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64731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子生物学(下)1、原核基因调控机制的类型与特点1.负转录调控: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蛋白,起阻止结构基因转录的作用。(1)负控诱导:阻遏蛋白不与诱导物结合时,结构基因不转录;(2)负控阻遏:阻遏蛋白与诱导物结合时,结构基因不转录.2.正转录调控: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1)正控诱导系统:诱导物的存在是激活蛋白处于活性状态;(2)正控阻遏系统:诱导物使激活蛋白处于非活性状态.2、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乳糖开动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表达利用乳糖的三个酶细菌利用乳糖。乳糖操纵子的控制模型内容(1)Z、Y、A 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 mRNA 分子所编码;(2)该 mRN

2、A 的启动区(P)位于阻遏基因(I)与操纵区(O)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基因的高效表达;(3)操纵区是 DNA 上的一小段序列(26bp) ,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4)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结合时,Lac mRNA 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5)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激发 Lac mRNA 的转录。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加入色氨酸阻遏色氨酸操纵子相关合成酶基因关闭。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Trp 体系参与生物合成而不是降解;Trp 合成分 5 步,有 7 个基因参与.组成包括:阻遏基因(R) 、启动区(P)、操纵区(O) 、前导区(L) 、弱化

3、区(a)和结构基因区;Trp 操纵子的转录调控包括阻遏系统和弱化系统.3、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同4、DNA 水平的表达调控染色质的丢失:不可逆核的全能性(totipotency):细胞核内保存了个体发育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增加基因的拷贝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rRNA 基因卵裂时,扩增 2000 倍,达 1012 个核糖体药物:诱导抗药性基因的扩增;肿瘤细胞:原癌基因拷贝数异常增加基因重排(gene rearrangement):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近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如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DNA 甲基化(DNA methyla

4、tion):mCpG,即“CpG 岛”:在 DNA 上成串出现,通常被甲基化,极易自发脱氨形成胸 3 腺嘧啶。甲基化(methylated)程度高,基因表达降低;去甲基化(undermethylated):基因表达增加DNA 甲基化能引起染色体结构、DNA 构象、DNA 稳定性及 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改变控制基因表达染色质(chromatin)或染色体(chromosome)结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1) “开放”型活性染色质结构对转录的影响:转录发生前,染色质在特定区域被解旋松弛,使转录因子与启动区 DNA 结合诱导转录。(2) “灯刷型”染色体上的环形结构与基因的转录活性:两栖类动物卵

5、细胞减数分裂2时才能观察到是最活跃的转录区结构。DNA 甲基化与 X 染色体失活雌性胎生哺乳动物细胞中两条 X 染色体之一在发育早期随机失活X 染色体失活中心(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center,Xic):Xist 基因(Xi-specific transcript)5、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最重要、最经济的调控方式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转录起始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 DNA 序列非编码序列分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启动子真核基因

6、启动子:由核心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两部分组成,是基因转录起始位点(+1)及5上游大约 100-200bp 以内的一组具有独特功能的 DNA 序列,是决定 RNA 聚合酶 II 转录起始点和转录频率的关键元件。核心启动子:保证 RNA 聚合酶 II 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 DNA 序列。包括转录起始点和上游-25-30bp 处的 TATA 盒。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or elements,UPE):-75bp 处 CAAT 盒(CCAAT)和 GC盒(GGGCGG)等,能通过 TFIID 复合物调节转录起始的频率。增强子及其对转录的影响增强子:能使与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

7、明显增加的 DNA 序列。如 SV40 上游的两个 72bp正相重复序列。作为基因表达元件,增强子具有的特点:见教材 P257。呈环状结构,其功能受 DNA 双螺旋空间构象的影响。增强子的作用原理1 影响模板附近的 DNA 双螺旋结构,导致 DNA 双螺旋结构弯折,活化基因转录;2 将模板固定在细胞核内特定位置,有利于 DNA 拓扑异构酶改变 DNA 双螺旋结构的张力,促进 RNA 聚合酶 II 在 DNA 链上的结合和滑动。3 增强子区可作为反式作用因子或 RNA 聚合酶进入染色体的入口。感染真核细胞的病毒 DNA,大多具有可被寄主细胞蛋白质激活的增强子。小鼠乳腺瘤病毒(MMTV)的 DNA

8、,具有糖皮质激素基因的增强子。在能被类固醇激活的细胞(如乳腺上皮细胞)中,MMTV 病毒能旺盛生长。病毒有寄主范围,因它有组织特异和物种特异的增强子。沉默子(silencer)沉默子(silencer):负性调节元件,起阻遏作用。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概念:为 DNA 结合蛋白,核内蛋白,可使邻近基因开放(正调控)或关闭(负调控)据转录因子在转录中的作用分为:(1)通用或基本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RNA 聚合酶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

9、组蛋白因子。TFA、 TFB、 TFD、 TFE 等(2)特异转录因子( 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s)个别基因转录所必需的转录因子.OCT-2:在淋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识别 Ig 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3反式作用因子特点三个功能结构域:DNA 识别结合域(DNA-binding domain);转录活性域(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domain);结合其他蛋白的结合域能识别并结合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正调控与负调控反式作用因子结构域的模式DNA 结合域(DNA- banding domain)锌指结构(z

