 个甲球,在右盘放上 2 个乙球,此时天平刚好平衡。比较每个小球质量 m 甲与 m 乙 的大小,则有A、m 甲 m 乙 C、m 甲 = m 乙 D、无法比较 12、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某均匀物质的质量为 m,体积为 V,密度为 。将它截去一半时,余下一半的 A、体积为 1/2V B、密度为 1/2 C 、质量为 1/2m D、质量/体积=13、几种液体的密度

5、见附表 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量筒的规格见附表 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 100g 的煤油来,应选用 A、甲种量筒 B、乙种量筒 C、丙种量筒 D、丁种量筒附表 1 几种液体的密度 附表 2 实验室的量筒规格(三)力、力和运动14、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安全带,这重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对人造成的伤害。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B、所有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C、所有的物体都具有质量 D、所有的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16、下列现象中最能表现出惯性现象的

6、是 A、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突然向前起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倒C、草地上滚动的小球,慢慢停下来 D、熟了的果子会从树上掉下来17、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 A、此乘客的前面 B、此乘客的后面 C、此乘客的头上 D、此乘客的左侧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铁能吸引铁块,铁块不能吸引磁铁 B、没有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脚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19、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磁铁吸铁,说明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有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

7、力物体C、马拉车的同时,车也拉马D、用脚踢足球,只有脚对球的作用。20、下列几种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做圆周运动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1、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之间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22、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分别为 G1 和 G2,某同学画出它们的受力图如图 1 所示,根据图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 1G2 B、 G1PB B、F A=FB

8、,P AFB,P A=PB D、F A 水 酒精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甲、乙、丙一样大图 8甲 乙 丙 43、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 8g(酒精密度为 0 .810 3 Kg/m3) 。若把这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A、15g B、12.5g C、10g D、8g 44、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A、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B、浮力变小,压力变小C、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浮力不变,压强 变小45、能够减少压强的例子是 A、剪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 B、把吸管削尖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C、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

9、皂 D、背书包的带要做得扁而宽46、分别用铜、铁、铝三中金属( 铜 铁 铝 )制成质量相等的 a、b、c 三个实心的正方体,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p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 a 最大 B、p b最大 C、p C 最大 D、p a=pb=pc47、底面积为 0.1m2、重 300N 的铝块,放在面积为 310 2m2 的水平凳面上,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 A、30 P a B、3000 P a C、10000 P a D、90000 P a48、下面几种看法,哪一种是对的? A、压力是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B、压强是物体表面受到的力C、 “N/m2”是压强的单位

10、 D 、坦克用履带着地,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49、一个密度小于 1.010 3 Kg/m3的物体,放在一个玻璃杯内,再将玻璃杯漂浮在一个容器的水面上(如图 9 所示) 。若将这物体从杯中取出放在容器的水里,则这时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比在物体被取出前受到水的压强 图 9A、增大B、不变C、减少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0、一个密度为 0.55g/cm3 的圆柱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时,排出 100 克的水。把它竖直漂浮在密度为 0.8 g/cm3 的酒精里,则圆柱体的下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A、80g B、0.98NC 、0.78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1、三块形状和材料完全相同的长方体金

11、属块 a、b、c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10 所示,金属块三条棱长之比为 1:2:4,设 a、b 间的压力为 Fa,压强为 pa;b、c 间的压力 Fb,压强为 pb,c 与地面间的压力为 Fc,压强为 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aF bF c pap bp c B、F aF bF c pap bp c C、F a FbF c pap bp c D、F aF bF c pap bp c 图 10(五)简单机械52、在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开瓶盖的起子 B、夹砝码的镊子 C、称质量的天平 D、钓鱼用的钓鱼杆53、如图 11 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 l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

12、确的是A B 图 11 C D54、图 12 中的杠杆都处于平衡中,重物 G 的质量相等,其中弹簧秤的示数最大的是A B 图 12 C D 55、如图 13 所示,每个钩码质量相等,轻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钩码下各再挂上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 A、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左端下降 D、杠杆右端上升 图 1356、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每小格为 0.1m,所挂的物体的物重相等,三个杠杆分别在力 F1、F 2、F 3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 14 所示) ,那么这三个力中A、F 1 最大 B、F 2 最大 C、F 3 最大 D、 F1、F 2、F 3 一样大图 14甲 乙 丙57、如图 15 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 G,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 F1、F 2、F 3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F= 1F2=F3 B、F 1F2F3 D、F 2F3 F1甲 乙 丙 图 1558、如图 16 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 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 A 拉至位置 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 FA、变大 B、变小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六)功、机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