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0562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常新生儿颅脑 ct 研究 /center 脑白质密度低主要是由髓鞘形成状况和水分含量所决定。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是从胎儿 5 个月开始的,mri 证实,髓鞘化是渐进的,从下至上,先中央后周围,由背侧向腹侧,从感觉纤维发展到运动纤维。也就是说髓鞘形成是自脑干开始(约孕 29 周)由下至上到基底节(约孕 31 周),然后伸展到大脑各叶,但大脑各叶的髓鞘在出生前尚未形成。新生儿期脑髓质化不完全,缺乏髓鞘形成是造成脑白质密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新生儿脑内水分含量高,并且与胎龄成反比,因此早产儿脑白质密度更低,范围更广。从胎儿髓鞘形成的先后顺序可以得出脑干、基底节、丘脑、小脑叫部、大脑脚及

2、外围皮质出生时已有髓鞘形成而密度相对较高。灰白质分界模糊与脑组织的组织学与生化特点有关,新生儿脑特别富于蛋白质,而类脂质、磷脂和脑苷脂含量较少,蛋白质占 46%,类脂质占 33%。另外神经系统的发展是从胚胎第 7 周开始,神经纤维逐渐从白质深入到皮质,但出生时为数还很少,以后迅速增加。并且出生时脑水分含量高达 90%,且灰质、白质内水分含量相似。 各脑叶白质密度平均 ct 值范围为 19.4-28hu(23.2 土 2),93.1%最低值为 20hu,脑白质边缘呈“枫叶”状,足月新生儿以额叶显示率最高为 90.0 %,其次为顶叶、枕叶、颞叶。不足月新生儿以枕叶显示率最高为 93.7%,不足月新

3、生儿脑白质 ct 值比足月新生儿平均低 2.0hu。 脑灰质具备成人沟和回,但较成人者浅,灰质层也较成人薄。各脑叶灰质密度平均 ct 值范围 26.6-38.2hu(30.9 土 12.7)为 90%,上限值为 38hu。 脑组织密度存在差异,尤其是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基本变化规律是,实际胎龄越小,则脑白质密度越低且该低密度范围越大;实际胎龄越大,则灰白质分界越显模糊。早产儿脑呈较广泛的对称性低密度,基底节、脑干、脑回呈相对稍高密度。足月儿白质低密度范围较窄,突出的部位为双侧额叶和顶叶后上部,两侧基本对称;低密度区形态不规则,不同于成人的“半卵圆中心”。足月儿灰白质分界模糊,但在白质区和灰质带

4、各自区域内的密度较为均匀,足月儿脑回轮廓显示不如早产儿清楚。 新生儿硬膜窦密度较高属正常现象。这主要与新生儿血容量及所含成分有关,新生儿血容量为 80ml/kg。初生时红细胞可高达(5 一 7)x10g 几,血红蛋白为 170-200 g/l,未成熟儿可稍低,生后 6-12h 由于不显性失水,血液稍浓缩,红细胞数量相应增高。上述因素决定新生儿硬膜窦密度增高,特别是早期更多见,随日龄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而硬膜窦密度相应降低。 新生儿时期脑室及脑外间隙的显示不像成人及儿童那样完整。在脑室系统中,四脑室显示良好,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表现为“裂隙” 状,双侧脑室前角及尾状核部脑室显示较为恒定,而体

5、部有时显示不清或不对称。基于上述原因,选取尾状核指数来判断脑室大小,结果为(0.15 士 0.02)mm,当大于 0.23mm 时考虑脑室扩大。新生儿透明隔间腔的发生率较高,是脑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由于透明隔间腔的存在,所以新生儿侧脑室前角多呈“蜡烛台”形。脑外间隙包括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腔。新生儿以外侧裂显示最大,其次为纵裂,这可能是由于颅骨和脑发育不平衡所致,属生理性变化。 在 hie ct 诊断中有几点值得注意:(1)国内外都沿用观察脑白质低密度范围来确定诊断 hie 的轻、中、重度,但有时 ct诊断与临床诊断并不完全相符,仅肉眼观察带有主观色彩,缺乏可靠性。(2)完全用 ct 值来衡量 hie 的脑损害也有缺陷,因为 h1e 和正常脑组织 ct 值存在部分重叠性,特别是不足月新生儿脑质密度更低,出现诊断上的误差更多。(3)正常脑白质边缘呈枫叶状,而 hie 组中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杵状、花瓣状、蘑菇状,并向皮质延伸达颅骨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