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626191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德育渗透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美术德育渗透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人才,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辅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二、德育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本学期主要内容以各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为主,基础教学包括欣赏、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的能力、欣赏作品的能力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其学习态度来继续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求知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三、具体措施

2、1、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绘画来感染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要有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良好品格。2、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3、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培养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学会分辨生活中的美、丑,学会独立,自尊、自强、自重、自立,做一个有用的人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多种形式渗透德育,如通过比赛,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养竞争精神;命题作画,如植树节、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从多种角度加强德第 2 页育,通过活动,增加友谊,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精神,在互相竞赛中

3、,取长补短。5、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教育工作的实质性和领域的拓展性,增强时代气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特长得以有效持续发展,培养健康个性。总之,在美术教学及其活动中,将尽可能多的与德育结合,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成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社会有用人才!美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学校:东胜区福兴小学教师:韩刚霞时间:20*年9月篇三:二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二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一、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欣赏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它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

4、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第 3 页(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

5、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二、观察,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校园的美丽景色,蓝天白云草地等,也许简单的几笔,却能将人带进大自然的安静、甜美中,放飞自己的思绪

6、,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大自然之美。对人物及其生活的观察。人物的题材在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眼里看到的人物千姿百态。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巨大的作用。老师在人物题材类的教学中,也应注意抑恶扬善,让儿童知道哪里是真、善、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平台,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物象的观察。着重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关心、爱护,而对于一些不良的破坏行为,要有进行劝导和坚决制止的勇气。三、应用,也是美术德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制作的小作品用来美化教室,美化居室,使学生感受到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也都于美,于自己的双手。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