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364736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水井支护设计计算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回水井基坑支护设计 计 算 书2012.9.10目 录一、计算书说明 .1二、各工况计算 .22.1 护壁围压计算 .22.2 护壁内力计算 .41一、计算书说明本计算书采用“天汉 2005 版” 计算,配筋采用 “启明星工程计算器”计算,整个基坑按一级基坑考虑。1#回水井位于已建厂房J列14-14a轴线间,平面净空尺寸4.5m5m,回水井壁厚350mm ,采用C30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砼垫层C15,均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网,井内设现浇钢筋砼板式楼梯。底板面标高-9.0m,顶板面标高0.1m,底板厚 400mm,顶板厚300mm。基坑周长为23.4m,面积为34m 2,基坑开挖最深处

2、为 10m。左右两侧距基坑壁1.6m处为厂房立柱,环境条件较复杂,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基坑总体围护方案:基坑顶部采用放坡卸载+水泥砂浆护面,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为200mm ,采用7段,局部8段(楼梯处)。计算模型:1. 基坑周边超载取为 5kPa。2. 计算顺序:把每段护壁简化成护壁体系,每一米设一道,首先采用天汉“桩锚撑支护 ”模块计算护壁体系围压,然后采用天汉“撑杆”模块计算护壁受力(轴力、剪力、弯矩。3. 采用 “启明星工程计算器” 计算配筋。二、各工况计算2.1 护壁围压计算2.1.1 计算简图临 时 支 护 结 构 调 整 系 数 :1.0工 程 名 称 a重 要 性

3、等 级 一 级计 算 剖 面 未 编 号基 底 土 自 重 不 变 模 式总 应 力 法被 动 土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分 工 况 计 算按 撑 锚 状 态 分 析 弹 性 抗 力 法 :支 撑支 撑 2支 撑 3支 撑 4支 撑 5局 部 均 布 q=5.0kPa(1)粉 质 粘 土 Ca:36.0kP 1度(1)粉 质 粘 土 Cp:6.0kPa 度 (2)粉 质 粘 土 Ca:40.kP 16度2粉 质 粘 土 4 1度 计 算 简 图“天 汉 ”桩 墙 撑 锚 设 计 软 件 ( V)7870851桩 顶 -3.0m撑 锚 7撑 锚 2撑 锚 6撑 锚 4-8m撑 锚 59普 挖2

4、.1.2 计算输入信息天 汉 软 件 V205.1桩 墙 撑 锚 基 本 输 入 信 息 (文 本 )项 目 名 称 : a计 算 剖 面 号 : 未 编 号总 开 挖 深 度 m计 算 深 度 7重 要 性 等 级 : 一 级 临 时 支 护 结 构 调 整 系 数 : 1极 限 平 衡 按 自 由 端 法 计 算 弹 性 抗 力 按 法 计 算土 层 信 息 共 3层 土 层项 目 土 层 名 称 层 厚()重 度KN/?CkP a(度 )p 度 “m”值(kPa) 值 水 土 分 算第 1层 杂 填 土 1.89185480是第 2层 粉 质 粘 土 263672否第 层 粉 质 粘 土

5、 40否荷 载 信 息 共 项 荷 载荷 载 项 荷 载 类 型 起 点 距(m)分 布 宽 度 起 点 荷 载 值(kPa)终 点 荷 载 值 作 用 深 度(m)第 1项 局 部 均 布 7550土 压 力 计 算 信 息 基 底 自 重 土 压 力 不 变 总 应 力 法 被 动 土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 1桩 墙 结 构 信 息 连 续 墙 结 构 墙 长 :m墙 顶 埋 深 3墙 厚 0.2单 元 墙 面 积 : 0.2m?截 面 惯 性 矩 : 6?墙 身 混 凝 土 : C3混 凝 土 弹 模 : .MPa撑 锚 结 构 信 息项 目 结 构 类 型 设 置 深 度()开

6、挖 深 度 刚 度 系 数KN/预 应 力 预 应 力 值()锚 杆 间 距 锚 杆 倾 角度 成 孔 直 径(m)第 1层 支 撑 结 构 7541无第 层 支 撑 结 构 无第 3层 支 撑 结 构 60无第 4层 支 撑 结 构 8.29无第 层 支 撑 结 构 无桩 顶 放 坡 信 息 共 级 总 高 : 3.m总 宽 : 6.0m坡 级 本 级 坡 高(m)本 级 坡 比 本 级 平 台 宽()本 级 总 宽第 1级 31逆 工 况 信 息 无 逆 工 况 信 息2.1.3 弹抗结果001122334456789土 压 力 (kPa)深度(m)Ep56-7-75002289位 移 (

