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8294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阳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莱阳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莱阳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莱阳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莱阳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莱阳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阳政府工作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莱阳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年1月17日在莱阳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莱阳市市长孙德奎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莱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回顾“十一五”,我们攻坚克难、有效作为“十一五”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五年,也是我们战胜困难、突破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财税政策调整、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重影响,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在中共莱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齐心协力谋发展、惠民生,全

2、力以赴保稳定、构和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绿色名市、中国梨乡、中国恐龙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十一五”是经济增势最强劲的五年。这五年,我们加快转调步伐,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06亿元,是“十五”末的两倍,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0:62.2:27.8,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到31亿元、190亿元、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557万元,年均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

3、元,年均增长16.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比“十五”翻了一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22.4%,SO2、COD排放量分别削减第 2 页11.6%、29.4%。“十一五”是城乡变化最明显的五年。这五年,我们着力提升形象,瞄准焦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载体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7.5万,分别比“十五”末增加8.2平方公里、5.4万人。累计投入15.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89项,是我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最大、工程数量最多、建设档次最高的时期。全市上下积极谋划争取,合力攻坚克难,倾力推进建设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根本的重点工程,大手笔拉开了城市发

4、展框架,新建改建城区主干道20条、硬化改造背街小巷15条,实施绿化亮化工程36项,新增城区绿地12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560盏。大修改造县乡公路100多公里,硬化连村路1000多公里,完成187个村庄的环境治理,新建沼气池9800个,新增无害化厕所6.3万座,植树造林9.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7%。“十一五”是蓄势聚力最关键的五年。这五年,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借助外力、激发内力、挖掘潜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突破三大板块,经济开发区带动发展,南海新区加速崛起,生物产业园进展顺利,三大板块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财源建设的新支撑、引领发展的排头兵。全力做大培强,龙大、鲁花等企业骨干支撑

5、、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华源莱动、山东汽车等老牌国企重振雄风、焕发活力,银通纸业、天府等困难企业走出低谷、重现生机,长链二元酸、TDI等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拉动力强的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进入收获期。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和镇街税收属地化管理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累计实际到帐外资3.2亿美元、出口创汇27.8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第 3 页的1.7倍、2倍。引进金山旅游、朝日绿源等内外资项目550个,日本伊藤忠、丰田通商等世界500强企业5家。积极对上争取,成为全省首批20个财政直管试点县,五年累计争取无偿资金14.6亿元,是“九五”、“十五”总

6、和的3.5倍。“十一五”是民生色彩最浓重的五年。这五年,我们高度关注民生,就业富民、政策惠民、社保安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生活更加宽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25元,分别比“十五”末增加7200元、3475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2.9亿元、人均1.63万元,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9平方米,分别比“十五”末增加6.2平方米、5平方米。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累计发放爱心救助3051万元、城乡低保3573万元,受益群众6.3万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发放农资、良种、家电下乡等各种

7、补贴2.3亿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累计补贴1.8亿元。新增自来水供水村庄458个,受益人口47.9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五年净增企业社会保险参保职工1.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30元,累计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1.9亿元。这五年,财政共投入民生资金30.6亿元,平均每年6亿多元,充分体现了“小财政大民生”的民本情怀。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20*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立的“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8、和“三四三三”的总体思路,引导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全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第 4 页产业聚集区、上级在我市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省财政直管县试点四大战略机遇,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突破年、南海开发突破年、镇域经济突破年、发展环境优化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形象提升年、夯实基层基础和干部素质提升年”六个主题年活动,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圆满完成“十一五”、顺利开启“十二五”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精心调结构、努力转方式,三次产业持续优化(一)工业经济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3家、新增6家;预计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利税66亿元,分别增长24%和

9、29%;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23%,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绿色食品、机械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四大产业集群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80%,其中,机械汽车、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行业占比达到25%。鲁花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亿元,龙大突破50亿元,鸿达重工、华源莱动、春雪食品超过10亿元;培育起纳税过亿元企业2家、过千万元19家、过百万元86家,其中金山集团纳税同比增长689%,山东汽车增长149%,建华管桩增长90%,江波制药增长63%。(二)服务业实现新突破。文化旅游业,积极融入“好客山东”大旅游格局,西陶漳梨乡风情旅游区列入山东省首批“旅游下乡工程”示范点;娘娘山等4个景区获

