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70490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右边照片反映了19531956 年中国农村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就是(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实行的政策是( )A. 全部收归国有B公私合营C成立生产合作社D由国家实行加工订货、经销代销3.右图所反映的热烈场面是因为当时(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农村生产活力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2、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新中国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在( )A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 B1952 年底土地改革完成C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D1958 年底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6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精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完成三大改造C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D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8以下事件发动的初衷

3、违背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的是( )A “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C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9 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小麦亩产 12 万斤” “水稻亩产三万斤” “一棵白菜 500 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发生在( )A1953 年 B1958 年 C1962 年 D1979 年10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错误属于( )A右倾错误B左倾错误C “右”倾错误D “左”倾错误11我们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教训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不能盲目追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适宜实行公有制D应该坚持以

4、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12破坏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建设最严重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C1958 年的“超英赶美”运动 D “文化大革命”13以下表格说明(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1966年2534 亿元 17.3% 558.7 亿元 24.4%1967年2014.5 亿元 -10% 419.4 亿元 -25%1968年2015.3 亿元 -4.2% 361.3 亿元 -13.9%A. 1966 年经济的增长利益于“文革”的发动B “文革”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C “文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D “文革”期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大14. 我

5、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 B.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C. 中共八大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5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A. 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B. 调整上层建筑C. 调整经济基础 D. 发展生产力16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 “1979 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 年增长 49%,卖给国家粮食 4450 万千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1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

6、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 ) A安徽、四川 B安徽、贵州 C四川、云南 D四川、湖南19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对这首 1978 年安徽凤阳民谣的正确理解是( ) 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表达了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A. B. C. D.20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

7、改革,主要表现在( )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B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重建农村基层组织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1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退回到合作社运动之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主要是( )A没有看到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没有看到这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C没有看到它解放了生产力D没有看到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2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231985 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句话的含义是( )A改变了中国陈旧的思想观念

8、B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24使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的改革政策是( )A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人民公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对外开放25由南海边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后活力的经济特区,这座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城市是( )A广州 B深圳 C福州 D厦门26. 90 年代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 闽南三角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C. 上海浦东的对外开放D. 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9、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区内地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 农村城市少数民族地区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单 位 : 亿 元 )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1978年 1998年 2002年 2006年28据不完全统计,约有 200 余家世界著名的、实力雄厚的国际大公司、大财团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办了 400 多个工业项目。由此可见( )A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主要是推动沿海经济建设B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对外

10、开放的暂时性措施D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将取代经济特区2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 适应世界形势发展C. 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性经济 D.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019 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A开放的对象不同 B开放的方式不同C开放的地区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31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D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3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

11、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上述文字被明确写入报告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33观察右图,表中数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二、非选择题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张历史照片人民日报关于花生亩产 13241 斤的报道 吃“大锅饭”的情形 天安门前的游行活动材料二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总结工作了 1949 年以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并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

12、了哪三个历史事件?(2)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 92.9% 7.1%工业总产值 100% 0商品零售额 95.8% 4.2%材料二 这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将发挥积极作用。1980 年 8 月中共中央转发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材料三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1997 年 9 月中共十五大材料四 上

13、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 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 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和材料二所述现象有哪些变化?(3)结合材料四,简述中共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论断的意义。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 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0 年前,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正值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低成本生产时代,发达国家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为的是使用更便宜的资源。 清华大学侯若石机遇还是陷阱材料二请回答:(1)怎样理解材料一的中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与近代有什么相似之处?(3)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