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分类选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70989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5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分类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54页
古典诗词分类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54页
古典诗词分类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54页
古典诗词分类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54页
古典诗词分类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分类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分类选读(6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 典 诗 词 分 类 选 读一、四时即景(一)初春新绿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色遥看近却无”真是绝妙。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

2、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春 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3、”,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所以,在上一首诗中,诗人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咏 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好就好在一个绝妙的比喻,将无形的春风比作有形的剪刀,你真得佩服作者这奇妙的想象能力。冥冥之中,可真有一把这样的“剪刀”?能裁出岁月的衣裳,能剪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城东早春杨巨源(唐

4、)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柳叶新萌,其色嫩黄,“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繁花似锦,游人如云,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立春偶成张栻(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律回: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正在这两个月之交,所以叫“律回”。春暖郡圃散策杨万里(宋)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

5、。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散策:散步。嫩睛:春日雨后初晴。晓 起恽 格(清)连夜深山雨,春光应未多。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探 春刘 因(元)道边残阳护颓墙,墙外柔丝露浅黄。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泊船瓜洲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几经推敲而成的。作者曾用过“到” 、“ 入” 、“满”等十余字 ,最后才确定为“ 绿”字。试想想,为什么用绿字比用其他字好呢?提示这几首诗都是描写早春的。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抓住了色彩的特征,无论是描写春风、春雨,还是描写春草、春水,都突出了“新绿”的特征。正是这

6、“绿色”,给了人以生意盎然的感觉。思考:观察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试分析上面几首诗各自抓住了初春的什么特征。再观察观察在我们身边,春天的脚步是如何走近我们的。(二)春色一枝游园不值叶绍翁(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 日朱 熹(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涌金门见柳贡性之(元)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见成绿荫。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清平乐张 炎(宋)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提示写景可以从大处着眼万紫千红,也可从小处落笔一枝红杏

7、。以小可以见大,“一枝”可知“春深”。春天的特征决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变化万千的。只要能抓住其中一种特征,你就能写出眼前的春天,心中的春天。试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写法,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来表现春天里欣欣向荣的景象。比较阅读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三)以动显静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以深树上黄莺儿的鸣声,反衬出涧边幽草的清雅。晚潮春雨,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

8、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春行寄兴李 华(唐)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萋萋:草长得茂盛。水“东流”,鸟“空啼”,以闹衬寂,正是这些水流声,鸟鸣声,显示了山路的荒寞。春 庄王 勃(唐)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宋)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犊头:地名,在淮河边。诗题或作绝句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提示这四首诗的共同点是以动写静,画面上出现了声响和动态,反而衬托出其宁静幽渺来。一是所写的是在静的环境中最易敏感到的声音和动态,二是要以静的心

9、情来体会这些声音和动态。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指的这种状态。思考:这种手法在散文中也是常见的。下面这段文字,选字项脊轩志。想想看,它是借助什么来表现寂静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四)暮春时节绝 句杜 甫(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

10、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又过”点明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叹 花杜 牧(唐)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叹花:一本作帐诗:“自是寻春去校(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

11、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也许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如梦令李清照(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借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精绝之笔.“绿”代替叶,

12、“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绝 句吴 涛(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试:用。试单即开始穿单衣。清平乐黄庭坚(宋)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为飞过蔷薇。啭(zhuan):鸟婉转地叫。因风:随风。提示这几首诗词是写暮春时节的,流露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感。春光一瞬,岁月荏苒,惋惜哀伤之中,体现了诗人们高雅的情趣。

13、思考:春天去了,春天是如何去的?在上面几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哪些季节特征,来抒发伤春的情感?(五)夏日风光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山光复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好幽雅的情境!诗人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 “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山亭夏日高 骈(唐)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精帘:或作“水晶帘”。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

14、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夏 意苏舜钦(宋)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夜追凉杨万里(宋)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暮热游荷池上(五首选一)杨万里(宋)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小草也懂得诗人热苦了,只要有一丝凉风,便赶快报喜讯;荷花也怕热,低面深藏于荷叶之下。细草摇头和荷花深藏于凉热原无多大关系,实在都是作者自己把

15、贪凉怕热的主观感觉赋予了它们。悯 农李 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念盘中餐:或作“谁知盘中飧”。飧(sun),晚饭,也泛指饭食。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绝 句吴嘉纪(清)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纯用白描,写出了盐工生活的艰辛。提示这几首诗描写了夏日的情景。有悠闲避暑的乐趣,有酷热难当的痛苦。士大夫们的闲散与农民、盐工的劳苦形

16、成鲜明的对比。思考:上述几首诗中,诗人描绘的夏日情景呼有不同,流露的情感也不同。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六)吟咏秋色枫桥夜泊张 继(唐)日落乌嘀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后两句诗写卧闻山寺夜钟。这是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汾上惊秋苏 颋 (唐)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 。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秋 词刘禹锡(唐)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