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3642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_病理学_名解_大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山医学院 08 级英双病理学复习 (2012-01-16).1 萎缩 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2 增生 是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导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3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4 变性 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5 坏死 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6 虎斑心 心肌脂肪变性时,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及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8 坏疽 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

2、大范围坏死,并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9 溃疡 皮肤,粘膜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13 机化 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的过程称14 凋亡 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引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 修复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2 再生 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3 完全再生 损伤修复后,如果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5 肉芽组织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 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 充血 器官或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2 淤血 器

3、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3 心衰细胞 左心衰引起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4 肺褐色硬化 长期的左心衰竭所致慢性肺淤血晚期,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故称5 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和附近的肝窦扩张淤血而呈暗红色,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缺氧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故称6 出血 血液由心腔或血管内逸

4、出,7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8 血栓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9 混合血栓 发生于血流缓慢或有涡流形成时.肉眼观呈粗糙,干燥的圆柱状或层状,与血管壁粘着,常可辨认出灰白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10 延续性血栓 静脉血栓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沿血管延伸而增长,常包括头,体,尾三部分,称11 微血栓 发生于全身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镜下见到,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故称12 再通 在血栓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13 栓塞 血管内

5、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14.器官或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称14 减压病 当气压骤减时,溶解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引起的气体栓塞称15 梗死 由血流阻断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16 贫血性梗死 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故称17 出血性梗死 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故称.1 炎症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2 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3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4 趋化作用 是指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

6、子.6 完全愈复 在炎症过程中病因被清除,若少量的炎症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溶解吸收,通过周围健在的细胞的再生,可以完全恢复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7 不完全愈复 坏死范围较大时,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称12 假膜性炎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素与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及细菌共同形成假膜,又称13 化脓性炎 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14 蜂窝织炎 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15 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16 肉芽肿 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

7、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17 炎症介质 能够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也称化学介质18 炎性假瘤 发生于肺等内脏的增生性炎,炎症局部组织增生形成一个境界清楚,肉眼及 X 线观察似肿瘤的结节或团块称19 炎性息肉 黏膜发生增生性炎时,局部的黏膜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突出黏膜表面,常有蒂的肉状物.1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2 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3 间变 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6 肿瘤的异质化 是指由

8、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敏感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7 癌脐 位于器官表面的转移瘤,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可形成所谓8 恶病质 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况.9 癌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10 肉瘤 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11 角化珠 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的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12 硬癌 有的癌巢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多,质地硬,称为13 髓样癌 有的癌巢较大较多,间质结缔组织相对较少,质软如脑髓,14 癌前病变

9、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15 非典型增生 指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16 原位癌 一般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或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17 混合瘤 有的肿瘤实质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组织构成,称为18 癌基因 是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19 原癌基因 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的形式存在的细胞癌基因,称为.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是一种与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

10、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并使动脉壁变硬.2 动脉瘤(aneurysm) 由于严重的粥样斑块引起相应局部中膜平滑肌的萎缩和弹力下降,在血管内压力的作用下动脉壁局限性扩张,称3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缺血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的机能性和器质性病变.4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阵发性胸骨后部位的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域左上肢,持续数分钟,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消失.5 心肌梗死(my

11、ocardial infarction,MI) 指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完全缓解,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6 心肌纤维化 myocardial fibrosis 是由于中-重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引起心肌纤维持续性和反复加重的缺血缺氧所产生的结果.7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18.6PA 和(或) 舒张压90mmHg(12Pa)为主要表现的独立性全身性疾病

12、,以全身细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8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具有原发疾病明确,高血压仅为其体征之一,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即恢复正常这些特点的高血压11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病变.肉眼观,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 100g(正常成年人约为 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一般在 2mm 左右(正常厚 35mm). 12 高血压脑病 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高血压时,由于脑血管病变及痉挛致血压骤升 ,引起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

13、主要表现的征候群称14 风湿病(rheumatism) 是一种与咽喉部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其病变特征是形成风湿小体.13 脑软化(softening of brain) 由于脑的细 ,小动脉硬化,痉挛,可致其供养区域脑组织缺血而发生梗死 ,继而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质地疏松的筛网状病灶,称之为. 脑软化通常为多数而且较小,称微梗死灶(microinfarct).15McCallum 斑 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后期,心内膜尤以左心房后壁内壁心内膜增厚 ,粗糙和皱缩呈地图形,故称16 绒毛心 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当以纤维素渗出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搏动牵拉

14、而成绒毛状,称为18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是指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造成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 关闭不全.19 瓣膜关闭不全(valvular insufficiency) 是指心瓣膜关闭时瓣膜口不能完全闭合,使一部分血流返流. 20 瓣膜口狭窄(valvular stenosis) 是指瓣膜口在开放时不能充分张开,瓣膜口因而缩小,导致血流通过障碍.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是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受到病理损害后 ,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15、,呼气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部疾病 .主要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2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 3 个月,连续两年以上.3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是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 .4 间质性肺气肿(interstitial emphysema) 是由于肺内压急骤升高,肺泡壁或细支气壁

16、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在肺膜下,肺小叶间隔内形成串珠状小气泡,气泡也可沿细支气管和血管周的组织间隙扩展至肺门,纵膈,甚至可在颈部和上胸部皮下形成皮下气肿. 6 肺炎(pneumonia)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7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典型者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肺段或整个肺大叶.8 肺肉质变(pulmomary carnification) 主要见于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 ,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9 小叶性肺炎(lobul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