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7148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现金业务管理问题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银行现金管理业务问题分析1.我国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的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管理是一项较为成熟的金融服务。在亚洲,最优秀的现金管理服务提供者都是世界知名的大银行。根据 2002 年亚元杂志(Asiamoney Magazine)公布的最佳现金管理银行调查结果,花旗银行(Citibank) 连续 4 年获评为亚洲区域最佳现金管理银行。 亚元杂志的调查是通过亚洲地区超过 2500 家公司的财务部门主管,以问卷方式投票选出当地及区域最佳的现金管理银行的。这些受访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及非上市公司等,这些公司有 4 成左右都拥有区域性的财务部门。被评为第二至第五名的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

2、渣打银行及荷兰银行。在中国,现金管理业务是随着外资银行在中国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和大型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向中国迁移而为国内商业银行界所熟知的。1999 年,花旗银行开始在中国推出现金管理产品,主要从 3 个方面发展现金管理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国内人民币资金管理和跨境外币现金管理。为了开展这一业务,花旗银行谋求获得中国各家银行的支持,对它们所提供的账户信息进行汇编,然后转交给花旗银行的客户。这种合作的结果一方面使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弥补了其在中国网点不足,没有全国性资金清算系统的劣势,另一方面也使许多中资银行开始提供自己的现金管理产品。2002 年,中资银行开始全面抢滩国内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现金管理业务

3、,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在跨国公司方面获得了突破,中国农业银行则与中国光大银行在北京签署了包括现金管理业务在内的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中国工商银行在 2002 年 10 月 5 日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对优质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其主要客户有中德合资上海克虏伯、柯达(中国) 、东方航空等中外大企业。目前由工商银行直接协助现金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已超过 100 家。 随着目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向国内的迁移及规模庞大的跨区域企业集团的形成,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资金控制、调度的需求与日俱增。集团下辖分支机构在同一时期,有的有资金结余,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存在商业银行,而另外的分支机构可能有资金缺口,需要向商业银行以较高的

4、利率借款。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业务就是利用银行遍布全国的资金清算网络,实现各分支机构间资金的实时调拨,使集团总部充分利用整个集团的资金,从而使融资费用最小化。在集中资金的同时还能加强总部对分支机构的财务控制能力。例如,一些有大量销售分支机构的公司所广为采用的“收支两条线”模式,可确保公司的销售款完全置于总部控制之下。 2.我国银行现金管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2.1 我国银行和政策与法规存在缺陷(一)政策层面缺陷在政策层面上,现在对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也存在阻碍的因素。例如,外汇管理的问题,我国现在 04 年出台了文件,允许境外企业贷款以后外币的政策放松,现在允许开辟外币资金池的业务。事实上现在还受到比较

5、严格的监管,比2如外币资金池的管理还没有严格的限制,此外企业要建立外币资金池需得到国要家外贸局的批准才能办理,所以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我国银行发展现金管理业务所面临的困难。(二)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缺陷因素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 1988 年颁布实施的,时隔多年,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条例本身着实存在不少缺陷,有待完善。条例没有将承包单位、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考虑在内,伴随这些开户单位迅速发展,数量众多,现金结算有增无减。现金使用范围规定过于狭窄,与人民币作为无限清偿货币应用于一切债权债务的清算实际情况相矛盾。结算起点 1000 元偏低,阻碍了正常的商品交易。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

6、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在物价大幅度上涨情况下,通货膨胀的今天已严重偏离实际,根本不够周转使用。条例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现金管理的各种问题伴随经济发展而越发突出。2.2 我国银行业现金管理内控建设中有待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外资银行的渗入,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银行尚未真正建立内控文化;控制分散与控制不足并存;部分基层机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章不循

7、、违规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银行分支机构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不足等五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在市场化运行的实践中,与建立规范化商业银行的高标准相比,内部控制建设存在以下问题急待改进。(一) 违法违规操作汇票业务形成操作风险 在中行双鸭山案中,相关银行,的违法违规操作给承兑汇票“体外循环”以可乘之机。承兑汇票被盗后,持票人即可在其它银行贴现套取现金。而开出承兑汇票的银行必须承担承兑义务,倘不能及时回款,则形成坏账。四马路支行的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承兑汇票的管理规定和流程办理,未经逐级审批,非法出具了承兑汇票,因而承兑银行有违规嫌疑。按照银行有关规定,出票行按规定出具承兑汇票给相关企业,企业

