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805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美学课程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 班级 2010 级 姓名 张毅 学号 106921003 体育美学对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应用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摘要 本文从体育审美的角度考察学校体育,探索体育作为一种艺术所包含的美是什么(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可能性) 论述体育课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原理和任务) 阐述体育美学教育如何运用在学校体育教学。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美学) 体育教育前言在运动场或电视屏幕上看到体育健儿用漂亮的姿态或动作展现自己的体育才华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喝彩“漂亮”、“太美啦”等。这是观众以美为依据表现自己感情的行为。这种审美现象只有从美学的角度才能得到答案,同时,给

2、我们留下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需要进行美学教育的提示。对此,胡小明认为体育中的审美活动在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巨大的功能和作用,而体育美学正是研究和诠释体育领域内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身体活动中表现的体育审美因素有 第一,具有多样性。即不可预测的结果、技术的高难度、精湛的技术、努力、目的的统一性等。第二,具有可变性。观众要在知觉中选择可视的因素来认识动作的美。第三,从体操、跳水、冰上舞蹈等以美的姿态来评价的体育项目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体育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因此,体育审美教育可使人们从亲身体验和观赏中感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满足、情操的升华、心灵的净化,进

3、而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强人的体质。一、体育教育与体育美学体育美学要应用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中,首先要考察体育作为艺术能否进行美的活动以及通过感受体育所包含的内在美的体验来验证能否进行美学教育的可能性。(一)体育美学的构成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关键是在全面发展的教育层次中如何使学生体验体育的纯粹美、技术美和激动的美性感觉。在体育美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运动,即身体美和运动美* 技术美+ 。因此,研究美学首先要研究身体美和运动美。身体美是通过人的健康身体表现出来的美。在这里身体美不仅指健壮的肌肉和体型,而且包含健康的精神,即身体美是指包含健康精神的整个身体。另外,技术美是区别于艺术美的动作

4、美的直接表现,是融合身体和精神感受胜利和成功的创意行为。这是身体和精神融为一体完成体育美的经验感受。总的来讲,体育虽然不同于艺术,但却是从艺术角度把体育作为另一种艺术,并把艺术与体育相结合来组成为体育美学。(二)体育活动中美的体验体育活动中要感受美的关键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体验美。对体育活动美的体验,近藤英男*%,-& + 把美的体验分为运动体感和视觉构造两方面来认知。运动体感作为运动员自身感受的美,包括速度感、挑战感、旋律感等) 视觉构造是从可观赏性的动作艺术美的观点下的运动技术美、精神美、生命的旋律。两者关系是通过运动员创造运动的美的同时观赏者通过享受动作美的过程来完成统一的美的体验。%$

5、运动员的感觉性体验。体育美的体验是人类自身的感觉。运动者通过某种运动来体验运动感觉、运动能力的审美感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通过感觉神经感受运动美) 身体旋律美是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感受与自然的融合、身体的刺激和生动感、超越极限感、身体超越意识感等质的体验。!$ 观赏者的视觉体验和态度。观赏者的美的体验虽然多样、多面化,但他的审美体验必须在与运动员同时或融为一体的前提下才能享受体育美的价值。它包括现象的直观和共感、观赏的快乐。二、体育美学教育的原理和任务美的教育是人类美化自身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爱美是人的本性,但爱美和追求美的正确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能力不是自身所能形成的,因此要通过审美教育培

6、养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对美的欣赏和人们的创意能力。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否进行美的教育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问。实际上,体育包含着很多美的活动,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感受美,积极实践美和真实地表现美,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美。体育教学的特征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德、知、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所有这些必须通过教育途径。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并发展美,有如下原则和任务。(一)体育美学教育的原则在学校实施体育美学教育,首先必须建立符合美学教育特征的基本原则。第一,分析运动美的内容和欣赏能力相结合。第二,情绪性体验和道德判断相结合

7、。第三,教师的主导性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结合。(二)体育美学教育的任务学校体育美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其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实现美的能力和创意能力。三、体育美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体育美学的教育方法应在实现学校体育的内、外价值的前提下,从体育的目的和目标、教学内容、指导方法、评价等方!#$ %! 体育文化导刊#&面进行探索和运用。(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重视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

8、强调适应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配合育人的总目标,把体育与品德教育,美育结合起来。(二)体育课程的内容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应在单纯的运动技能和技术的传授和训练以及体育知识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体育的美,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并且使学生在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中了解如下内容:第一,身体的健康美包括健壮的身躯,发育健全的肌肉、端庄的五官、标准健康的姿势。第二,精神的健康美是表现为性格健康的美,包括丰富的感情、刚强的意志、发达的智力,良好的道德。第三,行为美是遵守社会公德的美,它包括光明正大、

9、遵守礼仪、强烈的责任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第四,运动技术美是在足球、篮球等竞技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美。(三)体育教学的指导方法学校体育的指导必须在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前提下,尤其要关心发展身体内心美。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能力,即感受美、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四)体育教学的评价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几把尺子进行多元评价,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

10、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评价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懂得了表现美的能力和态度。学校体育教学在评价内容上应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应以体育自身技术美的评价为核心。第二,评价通过体育活动体现的社会道德美。第三,评价竞赛活动表现的团体和个人的坚强意志的美。第四,评价观赏者的欣赏美。总之,体育美学对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提高青少年运动水平,又可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众体育的多样化发展,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将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参考文献:%$

11、 胡小明:体育美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金大陆: 体育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慕梧:体育美学,科学普及出版社,%(!+$ 近藤英男:比较一论,体育科教育,%(&, ,%-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责任编辑/ 古柏一、前言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社会需求。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市场对人才数量、质量和规格等不同的需求和变化,改变过去一贯的专业方向和培养形式,最终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而培育人才市场是要素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

12、从总体上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各大高校争相设置社会体育专业,似乎是供大于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产生供需失衡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因素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其就业状况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大众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与需求以及相关的立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体育需求将迅速增长,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在居民的健身观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管理以及法规制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市场的形摘要: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造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成因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童莹娟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