10、批2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我市HT4FAHT级景区零的突破;金山宝塔、富山龙王庙主体完工,金山南海度假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酒店,丁字湾滨海省级旅游度假区、金岗口恐龙遗址省级地质公园顺利获批,成功举办第二届莱阳梨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分别增长67%、77%。商贸流通业,培育亿元品牌市场13个,市场成交总额79亿元;销售家第 5 页电下乡产品4.9万件,销售额翻番增长、突破1亿元;中心煤炭、东方果蔬二期等专业市场投入使用,正源百货扩建主体完工,投资10.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投资1亿元的居然之家家俱城进展顺利。现代物流业,物流配送额突破130亿元,市、镇、村三

11、级物流网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投资1600万元的交通物流扩建基本完工,银座物流、石油物流正在积极推进。(三)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新发展标准化基地菜3万亩,开发优质果园1.8万亩,新增标准化养殖场132个、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9个。大力提升莱阳梨品质,与中科院植物所合作建立了莱阳梨科研基地。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总数达到1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县级市首位;“仁和牌”鸡蛋通过国家无公害禽蛋认证,莱胡参、莱阳芋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莱阳五龙鹅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家禽品种。切实抓好农业基本

12、建设,五龙河宅科段综合治理顺利完工、二期全面启动,沐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1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全国县级市中唯一一个中央级防汛抗旱储备库落户我市;改造中低产田16 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2万亩;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植树造林4.2万亩,超额完成“三年大造林”任务。二、倾心抓招商、强力抓项目,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一)搭建载体引项目。经济开发区,确立了“五园一区”发展框架,开工建设了富山西路、长江北路、峨嵋路3条园区主干道,形成了完整的环区路网,盘活周边土地上万亩,引进重奥汽配、瑞丰机械等过亿元项目6个,完第 6

13、页成投入16亿元。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分别荣获省内唯一“中国汽车配件制造业示范基地”、“山东省食品产业加工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南海新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加速推进新区建设,烟台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莱阳南海新区发展的意见;引进国际一流规划团队,完成5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金山湿地公园二期投入使用,水岸住宅、游艇码头完成投入7.4亿元,玉皇山滑雪场、滨海大道等项目顺利推进。生物产业园,投资12.5亿元的瀚霖生物二期基本完工,与中科院签订了建设微生物所莱阳分所协议,中科院生物产业基地规划论证进展顺利,正在孵化引进相关项目,其中尼龙1212项目已与郑州大学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发挥三大板块“磁

14、场效应”,大力实施“三个引进”,成功与中科院微生物所、植物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7个,注册外资13 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7777万美元,出口创汇6.1亿美元,分别增长12%、4.3%和15.5%。( 二)合力推进上项目。通过重点项目领导包帮、优质项目政策倾斜、新建项目专人跟进等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确定重点项目159个,总投资198亿元,完成投资133亿元,28个过亿元项目全部开工,65个重点项目完工投产,1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8个项目列入烟台市重点。服务业、高新技术项目达到60%以上,呈现出层次提升、结构优化、数量倍增的大好局面。( 三)奋力攻关争项目。

15、一是挖掘资源争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人脉资源,加强对上沟通,及时获取项目线索,及早着手项目攻关,成功争取青龙高速在城西增设出入口、在团旺出口建设连接线、青荣城铁莱阳站房由4000平方米扩大到1万平方米。第 7 页二是抢抓机遇争项目,借助省财政直管县试点,争取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示范县、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县、奶牛产业化等扶持项目388个,争取上级无偿资金4.2亿元。三是创新思路争项目,在烟台市率先引入民族用品贷款项目,帮助民品企业获得贴息贷款8.8亿元,受益企业数量和贷款额度均列烟台首位。三、用心谋长远、奋力打基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美化城区环境。实施了城区东出口、立交桥西南角等城

16、区绿化项目14个,新增绿化面积54万平方米,打造起龙门路、五龙路两条纵横景观大道。敷设弱电管网46.8公里,完成五龙南路、旌旗路等7条道路空中管线入地,在鹤山路、五龙路安装护栏9公里,改造人行道8万平方米。城市公园和城区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大力开展高污染行业专项整治,依法关停软骨素企业24家、搬迁小电镀企业12家;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三期土建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规划设计;治理旌阳河、小荆河等排污沟13.5公里,城区煤炭经营户全部搬迁到中心煤炭市场集中经营,城区河沟污染、煤炭粉尘污染得到有效解决。( 二)完善城市功能。把改善供热效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重新理顺集中供热体制,改造扩建二级换热站10个,敷设改造供热管网62公里,完成43个小区老化采暖设施改造,总面积35万平方米。敷设昌山路等供水管线12公里、天然气中压管线16公里,实施东关大桥、湖心岛等亮化工程10项,安装路灯712套。改建垃圾中转站14座,新上果皮箱185个。( 三)融合城乡发展。一是强化规划龙头,聘请同济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