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58143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单位:中铁六局桥隧分公司昆玉项目部作者名称:张国强内容摘要:根据新建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长岭岗一号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施工的工程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隧道挑 顶施工工艺措施及施工 ,总结了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关键词:软弱围岩 辅助坑道 正洞 综合技术 目 录一、概述 .1二、施工技术方案简介 .1三、具体施工步骤 .1四、监控量测 .7五、结语 .7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1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一、概述新建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 II 标长岭岗一号隧道位于玉溪盆地 NW 侧边缘地带, 为盆地和低中山剥

2、蚀丘陵地貌过渡区,同时位于经向构造体系的小江断裂与普渡河断裂间,新构造运动强烈,岩体破碎。长岭岗一号隧道岂止里程 D2K31+245D2K35+590,全长 4345m, 于线路右侧设斜井一座,斜井于左 线线路相交里程 为 D2K34+460,斜井中线于左线线路中线大里程端交角为 400,斜井平长 257m,斜 长 258.67m,坡度为 12%的下坡,洞身设计为无轨运输单车道,开挖尺寸为 4.7m(宽)5.75m (高)。斜井穿越地层主要为灰岩和弱膨胀土等,地质条件较差,斜井与正洞交叉处原设计围岩为 IV 级,经超前地质预报及现场掌子面揭示,设计围岩与实际围 岩不符, 变更设计 IV 级围岩

3、调整为 V 级围岩,采用 V 级支护体系施做。斜井开挖工法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正洞开挖工法采用三台阶法开挖。二、施工技术方案简介当斜井施工至左侧距离正洞边墙 15m,右 侧距离正洞边墙 9.15m 时,采用 15 榀 I14 型钢钢架,按左侧钢架间距为 1m,右 侧钢架间距为 0.61m 掘进,施工至与正洞边墙交界处时,采用 2 榀 I20 型钢并联焊接为 一体做交叉口门架。当 门架施做完成及该段仰拱闭合成环后,以半径为 15 米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不大于 23%)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掘进;形成作业空间后,转向相反方向施工, 扩挖临时支护达到正洞标准断面。斜井进入

4、正洞平面关系见图 1,斜井进入正洞立面关系 见图 2,施工程序详见表 1。三、具体施工步骤1、根据斜井与正洞相交角度,以间距 1.0m 间距安装异型钢架,完成由垂直于斜井中线到平行于正洞中线的过渡(见图 1)。2、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采用 2 榀 I20 型钢并联焊接为一体做交叉口门架,以保证相交地段三维受力状态围岩的稳定。在此型 钢钢架上焊接 2 榀 I20 型钢横梁,并在横梁两端螺栓连接 I20 型钢立柱,为正洞钢架提供落脚平台,见图 3 所示。以后在此处安装正洞钢架时,用 I20 型 钢斜梁代替正洞的 A 单元钢架,用 I20 型钢立柱 代替正洞的 B、C 钢架, 见图 2 所示。软弱围岩

5、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2左线D2K34+60=XK+0 隧道中线 右线昆明玉溪 D2K34+50图1 斜井进入正洞平面图斜井中线注:本图以厘米 为单位。AA I14型钢钢架I20型钢钢架D2K34+50I16型钢钢架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3内轨顶面2根I0型钢支撑柱2榀I0型钢支撑横梁I型接头 I型接头A单元此处取消正洞格栅钢架A、B单 元,变为直钢架图2 斜井进入正洞立面图隧 道 中 线注:本图以厘米为单位。B单元 C单元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4图3 A-截面 2榀I0型钢门架2根I0型钢支撑柱 I20型钢支撑柱2根I0钢架横梁正洞V级围岩钢架落脚点

