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3705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上册必记知识荟萃姓名:_ 班级:_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 化学是研究物质是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3、 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的生成。4、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性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两点(熔点、 沸点) 、两度 (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磁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 对蜡烛及其燃

2、烧的探究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 白色、固体、柱状、硬度小、无味、不溶于水、浮在水面上燃烧时火焰分为 3 层,外焰、内焰、焰心,一根火柴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两头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水雾生成,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 熄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一股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后的白烟,发现蜡烛复燃实验结论1、 蜡烛燃烧时,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2、 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3、 蜡烛的成分一定有碳和氢4、 蜡烛硬度小,熔点低,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6、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1、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3、1、该收集方法叫排水法2、收集好气体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呼出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2、收集两瓶空气,并分别向 1 瓶空气和 1 瓶呼出气体中滴澄清石灰水装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装呼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多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装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小木条无明显变化装呼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小木条立即熄灭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少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呼气,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对比放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对其呼气的玻璃片有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多7、 反应容器 可

4、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可间接加热是:烧杯、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 、细口瓶(液体) 、 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 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仪器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 )、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分离不溶物和可溶物)取用仪器:药匙或纸槽(粉末或小颗粒) 、镊子(块状或大颗粒) 、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 、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8、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实验室取用药品的“三不”指不直接用鼻闻、不尝、不用手拿;(2)节约药品:若不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

5、液体 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药品要遵守“三不一指定”: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4)如需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9、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10、液体药品的取用:(1)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掌心(以免残留液留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注入试剂。(2)滴加法:滴管要保持竖直悬空,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瓶壁接触(以免污染试剂) 。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放(以免腐蚀胶头) 。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以免污染试剂) ,滴瓶上的滴管除外。11、量筒的使用:

6、所选量筒要与所取液体体积最接近。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作为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仰视,则读数小于实际体积,若俯视,则读数大于实际体积。12、酒精灯的使用: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立即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后,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13、给物质加热:试管中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以免液体飞溅伤人) 。试管外的水要擦干(以免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破裂) 。用试管夹夹持,夹持部位离管口

7、 1/3 处,手握试管夹长柄。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向着有人的方向,要先预热,再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与桌面约呈 45,并用外焰加热,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灯芯。14、洗涤仪器:用试管刷刷洗,仪器洗涤干净标志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2、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现象 红磷燃烧有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气体容积的 1/5。

8、分析 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了,集气瓶中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烧杯中水压入瓶内反应原理 4P + 5O2 2P2O5实验反思1、空气含氧量测定实验的关键:(1)装置气密性好(2)红磷要足量(3)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再开始记录水面位置;2、若集气瓶内水位上升不到 1/5 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量不足(2)未等集气瓶冷却就打开弹簧夹(3)装置气密性不好(4)瓶内的氧气没有反应完;3、若集气瓶广口瓶内水位上升超过 1/5 的原因可能有(1)伸入燃烧匙过慢。4、定义: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矿泉水、盐水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二氧化碳、石墨等。5、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

9、潜水、医疗急救;6、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7、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也叫惰性气体,可用作保护气、电光源,如测电笔中充入氖气发红光。8、污染空气的物质:粉尘和有害气体(CO、NO 2、SO 2) 。9、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液态氧颜色淡蓝色、固态氧颜色淡蓝色;10、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反应现象物质名称 空气中 氧气中文字表达式碳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

10、2 CO2燃烧有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有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瓶中放水原因: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S + O2 SO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瓶中放水或沙原因: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火柴起引燃的作用,待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以免火柴燃烧消耗氧气,使氧气的浓度降低3Fe + 2O2 Fe3O4磷 燃烧有黄色火焰,放热,生成白烟 4P + 5O2 2P2O5镁 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 + O2 2MgO石蜡 燃烧有黄色火焰,放热, 燃烧有白色火焰,放热, 石蜡+ O2 CO2+H2O生成水和

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铝 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 + 3O2 2Al2O3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知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这说明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11、定义: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12、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它的反应条件是点燃;缓慢氧化是易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觉察的放热的氧化反应,如: 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的生锈。13、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

12、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H2O2 2H2O+ 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14、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时的“一变两不变”是指: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除二氧化锰外红砖粉、硫酸铜溶液、水泥块、草木灰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1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注意(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试管口应塞棉花(3)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4)铁架应夹在离管口 1/3 处(5)伸入橡皮塞的导管应略出管口为宜(6)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7)反应结束后应先离导气管,后熄酒精灯16、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13、: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17、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18、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这是二者最本质的不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 电解水实验:现象:正负两极上均产生气泡,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2:1 ; 正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负极长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 。结论:水通电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2、由 同种 元素

14、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O 2、H 2、N 2、Cu、C 等。组成中含有 不同 种元素的 纯净物 叫化合物,如 H2O、KMnO 4等。由 两种 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 氧 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 H20、CO 2、CuO 等。 【注意】同种元素组成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混在一起,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含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3、在化合反应中,反应物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但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在分解反应中,反应点 燃点 燃点 燃点 燃物一定是化合物,生成物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4、氢气是一种无色、 无味 、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的 气体,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

15、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点燃时 可能爆炸 。 【注意】加热或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 验纯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最大;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8、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 原子相似点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一定间隔。相异点1.概念:

1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的最小粒子。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相互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注意】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因此分子和原子是同一级别的两种粒子,没有大小之分。9、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1)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2)有三类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它们分别是 a、金属 如铁、铜、镁等所有金属 b、稀有气体 如氦气、氖气都由原子构成。c、固态非金属 如碳、硫、磷、硅都是有原子直接构成的。(3)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由离子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