8、到承兑行贴现,承兑行到期前进行查询,到期结付时,由承兑行把票据托收给出票行,出票行付款给承兑行。而四马路支行打断了正常的资金回笼程序,形成了“体外循环” ,脱离正常的监督制约。在银行系统,银行承兑汇票应当被视同现金管理,其出票、贴现和承兑,在银行内部有着严格的监管和复核系统。然而,四马路中行先后开出的 96 张承兑汇票却从容摆脱了内外监管,在银行“体外循”环长达两年之久。 (二) 违反银行结算制度规定 按银行规定,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应在分行一级进行保管,像中国银行四马路支行这样的基层行,只能根据使用量到分行去申领,且申领必须填报要求出票的客户情况以及使用目的。按银行内部规章,汇票一经开出,上级银

9、行就会对汇票交易进行核查监督。同时,针对前来贴现的汇票,贴现行必须仔细查询,与3出票行确认其真实性。经过层层设防,虚假或盗用银行汇票的情形很容易被拆穿。由于四马路中行开出的汇票属于账外经营,在承兑时,如果通过中行的资金划转系统,从专业备付金账户划转,原则上就可能被上级行跟踪察觉。此案中,承兑汇票到期后,不是由出票行付款,而是由朱某多次直接用现金还款或从他在山东企业账户划款,这是违反结算制度的。如果承兑行严格按正常程序办,非法出具的承兑汇票则不难发现。 (三) 信息渠道不畅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层次多,信息的收集、传送、分析的手段落后,致使全面、准确、快速传输信息的目标无法实现。内部控制

10、程序没有较好地贯彻到每一位员工,员工对自己在内控程序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清楚。信息的交流没有畅通的渠道,许多信息无法共享。 2.3 人民银行对现金管理业务的监督管理不严近年人民银行的现金管理宣传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而针对企事业等开户单位的宣传培训活动则很少开展。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现金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没有充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制度不全和措施不力使其对辖区内所发生的违规事例处理很不及时,即使最后得到了处理一般也只限于“下不为例”而已,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为了争存款,揽业务、拉客户,不惜以放松现金管理为代价来“招凰引凤” ,另一方面,社会监管系统信息传递

11、不灵,如企业实行效益工资后,社会劳动人事部门,一般仅与企收保持单线联系,很少再给有关银行送报工资基金册 ,企业单位的人数、工资基金总额及其浮动幅度等,银行很难确切掌握。同时,部分集体单位本身己取消了工资基金册 ,当企业用现金时,现金支票上注明“工资”用途的,银行只有认可。2.4 我国银行业对现金管理业务模式滞后(一)观念滞后,产品功能简单。目前,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服务主要集中在流动性管理、账户信息管理、收付款管理等几个方面,而对包括投融资管理和资金风险管理等在内的现金管理业务认识不够深刻,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提供的多样化投资组合,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现金管理服务功能尚有较大差距。商业银行虽拥有庞

12、大的结算网络和清算能力,但提供的现金管理产品大多是初级、简单和基本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现金管理产品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二)业务品种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尚处于学习借鉴外资银行阶段,未形成拥有自身特色、整合成体系的业务品牌规模,特色产品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建立自己的现金管理业务品牌,才能真正将出色的商业运作、优秀的专家团队、敏锐的市场感知力整合在一起,转化为产品的开发能力,最终形成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三)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各自品牌的现金管理服务,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在某些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各类产品功能的挖掘深度还不够,无法满足客户,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的深层次需求。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组织架构导致现金管理产品分散在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很4难形成系统、完善的现金管理产品研发体系,由此研发速度滞后于市场发展速度。(四)现行业务组织模式导致营销合力不足。在总分行体制下的国内商业银行,多数没有专门的现金管理业务条线,现金管理业务的营销也多是不同部门负责不同客户各自为政,缺乏有效联动,竞争能力被削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