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4885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中的爱情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诗经中的爱情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诗经中的爱情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诗经中的爱情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诗经中的爱情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中的爱情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中的爱情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中的爱情诗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 (周礼媒氏 )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 “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2、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 ,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 ,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 ,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 ,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 ,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 ,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 ,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 ,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 ,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 ,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 诗经中

3、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

4、见,搔首踯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他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躅。等到他发现姑娘已经来了而且情意深长的带给他一些礼物时,便大喜过望。幽静的城角,情侣来调情,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 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 仪礼士昏礼 “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

5、可见,那时对男女之情已经有所限制了。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 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对于仲子的爱和

6、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另外, 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

7、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而从褰裳到将仲子 ,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诗经中的爱情诗关键词:爱情、女性、生命的本质、开放到保守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8、感情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从各方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的真实面貌。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形象生动得展示了当时男女的自由恋爱活动,描述了恋爱活动的整个过程,栩栩如生、耐人寻味。一、诗经里的爱情是纯真的初恋诗经中的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的开篇之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对相亲相爱的

9、雎鸠,在河中小洲上关关地鸣叫求偶,此情此景触发起主人公对河边采荇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他反复地倾诉着自己内心缠绵难解的思慕之情。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全诗比兴手法的运用十分高妙。“关雎”一词,已广为流传,成为纯洁美好的爱情象征。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

10、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诗中主要通过写他们的对话,生动地反映出男女自由相爱地欢乐,她们热情、亲昵,但不轻佻。全诗句式参差,节奏轻快,极富情趣。按封建卫道士的观点,溱洧通篇都是部道德的,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观地看,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天地精神的遵从。它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这种浪漫与明媚的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

11、,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诗经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思想,是最纯朴的思想。诗经时代的情感是真挚的、纯真的、山花烂漫的、天真无瑕的,正如歌德所描绘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诗经时代有少年对在水一方的女孩的思慕,但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永远让河边的少男怅惘若失。诗经时代的情感是纯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简单明了,酣畅淋漓。正是因为诗经是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纯朴,烂漫自由的思想的表达,因此后期的经学家、道学家批判为蛊惑之词,

12、而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天地精神的遵从。它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 二、古代婚姻恋爱的风俗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 第一步,从男女的相识相知。写男女相互唱和赠答的木瓜,“投我予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抱也,永以为好也。”写了你送给我木瓜,我送给你佩玉,是回报吗?不,是为了我们的感情好呀!真是情深意长。这些诗歌逼真形象地写出了恋爱的前奏相识相知。木瓜带给我们的是夏的热情与葱茏,经历了春天的播种,爱的种子悄悄的发芽,长成了可以采摘的果实,那是定下的情,那是美丽人生的第一步,眼前是鲜花铺就的路,青春的脚步就这样踏出了欢快的乐章

13、,在浅笑与回眸之中,爱在成长;在千回百转的寻觅中,心中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第二步,对爱情的追求。周代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增加人口,增强国力,亦鼓励男女自由恋爱及时结婚,于是组织了大规模的春游祭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男女青年便可以理直气壮地表达爱意,追求爱情。,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雎鸠的相和鸣,便联想与那位美丽善良姑娘结对,心想:她真是我的好匹配呀!有了这种想法后,男子便“寤寐求之”,朝也思暮也思,想来想去,他便大胆去追求,结果“求之不得” ,于是又“辗转反侧”,翻来覆去不能睡 ,真焦虑呀!怎么办?于是采用“ 琴瑟友之”,用琴瑟表达自己的心迹,来拨动少女的心扉,

14、最后“钟鼓乐之” ,写出了男子求得之后的喜悦与两人相乐的情景。关雎中的男子成功地追到了心爱的姑娘,可是在周南汉广和秦风蒹葭中却不那么幸运了,他们也追求了,却是满怀的惆怅,可望而不可及。汉广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水永矣,不可方思。”男子看到汉水游玩的女郎,便游着、划船去追求她,可汉水太宽、太长,怎么也到不了她身边,真苦恼呀!准备割草喂马来迎接她,可是汉水依旧是那么宽、那么长,还是到不了心爱的人身边,心中充满失望惆怅之情。蒹葭中以“白露为霜” ,“白露为 唏”,“ 白露未已”写出追求的时间之长和精神之执着。“朔洄从之,道阻且长。朔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写追求之难。真是蒹葭长

15、,露为霜,美人隔秋水,相思无限呀!总之,在这一阶段,男女互生爱意,相互追求,其爱之真,其心之诚,件件历历在目,个个令人感动。第三步,男女约会时的快乐。经过艰苦努力的追求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恋人,他们的恋情开始了,在不断的约会中,他们的感情不断的交往,越酿越浓,越浓越甜,达到高潮。体现了当时男女那种真挚、质朴、健康、自然的感情。郑风风雨写情人相见的快乐,“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见到情人有什么不如意,有什么病不好,有什么不喜欢?相亲相爱到了极点。郑风野有蔓草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写情人乍见,欢乐无限。 庸风桑中写情人见面是欢乐的 日不见,如

16、三月兮”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形象刻画相思之苦。郑风出其东门中“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东门虽美女如云,但我心决不她移,我只爱那个“ 缟衣綦巾” 的女郎,其爱情之坚贞,可见一斑。再看陈风泽陂中“彼泽之陂,有蒲有田 ”但终究还得分开。这一时期的诗,表现了人们的自然情感和人性的自由发展,其人性的率直和对感情的执着。第四步,离别后的相思。相会后总要分别,相别后对情人的思念不段加深,挥之不去。王风采葛写别离后的相思苦,“一是写莲花,“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写男子躺在床上想:美人伤心了吗?想她高窕的身材,黝黑的鬓发和下巴,想啊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