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7711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吐鲁番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广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不断加大旅游业向西倾斜的力度,为地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从地委、行署下发2000号文件,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抓的年多来,地区旅游业迅速由自发发展阶段进入了自主发展的阶段,旅游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对外开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地区的旅游业已初步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在国务院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地区完成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并已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施行,成为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为

2、了全面贯彻实施规划的内容,进一步加快地区旅游业发展,结合地区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中央决定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决定将旅游业列为新疆重要的支柱产业。吐鲁番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我国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丰富的文物古迹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吐鲁番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水平在新疆旅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利用旅游业对相关

3、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规划有关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基本内容为依据,依托丰富多样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使吐鲁番地区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三)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旅,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定位,整体推进,突出特

4、色的原则。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四)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规划期内将吐鲁番地区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使自然观光、人文揽胜、独特风情成为吐鲁番地区旅游吸引力的三大支撑点;旅游产业成为吐鲁番地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把吐鲁番市建设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之一。具体战略步骤为:、产业培育阶段(20032005 年) 。确定资源开发方向,努力形成重点产品,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外较有名气的精品景点,扩大产业规模,有针对性地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2005 年接待国内、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 200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产业成熟阶段(20062010

5、年) 。将第一阶段的重点产品发展成为旅游精品,继续改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环境,形成基本稳定的客源市场,旅游业的贡献日益突出。2010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旅游业成为全地区的支柱产业。、产业发展阶段(20112020 年) 。在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旅游资源的开发档次得以提升,把吐鲁番市建设成名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之一,使旅游业成为全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三、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五)吐鲁番地区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其丰富的文物古迹是历史留给吐鲁番最宝贵的财富,必须充分认识文物古迹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规划必须

6、以文物保护规划为前提,充分考虑文物保护、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相衔接的必要性,以促进地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可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 规划已对全地区 208 处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 6 档保护措施的级别。各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按照 6 档保护措施级别在保护范围的规模、保护措施实施要求和管理人员配置三方面进行级配。(六)文物保护的目标是使吐鲁番地区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保护和利用。要认清吐鲁番文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而有效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的辩证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合理、科学、适度以及学术研究和科学普及相结合的原

7、则。根据价值、现状与利用等评估结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七)做好文物保护的管理规划。对全地区 208 处文物保护单位,由主管部门编制地区文物分片管理规划,管理机构调整规划,管理规章的制定与要求,日常管理与保养等,建立起与吐鲁番文物价值、文物规模相称的管理工作和文物管理队伍。地区文物局应尽快组织专业人员,拟定全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遗存类型的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计划,编制地区文物考古与历史研究工作计划 ,为促进研究提供保障。(八)吐鲁番地区的自然景区集中了沙漠、蚀余景观,地质构造景观和世界第一低地等极富特色地理景观,且规模与位置均适于旅游开发,是极为难得的旅

8、游资源。对火焰山、沙山、克尔碱和艾丁湖四片景区,应按照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尽快认真做出吐鲁番地区风景名胜区规划 ,实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以利四片景区能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获得理想的发展。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九)吐鲁番旅游开发应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营造精品、绝品,充分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吐鲁番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十)以把吐鲁番建成世界知名,荟萃丝路文化、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的中国西域旅游名城、丝路旅游和西域旅游的缩影和代表为开发目标。(十一)吐鲁番地区旅游产品的总体布局可概括为“12461” 即一

9、核、两翼、四优、六区、一条专线: 一个核心枢纽城市:吐鲁番市,包括半天活动范围内可达的周边三百平方公里内的文物和自然资源,也包括文物景区交河区片。两个旅游侧翼县:鄯善县和托克逊县。四个优先发展重点:吐鲁番市中心旅游区、葡萄沟旅游区、火焰山旅游区、库木塔格(沙山)旅游区。六个旅游中心区域:吐鲁番市中心旅游区(包括交河故城片区) 、葡萄沟旅游区、火焰山旅游区(包括高昌故城片区) 、库木塔格(沙山)旅游区、克尔碱旅游区、艾丁湖旅游区。一条旅游专线:古道专线。规划期间应实行重点开发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战略,首先致力于精品旅游工程的巩固、扩大、完善和提高,通过重点开发促进全地区整体旅游实力的快速提升,逐步

10、形成以吐鲁番市区为旅游接待中心和集散地的旅游网络体系。吐鲁番主要旅游区规划:、交河故城遗址区主题定位: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代生土城市遗迹。开发目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项目设计:进行细致、全面、有效的申报世界历史遗产准备工作,整治入口环境,外迁综合服务区和现状陈列馆,清除故城周边的视觉障碍物,在南门东南的崖壁下建设新的交河故城博物馆。展示主题为:“交河故城专题展”(大型遗址展示模型,交河故城史,丰富交河故城博物馆内的展示物品和内容,历次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及出土文物展) ,交河故城遗址的保护开发。、葡萄沟旅游区主题定位:民俗、生态旅游区。开发目标:旅游业成为葡萄沟继葡萄种植业之后第二核心产业,

