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0152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写结合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喀喇沁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写话)(后边说到的习作都包括低段的写话,不再重复注释)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习作训练不够系统。由于习作教学自身具有极大的灵活度和创造性,造成教师在习作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向。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组和五年下册第七组的习作都是写人的,如果教师不能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很容易把两次习作一样对待。正因如此,以至于产生一二年级就要求习作、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中年级习作等现象,这些比较混乱的习作练习无疑加重了学生习作的负担,造成了学

2、生对习作的恐慌。要求孩子写出“有思想、有深度、语言优美”的文章,并进行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结果造成大量的抄袭范文、套用范文的现象,习作中出现大量的假话、空话。2.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文章表达了哪些内容关注的较多,至于这篇文章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关注的不够。也就是说把教材当作习作指导的例子上做得很不够;而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又极少回顾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习惯将习作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习作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所接触的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读课文和学习作也完全是两码事。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习

3、作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3学生平时或课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起来滔滔不绝。可是这些积累的内容却很少有学生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习作的语言依然非常枯燥,浅层次。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积累的时候没有把积累的材料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感知,没有与应用联系起来。所以这样的积累再多,对学生习作能力的促进也是有限的。24.习作的前期准备不够。习作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对于一些体验,有的学生可能早已完成,只是潜伏在大脑深处需要设法唤醒;而更多的经历却可能是学生陌生的,需要在习作前经历一段时间的热身、接触、熟悉、甚至亲历,学生才可能有初步的积淀。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

4、组的习作: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的形式供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注意日记的格式。如果不早早布置观察任务,直接就写,学生会无法下笔。类似这样的习作就需要一项任务驱动,使不甚清晰的印象清晰起来,使不甚熟悉的领域有所涉猎,这时学生才可能有话可讲,有想法与人交流。当前的习作教学在习作前一天布置或从审题那一刻开始,显然有悖于学生习作规律。 5.习作指导课讲得多,练得少。这里的“少”是指一节习作课上学生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少,二是习作的量少。习作课上,教师总怕学生不会写,因此进行种种“指导

5、”工作,过多地教给学生习作技巧,不但使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貌,还束缚了学生自由表达。近来,我们注意了前一个问题,给学生的习作留下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但第二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课本上安排的一些习作练习我们一些教师能较好地完成,但不知道再增加哪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对于教师“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学生练得科学性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要“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习作。”上边这几个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不利于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全面落实,妨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二、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每个学段要达到的目标。第一学段: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

6、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3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第三学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

7、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2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习作提供样式。我们一般在第一个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个方面下的功夫较为薄弱。其实加强第二个方面的研究,教材才真正起到了叶老所说的作用。 3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

8、”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习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4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往往需要以模仿为阶梯。因此,阅读教学的一篇篇课文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

9、,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三、课题研究的目的4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精神,营造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理解、积累、表达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在习作能力培养目标上要更加明确,拟出各年级、各册教材学生习作能力训练的细目表,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各年级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套教学设计。明确每个学段每册教材甚至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需要积累哪些内容,培养学生怎样的习作能力。第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会

10、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第三:通过实验我们要探索出一些课内读写结合和课外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更新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打造我旗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团队。4、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1此项课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和自治区教研室分别立项,并确定为赤峰市教研室重点抓的实验项目。国家、区、市课题组的专家会经常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2教研室把此项实验列为小学阶段重点推进的实验课题,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各校对此项实验也是高度重视,都是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的

11、实验教师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英和骨干。奠定了较好的实验基础条件,形成了良好的实验氛围。3小学语文教师二群网络教研平台搭建已经完成,广大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工作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等。网络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为解决实验工作中的困惑和推广实验工作中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前几年进行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和小学语文操作体系构建研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两项实验的成功开展为本次实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55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12、,积极投入实验工作,保证完成实验任务。五、课题研究范围和起始时间研究范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实验阶段:准备阶段(2012 年 9 月2012 年 12 月):成立课题组,制订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培训实验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课内读写结合研究阶段(2013 年 3 月2014 年 8 月)所有承担实验任务的教师进入实验状态,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收集实验资料,积累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课外读写结合研究阶段(2014 年 9 月2015 年 8 月)由课内读写结合向课外读写结合延伸,继续收集实验资料,积累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总结反思阶段(2015 年 9 月2015

13、 年 12 月)实验教师、实验学校对实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撰写结题报告,接受验收。六、实验材料积累的具体要求1、学校对实验工作的开展每学年要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学期要围绕“读写结合实验”工作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研活动,并对活动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装订。平时对实验教师开展实验工作要有检查指导,引领实验教师更好的完成实验工作。2、教师每学期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实验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认真反思,如实的总结。在每篇阅读教学中找好“结合点”,或积累语言,或揣摩表达方法,扎实开展读写训练。实验过程中注重反思,积累教学案例,做好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实验工作研讨和网络教研活动。3、各校每学期每个年级至

14、少推荐十篇优秀学生习作,习作内容可以是单元主题的命题习作,也可以是自选题目的习作。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要求是学生真情的流露,真实水平的体现。坚决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推荐的习作要求按照年级编好目录,注明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指6导教师要对推荐的习作认真批阅、打印,保证无字词和标点错误,习作质量高。学期末学校统一打印一份交教研室,同时交电子版。七、课题实验的组织机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组长:张金怀副组长:郭延庆组员:徐凤辉 苗向东 周永仕 李瑞华 刘国辉 张海波 李亚斯 姜耀聪 王晓军 孔维龙 李岩课题实验指导小组:组长:徐凤辉副组长:谢志刚 许晓欣 冯振秀 张士花 陶娅 王月亭 李海珍 张广明 孙宏伟 宋锐首席实验教师:李芳芳 李菲菲 焦晓娟 王树新 谢国文 王云飞 林雪芳 于艳华 张桂英 马美娟喀喇沁旗教研室二 0 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