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修养心得体会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6099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德修养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官德修养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官德修养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官德修养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官德修养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德修养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德修养心得体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官德修养心得体会官德修养之我见,心得体会所谓“官德”,通俗地说就是领导干部做官的品德和品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无疑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真诚告诫和教诲,也是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面镜子。实践证明,“官德”连着“官风”。“官风”是表象,“官德”是本质。有什么样的“官德”,就有什么样的“官风”;“官德”一旦有病,“官风”就自然不正。有的重“权势”,责任意识缺失,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视为“护身符”和“指挥棒”,甚至当作损公肥私、谋取个人私利的特殊工具;有的作风漂浮、为人霸道,惟我独尊,甚至压制民主、脱离群众,依仗职权乱作为和瞎折腾。也有的是欺上瞒下、弄虚作

2、假,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图形式、走过场,劳民伤财搞“悬乎套”;还有的善于说官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令群众“烦气”和“反感”,挫伤了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我们有些干部的“官德”不健康,行为不端正,作风不扎实,群众口碑欠佳,所以程度不同地扭曲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干部自身形象,无形中也给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不应有的阻力。由此说来,在新时期,努力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万万不可熟视无睹、掉以轻心。强化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入手: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尊严和

3、形象,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作风”,时刻用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中,毫不动摇地信第 2 页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型理念,切实发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和“导”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深化创先争优的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党看齐,为党增光,让党旗更加鲜红,让发展前程更加灿烂和光明,让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手中的权力,视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任何时候都不可滥用职权或以权谋私。淡薄名利,远离腐败,情系群众

4、、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正确处理“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之间的关系,以良好的“官德”和“官风”,体现和展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破除违背群众意志和愿望的“官僚主义”、“功利主义”、“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要把“服务群众、为民造福”作为永恒的天职,牢记领导就是服务,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光荣无限。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忍得住负重,做到廉洁务实,两袖清风,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也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历

5、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战争年代,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拥护和参与,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样,在和平发展时期,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拥护和参与,也不会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最起码的为官之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加速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实践出真第 3 页知、实干出亮点、群众是后盾、人民是靠山。领导干部一旦脱离群众,甚至与群众离心离德,则一事无成。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和“良师益友”,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智

6、慧才能。要不断改进领导作风,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修炼“官德”,端正“官风”,努力塑造干部良好形象,使群众一呼百应,让群众心服口服,以博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戴。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基础性工程,要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相信和依靠群众等方面着手篇二:官德心得体会学习官德的心得体会从一般意义上讲,官德和医德、师德一样,亦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随着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职业道德的生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不仅在于其客体的变化、发展,更在于其主体的把握、内心信念的牢固,以及情感的一

7、贯和意志的坚定诸因素趋于理想状态的结合。人类社会由于分工的不同,使得职业和职业道德林林总总。在数不胜数的职业道德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世人关注的则应首推官德。作为职业道德的官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源于“官”这种社会阶层和职业的特殊性。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道德,就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而言,都不及官德来得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久远而恒新。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要素的总和。显然,为官者品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领导活动的成败,及其在社会上和老第 4 页百姓心目中形象与威信的高

8、低。在我国,官德如何,历来为社会关注,为百姓瞩目。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重德治,轻法治;重人伦,轻理性的原因,还在于作为维系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得以绵延两千余年的儒家文化所张扬的基调和凸现的文化核心。这就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并为自汉武帝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奉行的一整套包括仁、义、礼、智、信在内的儒家学说。它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整个国家的政治局面方面,是起过和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的。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人伦道德和思想感情的民族。我们评价任何人,道德都是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来使用

9、的。所以,人品重于文品,人品重于艺品的观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心领神会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人们都是用道德这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位为官者,只不过是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德的要求内容不同罢了。今天,我们党在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上,总的原则是坚持德才兼备和“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即便是在考核干部时,也是坚持德、能、勤、绩的标准。官德状况引起的社会关注和百姓瞩目。一方面,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历史沿革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官”这一特殊职业和为官者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决定的。因为大凡是官都意味着权威,二者有着不解之缘。我们知道,凡是官,无论是高层的,中层的,基层的,其手

10、中都掌握着大小不等的权力。需要指出的是,权力并不等于权威。权威是有威望的权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谈官德修养不能不注意到领导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法制观念同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先说政治立场和态度。一般地讲,第 5 页道德操守良好,修养功底深厚的领导者,在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做到态度坚定,旗帜鲜明。这是由于这样的领导者其日常的学习和理论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日积月累的道德修养,为其领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厚实的思想基础和坚强的精神支柱。即便是面临纷繁复杂的局势,他们也能驾轻就熟,稳定大局。那些缺乏道德修养,素质平平甚至低下的领导者在他们面前就相形见绌

11、。因此,我们可以说,为官者,不论其职位高低,也不论其资历深浅,如果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他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就会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就会常常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处处把为百姓苍生办实事、好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会将广大劳动人民的冷暖安危和祸福系于一身。否则,就会被老百姓诟病,遭历史淘汰。所以,中国老百姓对当地的官的另一种称呼为“父母官”。因此,我认为,官德修养对为官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都起着一种潜在的、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积极作用。再看为官者法制观念与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历史上,许多法律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的某些要求;道德规范也往往表现

12、着法律规范的某些内容。这样,我们认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必须与一定时代的法制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所承担的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统一起来。因此,官德修养不能不与法制观念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当然,官德修养是既不能也无法替代为官者的法制观念,也不能脱离当今这个八面来风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就后者而言,我们提倡的官德修养,决不能回到封建社会的那种所谓“闭门思过”、“面壁自省”的过了时的修养模式中去,而应该使这种道德修养紧密结合我们的社会和时代,结合我们当前所要进行的伟大事第 6 页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不断提高层次,充实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官德修养才能折射出时代的光辉,也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今天,

13、我们要担当起率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大任”,就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领导才能不仅能胜任自己岗位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它关乎党风、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古人有言:“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实践,切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我国的官德建设作出努力,勤政为民,廉洁为公;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篇三:学习官德文化加强官德修养摘要:中国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官

14、德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具备高尚的官德,忠心为国,心系百姓、勤奋敬业、清正廉洁,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执政地位才会不断巩固。学习官德文化加强官德修养中国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官德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具备高尚的官德,忠心为国,心系百姓、勤奋敬业、清正廉洁,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执政地位才会不断

15、巩固。作为党员干部,在当第 7 页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为镜,对照反省自己的从政行为,不仅需要,而且也非常必要。下面,就对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简要谈一些感受和认识:一、对传统官德文化的理解在中国,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并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曾涌现出一批批公忠为国、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如战国时代的西门豹、大周的狄仁杰、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瑞等等,他们用实事证明了,为官者时常自律自省、清正廉洁、勤政爱民,都会

16、受到民众的爱戴与拥护!根植于我们南阳大地的古代先贤留下的优秀官德文化,对我们当前的领导干部仍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北宋时曾在南阳从政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警世醒言,表达出他心怀天下,忠君爱民博达胸襟,令世人敬仰。三国时期曾卧居南阳的诸葛亮,为了祖国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朝历代为官的楷模。汉朝被称为“悬鱼太守”南阳太守羊续,为任期间清正廉洁、严以律己,在南阳传为佳话。汉朝时先后在南阳任太守的召信臣、杜诗,被后世传为“召父杜母”。他们心系百姓,以最大的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成为南阳人民的“父母官”。内乡县衙的楹联,如“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第 8 页臣”等等,这些来自于封建社会基层官员的醒言,深刻而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