11、葡萄沟成为区域性度假、避暑胜地,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达到或接近一天。项目设计:加大整合力度,实施大景区战略,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建设大葡萄沟,民俗家访管理体系,葡萄沟民俗园,葡萄沟游乐园,西域民间音乐中心,葡萄集市,葡萄文化长廊,葡萄吧(葡萄网吧) ,葡萄沟观景凉棚。、火焰山旅游区:主题定位:最干燥、最炎热、最浓郁、最沧桑的丝路传奇之旅。开发目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项目设计:根据火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在旅游区内规划自然景观景点和人文景观景点两大类。自然景观景点:最佳观光景点、神泉、七女峰。人文景观景点: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柏孜克里克石窟寺、耶

12、特克孜麻扎古墓群、台藏塔、胜金口石窟寺、萨依布隆古城遗址、胜金烽燧遗址、七康湖烽燧遗址、七康湖遗址、胜金口佛寺遗址群、吐尔尕列孜土尔烽燧、汉墩夏人墩烽燧、汉墩阿克墩烽燧遗址等珍贵历史遗存。 、库木塔格(沙山)旅游区主题定位:观光、疗养和探险三大主题。开发目标:区域性沙雕中心、区域性沙疗基地和区域性沙漠探险训练基地。项目设计:沙山公园景区和鄯善东大寺景区。九大功能分区:综合服务区、绿洲游憩区、沙雕展示区、沙疗保健区、沙地运动区、水上娱乐区、玉然塔格沙漠探险区、科普乐园和东大寺人文旅游区。、克尔碱旅游区主题定位:火州风之旅步入神奇的风蚀地貌自然博物馆。开发目标:以特种、探险旅游为先导,逐步开展大众

13、旅游。项目设计:包括两大旅游景区,盘吉尔怪石林景区和白杨河景区。6、艾丁湖旅游区主题定位:中国第一低地探险,观光旅游区。开发目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项目设计:突出艾丁湖是世界著名、中国第一低地特色,突出自然生态特色,将艾丁湖的核心区域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以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要方式。(十二)产品的创意、特色、服务和质量是影响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综合旅游为基础,以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为重点,形成特色与品位。近期,吐鲁番应以自然和文化观光产品为主,强化观光旅游产品形象,使之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品牌。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和发展,大力开发节庆旅游、农业旅

14、游、会议旅游、康体旅游等多系列、多层次旅游产品,使民俗风情、丝路古道、科考探险等专项旅游层次逐步占主导地位。重点发展的十大旅游产品为:综合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节庆旅游、绿洲农业旅游、探险旅游、康体旅游、会议旅游、度假旅游、专题旅游。(十三)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旅游产业发展要协调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旅游产业内部的要素配置、旅游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旅游住宿业要规划好高、中、低档宾馆与家庭旅馆、青年旅馆、度假村的发展,使总床位和接待能力平衡发展。吐鲁番市应建一作为吐鲁番旅游业标志性建筑,同时,又是吐鲁番城市形象性建筑的五星级宾馆和一至二座四星级宾馆。三

15、星级宾馆总量在规划期内控制在 6 座,总床位 1200 至 1800 张,中、低档宾馆(一、二星级)控制在 8 座左右,此外应有家庭旅馆、度假村等作为补充。、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交通先行。吐鲁番支线机场已经立项,要尽快创造条件争取建设项目实施,以便形成以吐鲁番市为核心再通过公路连接到各主要景区,缓解制约吐鲁番旅游可进入性的长途交通“瓶颈”问题。争取鄯善火车站和吐鲁番火车站的升级,提高鄯善火车站鄯善吐鲁番火车站和吐鲁番托克逊公路的等级。、文化娱乐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看,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民间风俗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旅游者的青睐。吐鲁番民俗文化是旅游者了解吐鲁番人生活方式、

16、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材料,要组织专门力量搜集挖掘当地文化遗存和发展过程,对富于表现力的文化通过整理后尽快采取适当形式展示和展现出来,要创造条件建设大型娱乐演出场所、综合性体育场馆、大型民俗公园,继续美化城市广场,加大亮丽工程建设的力度等,使吐鲁番旅游文化内涵逐渐丰厚。、旅游餐饮业要实行重点管理,注重餐饮文化、风味多样化,通过餐饮文化内涵的提升增强文化旅游的内容。5、旅游商品、旅行社建设和旅游通讯业规划等均须适应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要考虑“吃、住、行、游、购、娱” 六大要素的合理配置。(十四)高度重视旅游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地区及各县(市)应以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设与管理为途径,在大气环境优化,降低噪音污染,废弃物处理,植被绿化,建立绿色旅游开发体系的城市旅游区域环境优化,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优化几方面入手,并针对各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条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