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687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1、 气割(垫切割或火焰切割)应优先采用数控切割,精密切割,半自动切割,当无条件采用上述切割时,可采用手工切割,并配用制模等辅助工具,同时还应预留 3-4mm 的加工余量进行机加工或用砂轮修磨平整。 2、 长条形钢板零件,两侧长割缝宜同时气割,以防马刀变形,无条件同时气焊时,宜采用分段气割,割缝两端及分段之间暂时留 30-50mm 不割断,待割缝冷却后,再将各处 30-50mm 割除。 3、 气割应在专用平台上进行,平台与被切割钢板之间应为线状或点状接触。 4、所有主要构件,除设计图上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得用短料拼接。 5、所有钢材在使用前均应按相应规范的规定进行复检,

2、如有变形等情况,应采取不损坏钢材的方法展直矫正。 6、连接复杂的钢结构,应进行预拼装。 7、钢结构构件焊接、制孔、组装等允许偏差详见高钢规及验规 。 8、大构件的拼接节点位置应经设计单位批准。钢结构焊接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 1.5 倍以上,且不应小于 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根据板厚,按每 25mm 板厚 1h 确定。2、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在坡口内起弧的局部面积应焊接一次,不得留下

3、弧坑. 3、多层焊缝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 4、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钢应在完成焊接 24h 后进行焊缝无损检测检验。 5、在厚板及焊件厚度大于 20mm 的角接接头的焊接中,施工单位(包括制作及安装单位)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并且,当板厚30mm 时,为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焊接前,对母材焊道中心线两侧各 2 倍板厚加 30mm 的区域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母材中不得有裂纹、夹层及分层等缺陷存在。 6、当采用衬垫板焊接时,除焊接坡口根部间隙尺寸须符合设计要求外,应使衬垫板和焊件紧密贴合,使焊流溶入衬垫板,并符合下述要求:

4、a 该垫板的技术要求应与所焊材料相同。 b 该垫板的预处理方法应与所焊构件相同。 c 焊接完成后,该垫板用切割法拆除。构件与垫板连接之原部位,应修磨平滑,并检查有无任何裂纹。 7、当在预埋件上施焊时,应采用细焊条、小电流、分层、间隔施焊等措施,控制整块埋件温度,以免灼伤混凝土。 8、三面围焊及绕角焊时,转角处必须连续施焊。9、钢结构构件在受力状态下不得施焊。 10、焊缝应尽量避免相互重叠。 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型钢柱吊装时,采用两点吊装法。吊装就位固定后,设临时支撑,以防受风力或其他外力作用而倾斜。 2、钢结构在进场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钢构件制作等分

5、项工程验收应合格。 3、验算构件吊装的稳定性,合理选择吊装机械,确定经济、可行的吊装方案. 4、钢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运输、堆放、吊装等造成的钢结构变形及涂层脱落,必须进行矫正和修补。 5、多层或高层框架构件的安装,在每一层吊装完成后,应根据中间验收记录、测量资料进行校正,必要时通知制造厂调整构件长度。 6、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相接触的两个平面必须保证有 70%紧贴,用 0. 3mm 塞尺检查。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 0.8mm。 7、垫铁的位置应保证柱子底部的刚度,垫铁的布置不应使柱子或底座承受附加荷载。 8、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结构的楼层

6、标高按相对标高或设计标高进行控制 9、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隙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浆料等二改浇灌. 10、钢结构在运输、堆放和安装时,应确保结构的稳定,并确保结构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11、高强螺栓连接的钢构件之间,不得随意扩孔,并严禁气割扩孔。 12、构件安装精度及允许误差详见高钢规 、 钢规及验规 。 13、预埋螺栓:浇筑过程中须确保基础螺栓保持原位。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螺栓、螺纹和螺帽,避免损坏、腐蚀及沾污。 埋于基础之螺栓护筒应保持清洁,没有杂物。 14、灌浆:柱脚底板的灌浆,必须在结构经对中、水平及垂直度测检合格,有足够支撑,且与永久性连接构件

7、准确地牢固连接之后,才可进行。基础底板下的空间须除去杂物和清洗完毕,才可进行灌浆。商品灌浆须按厂商指引进行准备、混合和灌浆。必要时应进行试验。 15、型钢柱安装时控制柱脚的平整度和密实性,拧紧柱脚螺栓,掌握好型钢柱的垂直度。钢结构防腐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钢结构在进行涂装前,必须将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氧化皮、油污及附着物彻底清除干净,采用喷砂、抛丸等方法彻底除锈,现场补漆除锈可采用电动、风动除锈工具彻底除锈,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在检查合格后,应在要求的时限内进行涂装。 2、对已做过防锈底漆,但有损坏、返锈、剥落等的部位及未做过防锈底漆的零配件,应做补漆处理。具体要求为:以环氧富锌作修补防锈底

8、漆,再按所在部位,配套依次做封闭漆、中途漆、面漆。 3、现场连接的螺栓在施拧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补涂防锈漆。对露天或侵蚀性介质环境中使用的螺栓,除补涂防锈漆外,尚应对其连接板板缝及时用油膏或腻子等封闭。 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为了解决型钢混凝土框架中的梁、柱节点处型钢与钢筋在空间上的矛盾,以实现柱中主筋自下而上连续、贯通,保证其整体性,在型钢梁、柱加工前需进行钢筋穿孔位置的深化设计;另外,为了模板支设时对拉螺栓的使用,还得进行型钢柱上对拉螺栓眼位置的深化设计。 2、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地脚螺栓位置、标高等进行检查,并对基础进行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基

9、础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安装;基础轴线标志和标高的基准点要准确、齐全;型钢柱安装:控制标高、控制垂直度、控制点位、地脚螺栓及支撑面位置必须准确。 3、型钢柱安装采用的钢板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下,每根柱脚螺栓侧设置两组垫板。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柱脚底板灌浆前,垫板应焊接固定。 4、钢筋型钢柱主筋需严格按照主筋位置排布的深化设计结果进行插筋,必须保证穿过型钢梁翼缘板的主筋位置准确,且在柱子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该部分钢筋的竖直度。穿过型钢梁或钢支撑牛腿翼缘板的主筋安装时先将待连接的钢筋从下往上穿过穿筋孔,然后利用专用套筒与下端钢筋连接。 5、型钢混凝土框架

10、节点处的箍筋由于受到型钢梁、钢支撑牛腿腹板的影响只能加工成开口套,该部分箍筋安装时,需与腹板上预焊的胡子筋(在工厂预焊)焊接, 6、柱顶锚固钢板加工时需根据主筋排布方式深化设计结果预留出钢筋孔,柱顶钢筋安装时穿过柱顶钢板上的预留孔后,切除多余的钢筋头,进行塞焊,焊缝需充满预留孔与钢筋间的空隙,焊缝顶部应与锚固板顶面平齐; 7、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合理配料,控制同一截面中的钢筋接头数量满足规范要求。 8、钢筋接头位置、箍筋间距、箍筋弯钩角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的要求,并做好隐蔽验收。 9、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面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校正柱子的插筋位置。 10、混凝土浇筑由于型钢周围钢筋密集,且柱顶有型钢梁的影响,用普通混凝土很难浇筑,选用具有自流平和自密实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能很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能过快,每次下灰高度控制在0.5m 左右,两次下灰时间间隔控制在 15分钟左右,这样可避免模板侧压力过大而致使模板体系涨坏。 11、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橡皮锤敲击模板外侧,尤其是柱子四角处应多敲击,这样可以检查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而且有利于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气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