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5760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PEST 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制约近年来,经多次清理整治,对机动车辆的乱收费和道路乱设站点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还没有完全根除。据统计, 1998 年汽车工业全行业利润仅 40 亿元,而全国交通和车辆收费高达 1626 亿元,其中越权设立的收费项目占46。即使是国家规定的税收项目在实际购车支中也高达40 45,进口车为 5560。汽车税费还出现了地方化管理倾向,收费主体项目多,交叉收费、乱收费、搭车收费现象严重。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可是汽车消费环境的状况却是十分恶劣。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国家有关部委统计在册的税费就达 500 多项,收费总量达 160

2、0 多亿元,部分地区附加在汽车上的收费竟达车款的 30至 50。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征收牌照费、购置费及各种杂费,这些车外费相当于中档车车价的 30以上,再加上每年超过万元的维护费用,使得不少消费者放弃购车。高税费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这是目前汽车消费市场启动的最大原因。当交通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后,同时配套渐进的汽车消费政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需要一系列的政策。2、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政治要素主要涉及世界贸易组织、垄断与竞争立法、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和与法规、贸易规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

3、几个方面。逐渐完善汽车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问题。其他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小质量、低价位、经济适用型的汽车消费品以及代用燃料;加快发展

4、柴油客车,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的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提高燃气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支持企业生产大功率客车和载货车;支持发展高速公路行驶条件高档重用载货车、牵引车和商用车;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扩大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者利用外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乘用车产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辅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新增同步发展能力,按照专业分工、层次清楚的零部件产业结构,向系统性、模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加强和完善准入管理制度,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限制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特别是引进

5、散件进行组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要素是汽车工业腾飞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耐用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我国的汽车市场。世纪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三次突破:第一次是 1992 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是从 1993 年下半年开始,为控制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增长速度持续递减,汽车市场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增长率最高不过7.3,最低仅为 2.1。到了 1999 年和 2000 年,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 12.3和 13,出现第二次突破,即2000 年跨过

6、 200 万辆。第三次突破是 2005 年以来,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6 年 GDP增长 10.7,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6 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 万辆,比上年增长 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1、宏观经济发展分析截至 2007 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四年达到或超过 10%的发展速度,经济学界人士预计 2007 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看法。一是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期,这个阶段性特征不会发生变化(钱不缺、人不缺)。二是从供给角度来看,

7、各种生产要素十分充裕,煤电油运等经济增长的约束瓶颈基本消失,所以整个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很好。从国外来看也是这样,从世界银行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们都对整个世界经济明年的增长看好,所以世界经济也会为中国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再 07 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的一年,所以平稳增长仍是明年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市场总体需求是不断增长的,相应生产能力也需要不断增加,但如何把握增加的时机和“度”,则需要高超的投资技巧和市场把握能力。产能不足,就会坐失发展良机,而能力形成过早,又要占压大量资金,企业也难以承受。 2、国内市场国际化3、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我国

8、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低:(1)低进入壁垒与高退出壁垒导致汽车生产企业数目过多。(2)汽车工业长期过度保护。(3)跨国公司主导中国汽车产业限制中国自主开发能力。(4)支持汽车工业的相关性行业发展落后。提升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1)发挥市场机制,组建大汽车集团。(2)坚持自主创新,建设民族品牌。( 3)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制定合理政策措施。(4)加快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持力。4、购买结构变化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汽车消费量自 2000 年出现快速增长,2001 年以来,由于私人汽车消费的高速扩张,中国汽车

