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65268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 章,第1节,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考向一,考向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1.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 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 Fe、Mn、Zn、Cu、B、Mo等。2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依次是O、 C、H、N、P、S等。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最多的是水,占干重最多的是蛋白质。4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5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6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自读教材夯基础,含量,C、H、O、N、P、S、K、Ca、Mg,Fe、Mn、Zn、Cu、B、Mo,O,

2、C,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判断正误(1)组成细胞的元素全部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4)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质。(),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微量元素是否可有可无?请举例说明。提示:划分依据是含量的多少。微量元素不可缺少,否则机体就会出现异常,如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缺Fe会患缺铁性贫血。,2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水母这两种生物的活细胞中,所占质量百分比最大的元素是什么?请分析原因。,提示:氧元素。因为构成活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H2O所占的质

3、量百分比最大,而H2O中氧元素占质量百分比的绝大部分。,跟随名师解疑难,1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2)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不一定是生物所必需的元素,如Pb。(3)主要元素占人体鲜重比例的顺序依次是O、C、H、N、P、S。,2.元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3组成细胞元素的主要作用(1)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如K可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硼(B)可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2)组成化合物: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中都含有C、H、O等元素。,记忆技巧(1)大量元素的记忆口诀:洋(O)人(P)探(C)亲(H),丹(N)留(S)人(P)盖(Ca

4、)美(Mg)家(K)。(2)微量元素记忆口诀:铁(Fe)猛(Mn)碰(B)新(Zn)木(Mo)桶(Cu)。,自读教材夯基础,1实验原理连线,2实验操作过程填空(1)还原糖的检测:,还原糖,白色或近于白色,(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碘液,蓝色,苏丹,酒精,(4)蛋白质的检测:,1葡萄中富含葡萄糖,甘蔗中富含蔗糖,它们能否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的材料?试分析原因。提示:不能。葡萄有颜色,蔗糖是非还原糖。,2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都是NaOH和CuSO4,与NaOH溶液相比,CuSO4的浓度都很低,请分析其中的原因。提示:Cu2有颜色,用量过多,剩余后会遮盖颜色反应。,3劣质奶粉中添加

5、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请设计实验检测某劣质奶粉中是否含有淀粉,蛋白质含量是否偏低?提示:用碘液检测淀粉,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并与合格奶粉发生颜色反应对比,若出现蓝色,则证明含有淀粉;若紫色浅,则蛋白质含量较低。,跟随名师解疑难,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1)浓度不同。即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浓度与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浓度不同。(2)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3)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匀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NaOH溶液,再滴加CuSO4溶液。,特别提醒利用颜色反应的原理

6、和方法,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利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尿液,从而辅助进行糖尿病、肾炎的诊断。检测组织样液中还原糖、蛋白质时,最好留部分组织样液以作对照。,例1下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甲、乙化合物依次是蛋白质、H2O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C、H、O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甲化合物是蛋白质,思路点拨,精讲精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O,其次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

7、合物是蛋白质。因此若图1表示鲜重,则甲是H2O;若图1表示干重(脱水后),则甲是蛋白质。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O、C、H、N、P、S。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元素的种类上,而不是元素的含量上。 答案D,C、H、O、N四种基本元素中,鲜重条件下:OCHN;干重条件下:CONH,可用谐音记忆方法记忆:鲜羊(氧)干碳。,例2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作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

8、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思路点拨,精讲精析由“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可知,在30培养箱中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淀粉酶多于在20条件下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淀粉酶,因此乙试管中淀粉水解后产生的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比甲试管中多,所以甲的颜色较乙浅。丙中没有发生反应,呈现斐林试剂溶液的颜色,即Cu2的颜色。答案D,向盛有一定面糊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65(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水浴保温后,先后加入1 mL 0.1 g/mL的NaOH溶液和4滴0.01 g/mL CuSO4溶液,摇匀后,试管内立即出现

9、的现象是(淀粉酶是蛋白质,能水解淀粉,但自身不消耗)()A产生砖红色沉淀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现紫色 D溶液不变化,解析:因为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在反应过程中化学本质不变,所以遇双缩脲试剂会立即发生紫色反应。答案:C,典例剖析,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两个实验:实验: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实验: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实验用品: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及含量的检测。2.探究某种元素的生理功能。3.糖尿病、肾炎等疾病的检测。,(1)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一种试剂是_,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

10、(2)写出实验可能的现象和结论。现象:_,结论:_。现象:_,结论:_。(3)实验比实验复杂,结果不容易判断,其原因是_。,(4)写出实验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步骤: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 mL,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取2 mL上清液,加入_,并水浴加热。现象:_。,解析检测还原糖需用斐林试剂,观察是否生成砖红色沉淀予以判断。由于血液有颜色,因此需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答案(1)斐林试剂葡萄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温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2)出现砖红色沉淀尿液中含葡萄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尿液中无葡萄糖(3)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则产生的颜色反应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4)斐林试剂1 mL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归纳拓展,生物实验材料选取的原则符合实验的要求;符合实验的原理;选取易于获得的材料;选取易于观察的材料;选取易于操作的材料。,点 击 下 图 进 入,点 击 下 图 进 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