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861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 寒冬来临,气温低下,日短夜长,*活动相对减少,食欲增加。在我们用饮食增加热量抵御寒冷之余。也不要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忽视了对身体的调理和保养。生活家小编特意为您搜罗了适合严冬的各类饮食保健信息,让您和家人健康快乐每一天!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豆浆是一种老幼皆宜、价廉质优的液态营养品。清晨,喝一碗豆浆吃几个小笼包子,这种传统的吃法既方便又营养。学者认为,喝豆浆有如下好处:1、强身健体每百克豆浆含蛋白质 4.5 克、脂肪 1.8 克、碳水化合物 1.5 克、磷 4.5 克、铁 2.5 克、钙 2.5 克以及维生素、核黄素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2、防止糖尿病豆浆

2、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3、防治高血压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4、防治冠心病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机血管的兴奋,改善心机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如果能坚持每天喝一碗豆浆,冠心病的复发率可降低 50%。5、防止脑中风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能明显地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从而有效的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豆浆中所含的卵磷脂,还能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6、防治癌

3、症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 50%。7、防止支气管炎豆浆所含的麦氨酸又防止支气管炎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减少和减轻支气管炎的发作。8、防止衰老豆浆中所含的硒、维生素 E、C,有很大的抗氧化功能,能使*的细胞“返老还童”,特别对脑细胞作用最大。9、防止老年滞呆、艾滋病、便秘、肥胖等喝豆浆的禁忌:1、忌喝未煮熟的豆浆很多人喜欢买生豆浆回家自己加热,加热时看到泡沫上涌就误以为已经煮沸,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没有熟的豆浆对*是有害的。因为豆

4、浆中含有两种有毒物质,会导致蛋白质代谢障碍,并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状。预防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在 100的高温下煮沸,就可安心饮用了。如果饮用豆浆后出现头痛、呼吸受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绝不能延误时机,以防危及生命。2、忌在豆浆里打鸡蛋很多人喜欢在豆浆中打鸡蛋,认为这样更有营养,但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一种不能被*吸收的物质,大大降低了*对营养的吸收。3、忌冲红糖豆浆中加红糖喝起来味甜香,但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可产生变性沉淀物,大大破坏了营养成分。4、忌装保温瓶豆浆中有能除掉保温瓶内水垢的物质,在温度适宜的条

5、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 34 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5、忌喝超量一次喝豆浆过多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6、忌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中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7、忌与药物同饮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不宜喝豆浆的人群1、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2、豆类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气、肠鸣、腹胀等症状,所以有胃溃疡的朋友最好少吃。胃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饮食,而豆类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其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宜禁食。3、豆类中的草酸盐可与肾中的钙结合,易形成结石,会加重肾结石的症状,所以肾结石患者也不宜食用。4、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黄豆中富含嘌呤,且嘌呤是亲水物质,因此,黄豆磨成浆后,嘌呤含量比其他豆制品多出几倍。所以,豆浆对痛风病人不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