7、m)深度(m)aS13456KNKN0022467891弯 矩 (KN.m)深度(m)aM13456KN0022467891剪 力 (KN)深度(m)aQ13456KN桩 墙 撑 锚 结 构 弹 性 抗 力 法 计 算 结 果 图 天 汉 V纵 向 每 延 米 计 算 结 果 标 准 值 、 计 算 深 度 =7项 目 名 称 : 未 编 号 剖 面 开 挖 深 度 =按 5排 撑 锚 结 构 计 算 分 析 共 分 6工 况 ,b土 压 力 按 基 底 土 自 重 不 变 计 算 总 应 力 法 xd.、 step6xd、 stepQxd、 step被 动 区 最 小 抗 力 安 全 系 数

8、 : _in、 ,满 足 Ek8没 有 进 行 逆 工 况 分 析连 续 墙 结 构 设 计 参 数 :墙 厚 D=.、 最 小 计 算 墙 长 、 嵌 入 深 度 =、 小 于 .H、 墙 身 弯 矩 设 计 值 :正 工 况 =KN.撑 锚 力 设 计 参 数 支 撑 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正 工 况 3/延 米 支 撑 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正 工 况 /延 米 支 撑 3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正 工 况 )KN/延 米 支 撑 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正 工 况 KN延 米 支 撑 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正 工 况 KN延 米2.2 护壁内力计算2.2.1

9、护壁内力简图1 轴力图2 剪力图3 弯矩图2.2.2 各工况计算1 第一工况A、受力计算杆件单元内力: 共 8 个杆件单元(1指起端,2指终端)杆件单元内力: 轴力、剪力单位为KN,弯矩为KN.m单元号 轴力 剪力1 剪力2 弯矩1 弯矩21 57 52 -0 49 -172 57 0 -52 -17 493 52 57 0 49 -314 52 0 -57 -31 495 57 52 -0 49 -176 57 0 -52 -17 497 52 57 0 49 -318 52 -0 -57 -31 49节点位移: 共 8个节点节点号 位移X(mm) 位移Y(mm)1 0 -02 0 -13

10、-0 -04 -0 05 -0 16 0 07 3 08 -3 0B、配筋计算2 第二工况A、受力计算杆件单元内力: 共 8 个杆件单元(1指起端,2指终端)杆件单元内力: 轴力、剪力单位为KN,弯矩为KN.m单元号 轴力 剪力1 剪力2 弯矩1 弯矩21 34 31 -0 29 -102 34 0 -31 -10 293 31 34 -0 29 -184 31 0 -34 -18 295 34 31 -0 29 -106 34 -0 -31 -10 297 31 34 0 29 -188 31 0 -34 -18 29节点位移: 共 8个节点节点号 位移X(mm) 位移Y(mm)1 0 -0

11、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2 08 -2 0B、配筋计算3 第三工况A、受力计算杆件单元内力: 共 8 个杆件单元(1指起端,2指终端)杆件单元内力: 轴力、剪力单位为KN ,弯矩为KN.m单元号 轴力 剪力1 剪力2 弯矩1 弯矩21 108 98 -0 94 -332 108 0 -98 -33 943 98 108 0 94 -594 98 0 -108 -59 945 108 98 -0 94 -336 108 -0 -98 -33 947 98 108 0 94 -598 98 0 -108 -59 94节点位移: 共 8个节点节点号 位移X(m

12、m) 位移Y(mm)1 0 -02 0 -23 -0 -04 -0 05 -0 26 0 07 6 08 -6 0B、配筋计算4 第四工况A、受力计算杆件单元内力: 共 8 个杆件单元(1指起端,2指终端)杆件单元内力: 轴力、剪力单位为KN,弯矩为KN.m单元号 轴力 剪力1 剪力2 弯矩1 弯矩21 139 127 -0 122 -432 139 -0 -127 -43 1223 127 139 -0 122 -764 127 0 -139 -76 1225 139 127 0 122 -436 139 -0 -127 -43 1227 127 139 0 122 -768 127 0 -

13、139 -76 122节点位移: 共 8个节点节点号 位移X(mm) 位移Y(mm)1 0 -02 0 -23 -0 -04 -0 05 -0 26 0 07 8 08 -8 0B、配筋计算5 第五工况A、受力计算杆件单元内力: 共 8 个杆件单元(1指起端,2指终端)杆件单元内力: 轴力、剪力单位为KN,弯矩为KN.m单元号 轴力 剪力1 剪力2 弯矩1 弯矩21 14 13 -0 12 -42 14 0 -13 -4 123 13 14 0 12 -74 13 0 -14 -7 125 14 13 -0 12 -46 14 0 -13 -4 127 13 14 0 12 -78 13 -0 -14 -7 12节点位移: 共 8个节点节点号 位移X(mm) 位移Y(mm)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 节点位移: 共 8个节点节点号 位移X(mm) 位移Y(mm)1 0 -02 -0 -13 -0 -04 -0 05 -0 16 0 07 5 08 -5 0B、配筋计算按构造配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