10、inc finger motif)同源结构域(homodomain,HD) : 螺旋- 回折- 螺旋(helix-turn-helix)亮氨酸拉链 结构 (leucine zipper)螺旋- 环- 螺旋(helix-loop-helix,HLH)碱性 螺旋(alkaline -helix)反式作用因子结构域的模式转录活化结构域(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domain)酸性 -螺旋结构域(acidic helix domain):含酸性的螺旋结构,本身特异性诱导转录起始的活性不强,但与通用转录因子结合后,具有稳定转录起始复合物的作用.富含谷氨酰胺结构域(glutam

11、ine-rich domain):富含谷氨酰胺.富含脯氨酸结构域(proline-rich domain):富含脯氨酸,很难形成 -螺旋.转录起始的调控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合成后即有活性:需要时合成,可迅速降解共价修饰:磷酸化-去磷酸化,糖基化配体结合:如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二聚体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转录起始的调控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方式成环、扭曲、滑动、Oozing 等反式作用因子的 组合式调控 作用(conbinatorial gene regulation)使有限的反式作用因子可以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 6、癌症基因治疗和 HIV基因治疗传统治疗:除外科手术以

12、及一些物理治疗方法以外,主要是通过使用药物对人体缺乏的物质进行补充或者通过干预机体的代谢,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基因治疗:将外源性遗传物质导入目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并显示出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从根本上防治疾病的方法。 基因置换:导入正常外源基因,替换疾病基因(同源重组)基因修正:原位修复致病基因的功能,不一定改变致病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点突变)基因修饰:导入有功能的目的基因于病灶或相关细胞,利用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补偿疾病基因的功能,但致病基因本身不改变。 (广泛使用)基因抑制:导入外源基因,阻断原有基因表达。 (p53 抑癌基因的应用)基因封闭:利用反义核酸阻断有害基因表达。 (肿瘤的治疗)基因治疗研

13、究的基本过程选择、获取治疗基因设计基因导入方案构建基因治疗载体基因导入动物模型培养细胞4基因转移(导入)的方法目前使用的基因转移系统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非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在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中以逆转录病毒(70%)和腺病毒用得最为广泛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方式间接体内(ex-vivo)法取组织进行细胞培养转入目的基因确定目的基因转入并按要求表达将改造过的细胞种植或输入体内体内原位(in situ)法将目的基因构建于病毒或质粒载体或用脂质体包裹转导入靶细胞裸 DNA 直接注射靶组织或靶器官具体方式:1.病灶部位直接注射;2.腔道内灌注,如注入膀胱、关节腔、胸腹腔、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等;3.器官选择

14、性血管内注入体内(in vivo)法像体内注入药物一样,肌注或静脉注射基因枪轰击人免疫缺损病毒(HIV)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免疫缺损病毒亚属.1983 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Montaginer 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 Gallo 等首次证实了 HIV 是艾滋病的病因.发现 HIV-I(欧美),HIV-II(西非)HIV 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与传染直径=100nm感染 T 淋巴细胞,也可感染 B 淋巴细胞和单型核细胞.HIV 感染后可引起明显的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并导致细胞死亡。HIV 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两条正链 RNA,每条有 9.7Kb.基因组结构:5端帽子结构(m7G5

15、GmpNp),5LTR,结构蛋白编码区(gag),蛋白酶编码区(pro),具有多种酶活性的蛋白编码区(pol),外膜蛋白(env),3LTRHIV 膜蛋白主要功能区gp160 是 HIV-I 的膜蛋白,由 845-870 个氨基酸组成。第 511 位被蛋白酶切后gp120 和 gp41。gp120 有 24 个糖基化位点,糖基化是与 CD4 受体结合所必须的。gp120 gp120 的功能区 : (1)主要抗原决定簇;(2)T 细胞决定簇;(3)CD4 受体结合区HIV 的复制主要侵染人体的 T 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通过 gp120 与细胞表面的 CD4 受体蛋白结合。病毒核心蛋白与两条 RN

16、A 链进入细胞。反转录酶以病毒 RNA 为模板合成单链 DNA,并由宿主细胞 DNA 聚合酶合成双链 DNA。经环化后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HIV-I 基因的表达调控LTR 序列:HIV 基因组两端的高度保守序列。5端 LTR 含有 HIV 基因调控所必须的多个特定调控区。5(1)调节单位:包含与细胞转录调控因子结合的区域。与之结合的因子包括转录因子COUP-TF、激活蛋白 1(AP1) 、激活 T 细胞核因子(NF-AT) 、上游激活因子(USF) 、T 细胞因子-1(TCF- 1 ) 、核因子 B(NF- B ) 。其中 COUP-TF 和 USF 为负调控,其余为正调控。7、基因组与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美国人 T.H.Roderick 在 1986 年 7 月在 Genomics 创刊号上提出来的.人类基因组包括 24 条染色体,约 30 亿对核苷酸,编码 2.5-3 万个基因.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共性),不同的人可能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