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62026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convertor(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6.7 岁11.12 岁一般特点学习成为主导活动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小学儿童的学习什么是学习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 学习策略 学习障碍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共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学生学习的特点(1)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动;(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4

2、)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水平的过程。 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1)义务教育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对个性的发展有益。(2)教学活动提高了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促进了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3)集体活动一方面,发展社交技能,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另一方面,掌握社会规范,发展良好的品德。 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有直接动机、长远动机之分。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外部动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3、,内部动机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小学六年级学生开始形成具有长远社会意义的自我实现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总强度随年级的升高而呈现下滑态势。 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的或富有新异性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直接兴趣;对活动的目的与任务或活动结果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则常常能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年龄特征P257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学习态度对教师的态度 对作业的态度 对评分的态度 对集体的态度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学习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丰富,但是具有不完善、不稳定和刻板的特点。学习障碍 概念 特征 行为表现 分类症状 原因矫正 概念学习障碍一词是由英文 Le

4、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翻译而来的。世界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做出的,他提出了学习无能的概念(1963) 。 所谓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看上去聪明,只是在听、说、读、写、算的能力的获得与运用上出现困难,并因为这些能力的落后导致学习上的失败。 学习障碍特征(1)差异性(2)缺陷性(3)集中性(4)排除性(5)可逆性(6)贯穿性小学二至三年级是学习障碍的高峰年龄,一般男孩多余女孩。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学龄期。 学习障碍 行为表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写字经常丢一划,多一撇,部首张冠李戴。写作业时间拖得太久。经常忘记计算过程中的借位与错位。记忆某些事物的

5、能力强,而读、写、算方面能力弱。不爱阅读或阅读能力差。好动,但缺乏运动技巧。 书写障碍这类孩子的一个突出困难就是写字多一撇少一划,经常把答案写错,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他们的眼睛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这是儿童的视知觉分辨力和视知觉记忆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必须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 阅读障碍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提笔忘字,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阅读速度特别慢。他们认字时将字当作一个没有意义和语音的图形来记,死记硬背,阅读时不能自动地将字

6、转换为语音,所以阅读速度和耗费的精力极大,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地阅读,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数学障碍这类孩子在数学计算和数量概念的理解上有困难,空间推理较差,遇到计算题和复杂一些的数学或物理题就不会解了。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像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 注意力障碍家长通常怀疑这样的孩子有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障碍。他们上课不听讲,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时经常疲倦,下了课则很兴奋。这种孩子自控力差,经常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显得十分幼稚。 学习障碍症状(1)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2)在行为、情绪

7、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 (3)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发育迟缓、品行问题等学习障碍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只是假设。(1)胎儿期、出生前、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2)遗传素质假说。脑发育迟缓、脑皮质功能不成熟、觉醒不足、左右脑发育不平衡;感觉综合失调;遗传;(3)生物学假设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某种神经递质不足或过多。(4)心理与环境假设早年缺乏各种环境刺激;家庭教养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等。(5)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学习兴趣、不够用功、缺乏学习方法等。 学习障碍 矫正神经心理学系障碍的补偿方法动觉训练法语音书写发音方法视听动觉法小学儿童的思维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

8、发展的基本特点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整个小学儿童,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第二,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第三,小学儿童思维结构逐渐完整,但是有待于完善。 第四,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小学儿童的思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

9、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比较能力的发展从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在直接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比较。 概念的发展深刻化 丰富化 系统化推理的发展(1)直接推理(2)演绎推理(3)归纳推理(4)类比推理小学儿童的思维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形式、方法、规律、广度和难度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1.发展趋势上升平稳上升2.自我概念的发展(1)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

10、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2)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逐渐客观化和复杂化;(3)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的自我接受度与自我和谐程度并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的自我接受度与自我和谐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减的趋势:年龄越大,自我接受度越弱,且真实自我符合理想自我的程度也越小。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3.自我评价的发展(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到独立进行评价;(2)对比较笼统的评价到对自己的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自己内心品质的评价;(4)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社会认知的发展

11、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第一,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内部品质特征的注意;第二,从简单到复杂,即从某个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问题;第三,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灵活的认识;第四,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第五,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对事物抽象的思考;第六,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想法。 2.观念采择能力的发展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即儿童能够认识到对于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并能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是与个体的自我中心化相

12、对立的,而与去自我中心相一致。由于儿童在 7 岁时就克服了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儿童观点采择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发展。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认知的发展张文新和林崇德的研究发现:610 岁,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10 岁左右,具体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10 岁以后,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角色采择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是与儿童社会经验有关的认知发展的技能。通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 3.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变化的表现;控制模式的变化(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的交往特点(297)

13、;对友谊的认知第一,在儿童早期(6-7 岁)时,只根据一些表面的行为和关系,如在一起游戏、互赠小礼物等,来断定是否存在友谊,后来(9-11 岁)发展到能把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和思想、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第二,儿童最初的友谊只集中在“我”的感受及满意度方面,是一种自我中心的单向关系,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互为满意的双向关系。第三,从最初的那种暂时的、只能共享友情的关系,发展到能经受住时间和冲突考验的关系。 (3)师生关系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向师性选择性教师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1.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协调性表现:第一,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

14、行为的能力;第二,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第三,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2.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第一,由服从向独立发展;第二,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尽管高年级儿童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基础,但是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性;第三,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冲突较少。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3.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1)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道德认识是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观念的研究我国心理学家从小学儿童道德观念、集体观念、分享观念、利他观念、

15、公益劳动观念、纪律观念、谦虚观念的发展特点以及小学儿童对权威的认识水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迅速发展,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具有差异性。但是在小学高年级各种基本道德观念已经形成。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道德判断的研究特点: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准则、道德信念的制约。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存在着从众现象。影响因素:行为动机和行为后果;权威因素;结果预期、结果反应、行为情境、言语情景、意图线索等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2).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下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

16、的作用。我国心理学家对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研究主要涉及 5 个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良心、荣誉、义务和幸福。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研究结果: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分为 5 个水平:自然的、直接的情感;由对直接的个人得失的预测引起的情感;按照社会反应而引起的情感;由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外部作用力引起的情感;以被内化并结合成为自我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并且称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高度概括性的、立论型的道德情感)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发展特点:每个年级都有道德发展的五级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高级水平逐步增加。低年级从第三级向第四级转化;中年级以第四级为主;高年级半数左右的孩子达到第五级水平。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小学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从强到弱依次为:义务感、荣誉感、良心、爱国主义、幸福体验。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3)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属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