6、内轨顶面 注:本图以厘米为单位。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53、斜井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1)采用 19 榀 I16 临时型钢钢 架渐变爬坡导洞。支护参数为:22 锚杆, 长度 2.5m,间距1.21.2m,梅花型布置;8 钢 筋网,网格间距 0.20.2m;喷 射 C25 砼,厚度 20cm。 支护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指南操作,保 证施工质量。(2)爬坡道的坡度设计,按最大 23%的坡度设计,正洞拱顶高度比内轨顶面高 9.02m,横洞开挖拱顶高度比轨面高 6.25 米,考 虑采用 13 米(渐变断面中 线长度)的爬坡长度,以加快爬坡导坑施工进度,尽快开挖到正洞拱 顶,减少不安全因素

7、 为 原则。(3)完成爬坡及扩大断面后,按照 线路设计坡度向昆明方向按 V 级围岩开挖方法、支护参数继续进行上台阶掘进,施工 10 米后, 喷砼封闭昆明方向掌子面,反向向玉溪方向开挖正洞,每循环先开挖上部,立上部钢 架后,再拆除 导洞支护。(4)反向开挖支护反向开挖按正洞 V 级围岩台 阶法施工,先超前支护,后拆除导洞临时钢架,再开挖上台阶,按正洞设计要求间距进行 钢架施工,相 应完善其他支护 。(5)正洞落底后要及时进行正洞仰拱施工,以便初期支护与仰拱尽早成 环,确保施工安全。表 1 斜井与正洞相交处施工程序表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6施工顺序 示意图 说明11、斜井掘进至正洞

8、开挖轮廓线后,在交叉口处施作加强支护及斜交口处支撑架。按确定的曲线半径测设中线。2、向昆明方向开挖一处爬坡导坑。3、爬坡导坑断面视围岩情况可进行调整。2 1、按导洞断面,斜向上挑顶 开挖至正洞拱顶。2、开挖爬坡道,直至爬坡道拱 顶标高达到正洞拱顶标高。3、爬坡导坑支护参数按照 V 级围岩采用 I16 型钢钢架参数施工。31、开挖到导洞顶和正洞顶位于同一高程后, 继续向该方向(昆明方向)按V 级围岩开挖方法、支护参数施工上部弧行导坑,施工 10 米后,喷砼封闭掌子面。41、然后调头按正洞 V 级围岩施工方案开挖上部弧形导坑,每开挖 1m,架一榀钢架,相应完善其他支护。2、施工中可根据需要开挖一段

9、距离后,暂停该方向(玉溪方向)开挖,并 喷射 砼 封闭掌子面,再回头按正常工序进行正洞昆明方向的开挖及初期支护。5 按照台阶法进行正洞施工。斜井拱顶爬坡导坑正洞 正面图斜井正洞拱顶爬坡导坑(爬坡导坑纵断面)图导坑爬坡上弧导坑锁脚锚杆锁脚锚杆爬坡导坑锁脚锚杆锁脚锚杆软弱围岩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综合技术介绍7四、监控量测 1、辅助导坑与正洞形成的喇叭口,开挖断面大,作为施工通道放置时间长;围岩在应力重分布和应力释放的过程中,会引起支 护结构产生位移、 变 形,甚至支护结构破坏,危及隧道安全。因此,在该段进行进 行加强支护,并在施工中建立严密的监控量测是保证安全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调整支护参数的信息来

10、源。应按要求布设 拱顶下沉、净空收敛点,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工作。 2、强与正洞交接处的测量工作,保证高程、坐标以及开挖支护净空的准确性,及时记录所测数据,对监测成果进行分析,根据监控结论指导施工。五、结语 1、在 V 级围岩挑顶施工需加强支护,钢架密排; 2、交叉口处前后 20m 内衬砌紧跟是保证洞室稳定的必要手段; 3、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分析成果,指导洞室支护参数及二衬的施作,有效保证洞室的安全; 4、交叉洞涉及应力重新分布,本文在深度、广度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主要参考文献: 1铁路隧道锚喷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作者简介:张国强,男,组理工程师,2007 年哈尔滨铁道职业 技术学院, 电话 18687755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