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338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作物模拟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系 别: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任课教师: 赵光煜 班 级:09 农业信息技术班 姓 名:王菲 学 号:0908074221 2光照对玉米生长各阶段的影响摘 要: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这整个阶段,分析光照对成长效果的影响,具体包括苗期.穗期花粒期 3 个生育时期的影响;光照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对玉米雄性不育影响;光照对营养因子的影响。关键词:玉米 ;光照 ;生长阶段; 影响玉米对光照的要求 玉米是短曰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要求强烈的光照。从种子萌动发芽到新种子成熟,全生育期需90-150天。一般晚熟品种,因播种期早,生长前期温度偏

2、低,生育期偏长;反之则短。出苗后在8一12小时的日照下,发育快、开花早,生育期缩短,反之则延长。玉米在强光照下,净光合生产率高,有机物质在体内移动得快,反之则低、慢。玉米的 光补偿点较低,故不耐阴。玉米的光饱和点较高,既使在盛夏中午强烈的光照下,也不表现光饱和状态。因此,要求适宜的密度,一播全苗、要匀留苗、留匀苗,否则,光照不足、大苗吃小苗,造成严重减产。光照长短和光谱成分,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全生育期可分为苗期(播种至拔节)、穗期(拔节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3个生育时期。玉米的种子萌发的时候光照对其没有影响,玉米种子萌发是靠它胚乳里的营养,这个时侯种子内部都还没有叶绿体。萌发需

3、要的外界条件是:要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自身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育完全,本身完好无损,已通过休眠期,而且该种子还在他自己的寿限之内。粮食种子萌发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生化成分有了改变,结果表明:在萌发后96h 内,粘度下降了75%以上,总糖、脂肪、蛋白质平均下降幅度为30%,但还原糖上升了20%1800%。玉米出苗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较小,导致出苗率不高的主要是以下一些因素1.玉米种子质量不高: 玉米种子自身差异影响出苗不齐。一是玉米种子在收获时遇上阴雨天气水分含量高,易造成霉变,种子发芽率降低。二是包衣种子和非包衣种子的差异,非包衣种子出苗快,但成苗率低;包衣种

4、子出苗慢但成苗率高。三是种子在收后脱粒、精选、运输包衣等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的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率低。 2.播种质量不高:播种深浅不一,并且覆土厚薄不一致。深播覆土厚的种子出苗慢,浅播覆土簿的出苗快,但播种浅的种子易被雨水冲刷和太阳直晒难3以发芽,直接影响出苗。 3.不良天气因素的影响:收获后常遇到干旱天气,常常抗旱播种,这样难以浇足浇透,影响玉米出苗质量;再之遇上长久下雨的情况,玉米种子易造成烂芽死苗等现象。 4.有害生物的危害: 特别是未包衣的种子,最易造成病危虫害,尤其是地老虎的危害。从而造成玉米出苗不齐。从发芽开始,经出苗,生根,茎叶形成等过程。中国北部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的春玉

5、米,需12-15天出苗,约在6月上中旬拔节。 (夏播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播种,一般5-6天后出苗,至7月上中旬拔节。 )生长特点是以根系生长为主,根的生长量比地上部茎叶大。根的干物重增长量比茎叶的干物重多1-1.5倍。苗期茎和叶相比,叶的生长比茎快。在此时期,玉米苗细胞中出现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玉米作为 C4植物对于 CO2的限制较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温度与光照。当温度一定时,光合作用主要光照强度控制。C4植物的极限温度为55-60,远高于 C3植物的40,所以温度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不大,其主要影响作用还是光照强度。最低光照强度也叫光补偿点:即光照下降到一定数值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6、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量相等。表观光合速率等于零时,表观强度称之。光补偿点以下,植物处于饥饿状态,光补偿点以上的植物叶片才表现出光合作用,才有光合产物积累。最高光照强度也叫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加,即达到了光饱和,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它反映了植物对光能的最大利用率。当光强超过光点时,便会导致叶绿体损伤,使 PS = 2 * ROMAN II 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磷酸化活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作用。玉米作为阳性植物较之喜阴植物较少受光抑制,因为阴性植物的电子传递速率低,利用慢。但可更多的利用慢性光。根据光补偿点

7、和光饱和点,可以合理的选择间作套种的植物品种、密植程度等。春播玉米抽穗期在7月中下旬, (夏播玉米在8月中下旬, )依品种、地区、播种期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这时期的生育特点是既有根、茎、叶的旺盛生长,又有内部雌、雄穗的快速分化,是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同时旺长时期。光4照时间对其育性无任何影响,而光质和光照强度对雄花育性影响非常大。1995年温敏性雄性不育性玉米的实验表明,无论其温度高低和光照强弱长短,均出现雄性花退化不育现象遮光罩在25%左右的网室内有雄花不育现象。玉米发育到10到11片叶时用遮光罩进行遮光处理,待雄花抽出后,取下遮光滤色罩。关于弱光处理导致玉米雄花退化的主要原因即光强度临界期

8、,四分体形成时期开始。一.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加强,鲜重明显降低。二.叶内输送到性器官可塑性物质的速度减缓和受阻,方向在叶片内重新分配,直接转变为纤维素和蛋白质。光合作用减弱,同化物质运输受压是雄穗颖花退化的主要原因。光质(光敏色素,叶绿素 a.b 和胡萝卜素及各种生物活化酶都有所改变,红光和蓝光对高等植物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有重要的作用,光敏色素和各种生物激素的含量及比例发生改变。在红光下,叶绿素增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例失调;类胡萝卜素不足使类囊体片曾装配受阻,叶绿素合成过程,反馈叶绿素分子含量过多,光氧化也能使他们破坏,从而降低叶绿素的水平。蓝光下,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蛋白质.氨

9、基酸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关于黄光,前人研究不多。光形成的重要受体之一的光敏色素存在形式将发生改变,高等植物近20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开花.色素形成.性别的表现.生理协调性。红.蓝光可造成玉米雄花穗轴及颖花的全部退化,黄光也有一定影响。当玉米可见叶17-19片时,正好是花粒期管理阶段,此时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在开花、传粉、受精的基础上,以籽粒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营养器官生长速度下降,有机物质不断向籽粒中进行转化、运输和积累。此时,要保障水分的充足,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补施一定量的微肥,以增强长势,加大叶面积,克服花期不遇,减少秃顶缺粒。此时,光合作用以及根系和地上部生物产量等的互作效应表现为一

10、.供施铵态氮肥的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低光低氮时最高,而供施的叶片硝酸还原酶在高光高氮下活性最大,而四种氮肥处理的玉米根系硝酸还原酶在高光低氮下活性最大。适当增加硝态氮施用量可提高玉米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而在低光强下,增施其它形态的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反而会抑制玉米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二.增施铵态氮肥能促进玉米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而且玉米植株全氮含量和叶片硝态氮含量较低,植株总吸氮量较高,玉米地上部生物产量最高。而以硝态氮肥为氮源时,玉米叶片5硝态氮含量较高,玉米产量比施铵态氮次之。玉米的产量 玉米作为 c4植物只能说是高光效植物,同等条件下,光能利用率高;但 C4作物产量不一定是最高,产量与品种.密度.栽培水平.施肥.植保.田间管理.标准化作业等综合因素有关。水稻产量主要因素是密度大,与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形成了互补关系。6参考文献.1.玉米生育和产量模型2.弱光胁迫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3.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集成4.面向 21 世纪的信息技术与农业5.农作物害虫管理数学模型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