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5269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地理学考必修二知识点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必修 2 学考知识整理1.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了解)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理解)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甚至负增长(德国、俄罗斯) 。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本分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非洲) ,部分国家增速趋缓(中国) 。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实行

2、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理解)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出生率 高 高 低死亡率 高 低 低自然增长率 低 高 低特点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分布 非洲、南美的部落;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4.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 ;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

3、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6.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应用)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原因: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原因: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原因:改革开放政策,允许人们自由流动。7.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了解)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

4、纳的最大人口数)8.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理解)资源(成正比) 、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9.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了解)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0.人口的发展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了解)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11.城市的土地利用(了解)根据利用方式不同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

5、憩绿化用地等。12.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常见功能区(了解)城市功能区概念: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常见功能区比较1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成因(应用)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中期:逐渐形成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后期:各功能用地很明显。各功能区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4.能初步应用相关理论说明不同

6、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相距较近;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相距较远。15.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了解)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6.二战前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了解)1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理解)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 ;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18.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来源 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

7、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 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 等)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19.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了解)欧美国家经济发达,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和享受,不愿意生育或多生育,人口增长缓慢或者负增长(如德国) ;俄罗斯九十年代社会动荡,生活艰难,青年人选择不生育子女,故而人口呈负增长;中国传统的观念为“多子多福”

8、 、 “养儿防老”等,因此人们选择多生育,人口增长快速;部分地区尊教信仰的原因,认为堕胎是罪恶的行为,有了孩子必修要,故而人口增长快速(如巴基斯坦) 。20.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了解)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农业生产的位置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2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理解)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22.能结合实例分析某一农业区位的形成因素(应用)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例:位置: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自然区位条件:气

9、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 ;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23.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应用:以季风水田为例)季风水田地域类型特点:(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水田地域类型形成条件:(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附表: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对比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分布 区位条件 特点季风水田农业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季风

10、气候雨热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乳畜业 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北美五大湖区域, 草的生长;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混合农业澳

11、大利亚、南非等地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市场广阔良性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24.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理解)五种主要的区位因素:原料、市场、劳动力、动力、技术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工业类型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 钢铁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 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 电解铝、冶金、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接近高等教育和

12、科技发达地区区位因素变化:(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宝钢接近消费市场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远离城区或发展清洁工业或高新技术产业。(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等25.能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理解)(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26.能结合背景材

13、料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理解)各种类型的工业形成条件:从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动力(能源) 、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等。发展特点:向着清洁化、智能化、自动化、轻型化(轻工业) 、高新化(高兴技术产业) 、服务化(第三产业及服务业)等发展。附表:新工业与传统工业对比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附表: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对比27.能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环境污染:大气污染

14、,水污染,土地污染,光化学污染等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气候异常: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被淹) 、酸雨、沙尘暴、旱涝加剧等28.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特点(了解)附表: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 量大,快速,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广。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公路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连续性差。 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管道 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 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天然气等液

15、体状货物。29.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因素(理解)布局: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影响因素:地形、经济水平、科技等3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理解)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如株洲市城市沿铁路发展,日本筑波科学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31

1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理解)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商业网点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3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了解)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依赖与崇拜自然,两者之间呈现原始的平衡。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两者间的对抗性增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两者间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33.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