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石龙子分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4118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舌石龙子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蓝舌石龙子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蓝舌石龙子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蓝舌石龙子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蓝舌石龙子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舌石龙子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舌石龙子分类(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得曾经蜥蜴版的蓝舌爱好者们经常发帖询问蓝舌的品种问题,其帖内为了一个未知的蓝舌品种争论不休,结果笔者也是懵懵懂懂的结帖,此情此景当时我也爱莫能助,于是决定日后自己一定得掌握相关真知,自己开篇“剖析蓝舌分类”的帖子,这个决心一直植根在我的思想里,于是这几天利用晚上的闲暇之余完成了这篇自己期待已久的“蓝舌分类帖”,于今晚分享给各位蓝舌爱好者、饲养者、发烧者及欲豢养的爱好者,以便明确自己的饲养目标。首先来说说蓝舌的独立种和亚种:蓝舌有 7 个独立种,但 wikipedia 上写的是 8 种,多了一种就是常见的伊利安,由于伊利安的学名尚未被完全确定,所以一直以 Tiliqua sp., Irian

2、Jaya 的学名代称,其中可能由于 hybrid 的太严重了,但科学上毋庸置疑的是伊利安基本是印尼杂交东部而来的,我想 wikipedia 上把它写成一个独立种的原因是由于杂交已形成一个稳定的种群,故把他独立出来,但我觉得这并不合情理,因为毕竟是杂交的,当然只是多数,或许伊利安就有一个自己的产地,只是未被发现及确认,所以我们暂先把他命为斜纹蓝舌的亚种之一。言归正传,7 个独立种分别是:巨型蓝舌(学名 tiliqua gigas)、斜纹蓝舌(T.scinooides)、中部蓝舌(T.multifasciata)、西部蓝舌(T.oociptalia)、斑点蓝舌(T.nigrolutea)、侏儒蓝舌

3、(T.adelaidensis)及松果(T.rugosus rugosus)。下面再来图文细分这 7 个独立种的亚种:巨型蓝舌石龙子英文名:Giant Blue Tongued skink 或 Indonesia Blue-tongued Skink,学名:tiliqua gigas,(有人可能会蛊惑,Indonesian 不是印尼吗?对,正因为印尼是巨型蓝舌种里的主要代表及常见品种,故巨型蓝舌的英文名也以印尼的英文名命名),并且巨型蓝舌(包括印尼、马老奇、凯岛、伊利安)也是唯一不产自 Aus 的品种其第一个亚种是:印尼蓝舌石龙子(别名新几内亚蓝舌)学名:tiliqua gigas gigas

4、,英文名:Indonesia Blue-tongued Skink 或 New Guinea Blue Tongue Skink可谓是蓝舌里的巨人,最大可长到 60 多公分,(可不是最大的蓝舌,最大的蓝舌要数马老奇,最大可达 70 多公分)不知道是不是和产地有关,只分布于印尼、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及俾斯麦群岛。主要特征就是有着纯黑的的四肢,也是 blue tongued skink 所有品种唯一具有这种特征的蓝舌(少数印尼个体前肢漆黑后肢带斑点)所以较其他品种很容易甄别开来。见下图:注意以上所述特征印尼成体印尼少数个体前肢也有斑点印尼蓝舌幼体第二个亚种就是:马老奇蓝舌石龙子学名:tiliqua

5、 gigas evanescens,英文名:Merauke Blue Tongue Skink翻译过来就是马老奇蓝舌石龙子,是蓝舌里最大的品种,最大可长到 70 多公分,他的分布很奇怪,在南部伊利安竟也有分布,正由于马老奇和伊利安的分布有重叠,并且 hybrid 的很严重,所以马老奇无论在外形及花纹和伊利安都很相似,但是要想将他们甄别开来就是他们的横纹,马老奇成体与伊利安成体如果对比下差别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区别是马老奇是细横纹,而伊利安是粗横纹,也就是根据他们横纹的粗细来断定注意马老奇头后明显的竖纹马老奇背部无杂纹,前肢有杂斑多数马老奇颈部和背部体色会发黄和发红第三个亚种就是不常见的:凯岛蓝

