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65356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姓 名 罗森林出生年月 聘任博导时间 所在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系电话 E-mail 学科专业一 信息安全与对抗研究方向一 信息安全、生物信息处理、媒体计算学科专业二 研究方向二 社会兼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编委会委员兼审稿专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会委员兼审稿专家、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第二届通信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邀请分赛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个人概况1992 年、 1995 年分获哈尔滨电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电磁测量及仪器、仪表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

2、998 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2000 年 10 月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到北京理工大学工作至今,现任信息安全与对抗术教研室副主任、实验室主任、专业责任教授,校聘计算机保密审查专家。已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入选三大检索 10 余篇。出版著作 1 部,教材 2 部,译著 1 部,参编著作 1 部,完成内部讲议 1 部和实验指导书 6 本。主讲研究生学位课 2 门、选修课 2 门;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必修课 2 门、实验选修课 3 门、专业课程设计 1 项、学科基础必修课2 门等。曾获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特色专业优秀教材,北京高等

3、教育精品教材,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SMC 奖学金,三星奖学金,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理工大学精品课程等奖励或荣誉。获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负责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五” 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242 计划、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20 余项。作为主要人员之一参与国家“十一五”信息安全专项规划、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以及某部重点信息安全项目等工作;作为主讲教师参与“总政信息网络防黑技术高级培训班”课程的讲授;评审多部刊

4、物的学术论文和多所院校的研究生论文多篇等。姓 名 单涛出生年月 聘任博导时间 所在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联系电话 68914257E-mail 学科专业一 信息安全与对抗研究方向一 雷达信号处理、电子侦察信号处理学科专业二 研究方向二 社会兼职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个人概况2004.09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56 教研室教师;1996.092004.08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1991.072004.08 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87.081991.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本科生。1996 年 9 月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

5、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多项式相位信号分析。1998 年 9 月提前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雷达信号处理,毕业论文“ 基于电视辐射源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4 年 9 月开始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56 教研室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本科生课程“无线电定位系统与技术”及研究生课程“无源检测技术”。参加 985 二期“ 复杂信息系统 ”中 “信息安全与对抗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负责其中综合信息对抗平台的方案论证和实施工作;参加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评估材料的撰写工作;参与国防科技重点学科实验室 “多元信息系统”的申

6、请和筹建工作;参加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 ”的申请工作。 作为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 8 名(已毕业 2 名),协助王越教授、陶然教授指导博士生杨小明、吴海洲、卓智海、王?B、王魁、张南、高志文、杨金禄、黄克武、张斌等,另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 20 多名,其中 2 名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张卫强、寇鹏涛)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总装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总装型号子课题、校基金、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项目,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工委基础研究项目、总装“十五” 预研、总装“十一五”预研、总装武器装备预研基金等项目,科研经费充足。2

7、006 年获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支持,由于工作完成较好,2007 年底获得二次资助。长期从事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外辐射源探测理论与技术、毫米波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技术、目标指示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项(排名第 3 及第 4),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7),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获发明专利 3 项(其中 2 项 2008年 2 月授权)、软件著作权 7 项,另申请国防发明专利 6 项;发表论文约 20 篇,EI 检索 8 篇(其中 4 篇为第二作者);教材 无线电定位系统与技术 (第二作者)已完稿,预计 2008 年底出

8、版。姓 名 陶然出生年月 聘任博导时间 所在单位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系电话 010-68914257E-mail 学科专业一 信息安全与对抗研究方向一 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 学科专业二 研究方向二 社会兼职 个人概况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安全与对抗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和中国兵工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985年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0 年、1993 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96 年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博士后出站并留校任副教授,1999 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

9、年受聘博士生导师。2001 年 3 月-2002 年 4 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任高级访问学者一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总装重点基金项目、总装预研、国防基础预研等项目的支持下,对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及应用、雷达系统与技术、通信系统与技术、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教材一等奖 1 项;以第一申请人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软件著作权 6 项;以第一作者出版信号处理领域著作、教材 2部;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被 SCI、EI 收

10、录 100 余篇。指导 23 名博士生(包括 2 名外国留学生),其中 5 名已毕业,2 次获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指导了 49 名硕士生,其中 41 名已毕业;作为专家组成员,指导 3 名博士后,均已出站。姓 名 王越出生年月 聘任博导时间 所在单位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系电话 010-68914257E-mail 学科专业一 信息安全与对抗研究方向一 系统理论与复杂电子系统设计、通信理论与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学科专业二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二 社会兼职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863 计划国家安全领域专家组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信息类研究生教育委员会主

11、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兵工学报编委。 个人概况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六研究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火控雷达系统、信息对抗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曾担任过许多大型火控雷达系统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研究成果丰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机电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国防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华基金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被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姓 名 安建平出生年月 聘任博导时间 所在单位 信息科学技术

12、学院联系电话 123456E-mail 学科专业一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一 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无线互联网络技术 学科专业二 研究方向二 社会兼职中国青年科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遥测遥控编委,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北京电子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个人概况山西省原平县人,1987 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科学系,从 1990年开始在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习硕士、博士,1996年获得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历任通信教研室主任、电子工程系主任。现任“通信与信息系统 ”

13、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 “通信工程” 专业负责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扩频通信、OFDM 、超宽带通信、MIMO 技术、通信链路自适应、高速移动载体无线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无线自组织网络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 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教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国防重点项目等 5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均排名第二);获得光华科技基金奖三等奖,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0 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讲授的课程有通信原理、信息论、信道编码、扩频通信、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等。培养博士生 37 名。发表学术论文 110 余篇,出版著作 1 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