9、消费量经历了 3 年的高速扩张,目前中国汽车消费量已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06 年中国汽车行业实现销售 721.6 万辆,同比增长 25.13%,其中乘用车销售 517.6 万辆,同比增长 30.02%,商用车销售 204 万辆,同比增长 14.23%。汽车整车出口 34.24 万辆,同比增长 98.13%,创汇 31.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96.62%。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快速提升,特别是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增长迅速,说明私人购买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推动力,但平均每 100 人才拥有 2 辆汽车,与发达国家平均每 3 人拥有 1 辆汽车相比,说明中国汽车工业蕴涵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10、5、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带来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6、交通和环境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 7、能源供应和油价对行业的影响 8、钢材价格出现反弹,将加重汽车企业的成本负担9、橡胶制品的供求影响汽车轮胎成本10、其他方面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为汽车税费不合理(多、杂、重),各地的市场保护和限制政策、城市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滞后、汽车保险市场混乱、汽车售后和维修服务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差悬殊,造成汽车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1、综合与图表分析图 1 2002-2006 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 2 2002-2006 年工业

11、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汽 车 产 量 728 万 辆 , 比 上 年 增 长 27.6%, 其 中 轿 车 387 万 辆 ,增 长 39.7%。图 3 2002-2006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图 4 20022006 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图 5 20022006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 6 20022006 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 7 2002-2006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三)技术环境分析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众多,技术因素是所有经营战略的突破口。在技术上,要加强对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启动国家创新工程。1、市场换技术,建立

12、自主品牌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处于“市场换技术”的局面,根据 2006 年全国产销数据,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 720 万辆,跻身世界十大产销国前列。然而,和日益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汽车“技术空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并不是内生的,主要依靠别人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品牌转移。在此过程中,核心能力决不会自然地转移过来。国家发展汽车产业的思路已经很鲜明,第一步是国产化,第二步是合资企业建立自主研发,第三步才是真正的自主品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眼下中国汽车工业正站在第二步的转折点上。如今合资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已经成为拯救“市场换技术”纲领最后的防线。在汽车合资公司

13、提升国产化率的第一步已经基本成型之后,“市场换技术”到了关键的第二步:合资公司自主研发。而在第二阶段,各汽车合资公司的自主研发规划都纷纷与自主品牌挂钩。合资公司自主品牌将成为“市场换技术”纲领的实体和有力证明, “市场换技术”能否成功在此一举。2、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就是客车、货车、轿车占的比例,2000 年的时候是 34:37:29,到 2005 年就是 26:26:48,轿车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年应该突破 50%。同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在行业内受到了高度重视,汽车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开

14、始逐步提高,据统计目前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0%,在轿车领域国内企业也已经具备初步的开发和改进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到去年年底自主品牌 23%,今年上半年又有改变,升到将近百分之二十七八,而且处在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现在自主品牌的车发展速度非常快。3、可持续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倡导环保、节能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步伐,环保汽车产业化成研发方向,电动汽车是首选。在能源匮乏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今天,环保型汽车已经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共同的研发方向从二十世纪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环保汽车研发计划,电动车、燃气车新型汽车相继出现,直至今日,环保汽车的研

15、发工作依然方兴未艾。 我国电动车在技术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国务院于年月正式批准在“十五”期间续实施的计划已将电动车的开发与研制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规划,年研出满足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技术平台和原型车样,年奥运会建立示车队投入运行。在未来数十年中,电池电动车、混合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市场份额将以定的速度增长,而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渐减少。随着各种环保型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环保汽车势必取代燃油汽车而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佼佼者。(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交通对汽车产业的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样还受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可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

16、设速度相对则慢的多了,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我国机动车快速增长的瓶颈。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 300 万辆,已经超出了现有道路交通的负荷能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迟缓,加上交通管理的滞后,使得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与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相对缓慢构成了尖锐的矛盾。交通的治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2、消费个性化时代,即汽车定制时代汽车的消费个性时化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对消费者可以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我爱我车”这个车是专为我配置的满足我个性需求的车,为我量身订做的车。后轿车时代的汽车特点是什么?我在这里给出几个概念:A、安全 B、节油 C、环保 D、智能驾驶 E、满足消费者张扬个性的需求3、环保 排气量 使用石油4、民族文化对自主品牌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和谐、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