6、舌石龙子学名:tiliqua gigas keyensis,英文名:Key Island Blue-tongued Skink翻译过来就是凯岛蓝舌石龙子,我也是在去年才得知有这么个亚种,其外形很特别,体色多变,通常是由石灰绿橄榄棕色和红色为主,也有很少的个体是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的凯岛都有着白色的鼻尖,凭这一点就很容易判别,但我觉得与其他蓝舌相比差别还是很大凯岛背部排列着很多斑点,与其他蓝舌差别很大凯岛上手图日本爬店的凯岛上手图当然上面是一种亚种分法,还有一种分法就是把印尼独立出来,其马老奇和凯岛是其亚种斜纹蓝舌石龙子学名:tiliqua scincoides,英文名:

7、Australian Blue-tongued Skink 或 Common blue tongued skink也就是说介绍澳大利亚的蓝舌石龙子或可以说介绍普通常见的蓝舌石龙子第一个亚种是:东部蓝舌石龙子学名:tiliqua scincoides scincoides, 英文名:Eastern Blue-tongued Skink 东部蓝舌石龙子,这种蓝舌在大陆很少有进,可能是由于 AUS 禁止出口的原因,即使在市面上见到的东部也很少有纯的,其多数为杂交,失去原血统的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眼后的黑色条纹,hybrid 的多数已失去这一特征,也只有在当地才能见到纯正的东部。并不是说失去了眼后的黑

8、色部分就不能判别东部,其第二个主要也正就是,东部的前肢毫无花纹,而后肢则夹杂着黑色斑点,会分辨的人都是看这一明显特征来断定的,所以希望大家如果正在为怎么辨别东部的时候,可以看看此帖,希望可以使你茅塞顿开。人工饲养下的东部,注意眼后的黑色粗纹东部幼体一些经过人工精心培育的东部,眼后特征虽不明显,但前肢还是很明显无杂斑第二个亚种就是:北部蓝舌石龙子学名:tiliqua scincoides intermedia, 英文名:Northern Blue-tongued Skink北部蓝舌石龙子,在大陆有引进,并且在北京也有一个爬友繁殖成功了。其判别主要特征有两点:1 前肢无纹;2 横纹数量及颜色,前肢

9、无纹这点和东部很像,所以很多人将二者混淆,而第二个特征直接可以判别他们。从初生幼体,小北部前肢和后肢的横纹就可达到 10道左右,而随着逐渐成长,横纹也会逐渐减少,而不少于 6 道,也就是说,北部蓝舌前肢与后肢之间的横纹至少有 6 道,并且横纹的颜色都是橙色,可称之为哈密瓜色斑。而东部则是不具备这个特点的。当然并不是说横纹并非橙色就排除北部,这只是签于东部或其他蓝舌的分辨办法之一,也就是说北部由于人工大量繁殖,血统出现了变异。注意北部亮橙色的的横纹,这是较于北部与其他蓝舌的特征之一人工饲养下的北部人工繁育的特别个体怀孕的母北部成年雄性亚成北部即将蜕皮的北部第三个亚种坦宁巴蓝舌石龙学名:Tiliq

10、ua scincoides chimaerea,英文名:Tanimbar Blue-tongued Skink“坦宁巴蓝舌”也许大家对个名字是比较陌生抑或第一次听说,这和他们野外的数量和市场进的比较少有一定关系,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价格也相对较高。他们成年的体色通常为橙色、浅黄及银色为主,而为银白色的个体就更罕见和昂贵,这并不是 albino 个体,在学论上被称为“tanimbars”。并且坦宁巴蓝舌的成年个体相对其他蓝舌要小很多,生长速度也相对缓慢,成年最大体长通常不超过 45 公分。在背部有 5-7 道褐色横纹,前腿和东部一样无杂纹,有的个体甚至四肢皆未有杂纹,通常 tanimbars 就是

11、四肢无杂纹。凭借这点就很容易和其他蓝舌甄别开来,而和东部就是体色上和体型上的差异,看体色便可一目了然坦宁巴体色都较淡下次遇到接近黄化的个体可千万别说是变异个体,不然会贻笑大方,因为接近黄化体色的蓝舌十有八九是坦宁巴坦宁巴的数量也非常少tanimbars,并非白化,至于体色之说,来日再发个专帖再论第四个亚种伊利安蓝舌石龙子英文名:Irian Jaya Blue-tongued Skink之所以列入亚种是因为伊利安蓝舌尚未被科学分类,伊利安蓝舌蜥是大陆最常见的蓝舌之一,由于体色非常之多变,成为了很多蓝舌痴迷者的蓝舌入门品种。至于体色这个问题,可能与 hybrid 有密切关系,在繁殖上伊利安多由东部

