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一历史检测题(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70232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一历史检测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元一历史检测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元一历史检测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一历史检测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一历史检测题(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一 历史检测题(二) 1 单元一 历史检测题(二)1.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 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 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

2、取向 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3. (2016新课标)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4. (2016 海南)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 (2016海南)关羽因其忠义勇

3、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 ,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6.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4、倡导天下之权7.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8.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 “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9. 明神宗年间,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一人,声称其:“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

5、经,不可不毁。 ”被劾之人应是( )A李贽 B王阳明 C黄宗羲 D顾炎武10. 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之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 ”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A “理”是一种客观物质 B人性与天理一致C主张“知行合一” D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11.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6、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12.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3.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4. 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宇宙一团生气,聚于一人,故天下归之,此是常理。自三代以后,往往有以不仁得天下者,乃是气化运行,

7、当其过不及处,如日食地震,而不仁者应之,久而天运复常,不仁者自遭陨灭。 ”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是()A仁与不仁,是决定社会治乱的根本 B “天人感应”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 “天行有常15.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黄宗羲主张“ 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 阶级立场不同 B. 政治主张的分歧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社会性质的差异单元一 历史检测题(二) 2 16.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

8、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17.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 “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18.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 论语 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19. 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

9、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他在这里强调A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C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20. 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 )A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D对宇宙人生的

10、终极关怀问题21.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 仲尼

11、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材料四 下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 ”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演变的过程。(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单元一 历史检测题(二)15 CCCAC 610 ADAAB 1115 BCDAC 1

12、620 CCDAA单元一 历史检测题(二) 3 21. (1)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8 分)(2)理想:治国、平天下。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言之成理即可)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8 分)(3)现象:明清时期排儒与尊儒并行。(4 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根据所学可知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

13、的需要,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材料二“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亦即吸收佛教思想,与主张社会责任感的儒家思想结合,他根据所学可知儒学发展为宋代的理学;材料三李贽认为“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表明其对正统思想的挑战;材料四“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乾隆让女儿改姓于后下嫁孔家”表明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由

14、此可知理学家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关于理学出现的原因可根据材料概括:“禅宗的新宗教” 、 “ 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 ”、 “ 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可以看出受到佛教的影响;“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可以看出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书院讲学,由此酝酿”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可只是出于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的需要。根据所学可知理学是以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观点,以探讨心性义理为范畴的哲学化的新儒学。因此其借鉴的应该是佛教和道教。(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三李贽认为“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表明其对正统思想的挑战;材料四“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乾隆让女儿改姓于后下嫁孔家”表明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由此说明在明清时期,一方面对儒家正统地位提出质疑,一方面士大夫又在极力提倡儒学,排儒与尊儒并行。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李贽的反正统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思想活跃局面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