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370245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阶段),1.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叶,突出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2.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3.1978年,改革开放后,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

2、代谢,“变”,“变”的表现,“变”的特点,“变”的影响,“变”的原因,社会生活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反映。,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二、 物质生活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服饰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1)第一个阶段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帝制印痕 畸形审美,国门洞开 西服东渐,共和新貌 服饰鼎革,民国上衣下裙,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

3、型的含义吗?,进步文明近代崛起,(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服饰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体现中苏关系的友好,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反映“以阶级斗争为纲”,(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服饰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比较以下两组图,你能说出清朝旗袍与民国旗袍的不同之处吗?,宽松肥大,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明星穿旗袍的美态,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干部服

4、列宁装,绿军装,现代服装,女子,旗袍,改良旗袍上衣下裙,干部服列宁装,绿军装,现代服装,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之“变”,探讨:中国近现代服饰变化的特点,1.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近代服饰的变化同中国社会政治和社会思潮的变化密切相关。3.近代中西服装的并存,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的激烈对抗和融合。,材料一管子君臣云:“衣服所以表贵贱也。”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说:“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材料二清代官服,等级森严礼治规范,2.饮食方面,(1)你知道中国有哪四大菜系吗?,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

5、特。,川菜讲究色、香、味、形、气、兼有南北之长。,淮扬菜以沿江、沿淮、徽州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民以食为天,(,你认得它们吗?,西餐糕点,它们并非中国本土食物,可见外国饮食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中国街头,有它们。,(2)西餐传入时间:从19世纪40年代起影响: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答: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差异; 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西餐的

6、主要餐具是刀、叉、匙,西餐的程序与一般礼节,西餐种类繁多,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主要程序如下: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一般配有熟蔬菜。五、餐后食物。一般为甜点心、水果、冰淇淋等。六、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面包则一律手取。,(1)四大菜系,饮食之“变”:,无论是_,中西餐都存在着明显区别;

7、 中方饮食把追求_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_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营养,美味,(2)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居室建筑的演进,四合院 (传统建筑),新式住宅,李鸿章住宅,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这组图片,反映中国近现代以来住宅变化怎样的特征?,四合院平面图,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内向性和封闭性),中西合璧,欧式住宅,别墅,中式家具,流入中国的西方家具,沙发,茶几,写字台,座钟,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

8、国人来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建筑之“变”:,古代社会,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老式婚礼用品,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30年代婚纱在上海率先流行。新娘穿白色婚纱,新郎穿黑色礼服。特点是有傧相、双方父母及证婚人一起拍,地点为教堂。,40年代,地点从教堂转移到照相馆,也只有新娘与新郎2人了。,50年代到70年代,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年代,不能穿婚纱和西服,否则

9、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照都是这个形式。,上个世纪80年代,又穿上了婚纱,在照相馆里假背景下的婚礼,文革期间,农民手持铁锹的婚礼.,本世纪流行个性婚纱照。,丧,葬(农村),火葬(城市),缠足,近代社会习俗变化,剪辫易服,反对迷信,迫令放足,点头握手,变化,社交礼仪,(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2)表现:婚嫁习俗的变迁: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和公墓;新

10、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火葬。,三、 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习俗之“变”:,男子留长辫女子缠足跪拜作揖“大人”、 “老爷” 女子不得受教育且局限于家庭,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点头鞠躬、握手,“先生”、“同志”,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运动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政府都不同程度的不断推行改革,特别是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重要位置,

11、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演变;(3)先进中国人的努力: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积极向西方学习,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提高了生产力;(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5)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变化。(6)近代工业的发展,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3)影响:,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2)变迁的主要特征:,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2.特点:(1)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密切相关;(2)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发展;(3)总体呈现西化趋势但始终保留民族特色;(4)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5)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辐射;,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1)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早,也较为深入。(2)通商口岸地区经济比较繁荣,思想比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因此,近代生活的变迁是先通商口岸后内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