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850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语文教改应突出岗位素质教学我校申报和建设中职示范校,在我校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为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振奋人心。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我深深意识到,文化基础课程不仅担负着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任务,而且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提供保障,同时,还肩负着提高学生的岗位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申报和建设高职示范性院校对我们文化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将学生的岗位素质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岗位素质教学就是从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与素质,依据学生专业特点,语文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等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心理

2、需求,在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下,实施分层次、自主型、趣味性主动学习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一、在教学中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自我定位、自我选岗、自我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始终处于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学习习惯、拥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置不同的知识点,有区别的实施教学,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目标有选择的学习。3、灵活发展的原则。结合

3、学生学习特点及专业特点,灵活设置教学知识点,让学生自由选择,开展学习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岗位,使学生在不同岗位目标下灵活发展。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效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愿学和乐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迎难而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三、语文教学注重实用性,以专业岗位设计教学内容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有很大差别,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即在生产、服务、技能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动手能力较强,而不是理论水

4、平较高的学术型人才。中职生二至三年的学业结束后,他们就要投身社会,开始独立工作与生活。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用性,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 “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体现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中职生。四、以就业为导向,侧重学习专业知识中职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应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和着眼点。1、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和突出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看,目前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更高更全面,不仅需要专业能力强的学生,而且还需要在

5、语文能力上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2、突出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应用文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培养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五、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有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剥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岗位类别给予一定的分值。如:A 岗为 10分,B 岗为 8 分,C 岗为 6 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情况给学生加分,分数累计到 30 分晋升一级,以教学板块为阶级计分,分值高的有优先选岗和参加各种活动比赛的优先权利,学习过程占期末考试成绩的 30%,如果学生未能完成岗位“ 工作”,相应的分,累积扣到 6 分降一级。岗位素质教学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职业” 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前强化学生的竞岗意识,加入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语文教学效果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我校的建设中职示范校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努力以学生的素质提高为根本教学宗旨,积极进行教改,认真组织教学,为学校建设做出最大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