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5448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备课大师 免费 】“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可以说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学生实验:发出“啊” 的声音,同时用手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观察下列两种情况下泡沫球跳动的情况。将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音叉。学生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里的水面,可见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

2、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水面的显著振动。学生实验: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复杂课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授课人 刘乃团时间 2015 年 9 月 24 日 课时安排 1课标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知道回声的有关知识。学情分析 所上四个班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声音是学生刚刚接触的一个新的知识点,与生活密切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教学,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的教学,尽量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常识。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

3、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3、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教学 重点 认识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声音的传播。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讨论、分析。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白纸、直尺、橡皮筋,音叉等。、多媒体设备。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物理备课大师 免费 】“

4、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观察纸屑的运动。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同学们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实验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大家已经知道了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声呢?请同学们设计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实验结论:固体能够传声。3、液体能够传声:演示实验:真空中能传播声音吗?3、声音的传播速度演示实验:4、人耳怎样听见声音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如:拿一张纸片放在嘴边,说话(不能吹纸片)时可以感到纸片振动;放很响的鞭炮时,可以感到窗玻璃或窗纸振动等。实验表明:声音能引起膜片等物体振动。教师:这里的膜片相

5、当于人耳中的哪部分结构? 学生:鼓膜。教师:阅读课文,自学 “人耳如何听到声音” 。自学完成以后,教师找学生描述听到声音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耳卫生,对学生进行保健教育。分析结论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分析回答让学生做出“空气是传声介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检验假设的实验。实验分析:课桌紧挨在一起时,轻敲桌面能听到较大的声音。课桌分开后,用同样的力量轻敲桌面,听到的声音很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由此证实了猜想。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学习。观察现象分析结论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学生在生物课上已经学习了人耳的相关知识,此处,自学即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

6、活动教学预设课堂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小结本节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物理备课大师 免费 】“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在 15 空气中声速 v=340m/s) 。一、本节知识巩固:(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必须靠 传播,它在 不能传播。(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学生汇报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学生练习完成作业布置二、新知识预习、 2 预习作业: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及同步自主学习(二)补充练习同步自我评价加强练习一、亮点:本节课是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实验前应强调实验要求,教学过程中根据情况对学生操作步骤加以指导,可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拟订方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二、不足: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实验的器材比较缺乏,学生实验比较单薄.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教学反思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客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改进,效果应该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