12、蓝舌杂交印尼蓝舌而培育,当然,也不能排除马老奇杂交东部、马老奇杂交印尼而培育出伊利安,然后马老奇再杂交伊利安,这样循环下去,伊利安出现了很多具备东部、印尼和马老奇的特征,以致玩家无法识别,明珠会在下面对其差异进行详细和明确的分析另外伊利安蓝舌蜥的寿命比较长,最少可达 15 年,人工的话 20 年以上,每年只繁殖一次,交尾后雌性的妊娠期为 100 天,100 天后会产下 5-15 只幼体蓝舌。下面明珠来说说伊利安蓝舌和东部、印尼、马老奇蓝舌蜥的差别伊利安与东部的差异:最明显的差别是伊利安四肢都会有杂纹,而东部前肢是无任何杂纹的,如果发现有杂纹,但又具备东部的特征,很有可能为 hybrid东部伊利

13、安伊利安与印尼的差异:周知印尼有着漆黑的四肢,而伊利安四肢为杂纹,具体见对比图印尼伊利安伊利安和马老奇的差异:上面在介绍马老奇说到一点他们的差异,就是横纹的粗细差别,但是和论坛一个蓝舌繁殖家大肚腩讨论过,我很同意他所说的马老奇背部有条明显的竖线,体色偏橘黄色。马老奇伊利安中部细纹蓝舌中部细纹蓝舌石龙子英文名:Centralian Blue-tongued Skink,学名:Tiliqua multifasciata所谓的中部,就是大家常谈的细纹蓝舌,因为他们分布于 AUS 的中西部。其以引人入眼的横纹著称,通常前肢到后肢的横纹在 11 条,横纹的颜色也橙色和亮橙色为主。并且在头部两边有两块黑纹

14、,四肢发黑,特征都非常明显,很容较其他蓝舌甄别开来由于 AUS 早就禁止出口中部蓝舌,故中部在市面上属一种价格不菲的蓝舌,不仅由于数量少价格那也是相当昂贵,估计要想见到就得花高价购入或从爬展中谗言欲滴的欣赏。中部幼体成年中部成年中部头部对比图人工饲养下的中部野外环境的中部2012-2-11 20:55 上传下载附件 (127.04 KB)西部蓝舌西部蓝舌石龙子英文名:Western Blue-tongued Skink,学名:Tiliqua occipitalis由于西部蓝舌前肢到后肢有 3-6 道棕色粗横纹,故西部蓝舌也称为粗纹蓝舌,分布于澳洲西部,与中部细纹蓝舌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果看过西部

15、和中部蓝舌的蓝舌爱好者留心下回观察到西部和中部的头部两边皆具备两块黑纹。通常来说西部身上的杂斑很少,而有的个体会在背部出现 2-3 道双线横纹,这样的个体都相对较少西部蓝舌成年通常可长到 45 公分左右,与上面介绍的中部蓝舌比较,西部的数量更要罕见,价格更要昂贵,几乎你若不去 AUS,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西部的数量罕见,很少能看见有人饲养西部一家红头松果与西部2012-2-11 21:01 上传下载附件 (179.11 KB)斑点蓝舌石龙子斑点蓝舌石龙子英文名:Blotched Blue-tongued Skink,学名:Tiliqua nigrolutea说道斑点蓝舌很多人都闻所未闻,因为这种蓝舌物种在市面上甚至比西部还要难得一见,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包括塔斯马尼亚和巴斯海峡群岛,以背部排列着大块斑点著称,其中夹杂着黑色条纹。成年体长通常在 35-50 公分之间。斑点据资料记载分为两种斑点蓝舌:1 高山斑点蓝舌2 低地斑点蓝舌或1 北部斑点蓝舌2 南部斑点蓝舌具体的差别不知道阅者有没观察到笔者前面说的体长,35-50 公分,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