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9884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作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辽 宁 工 业 大 学房地产项目策划 综合性作业题目: 辽宁工业大学西侧场地规划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工程管理 122 班 学 号: 121601039 学生姓名: 薛健 指导教师: 刘玉昌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2015.6.2-2015.6.9 2目录一、公园概况 3二、规划设计依据 3三、规划设想与规划原则 3四、公园性质与风格 3五、规划构思 4六、总体布局及意境 4七、旅游线路规划 7八、竖向规划 7九、空间景观规划 7十、绿化种植规划 38十一、给水规划 10十二、排水规划 11十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十四、环保规划11附图锦州古塔区公园规划说明一、公园

2、概况锦州古塔区公园基地位于古塔区,辽宁工业大学西侧,用地北部为松坡路,东、南、西面有城市干道围绕。锦州古塔区公园用地规划面积 87.711 公顷,。二、规划设计依据、锦州古塔区公园地形图(1500);、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锦州市古塔区区总体规划(19912010);、锦州古塔区公园规划设计要点。4三、规划设想与规划原则、锦州古塔区公园是古塔区唯一公园,也是市内九个主要公园之一,所以规划构思是把锦州古塔区公园建成为城市的中央公园,使之成为锦州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对外窗口、妇女儿童的活动中心。、以园林特色为重点,体现娱乐、休闲、旅游、参观的多功能综合性。、突出当地特色和营造情景交融

3、的山水园林,融游乐与自然景点于一体。、以静为主,动静相宜。四、公园性质与风格锦州古塔区公园是以动态游乐观赏为主,辅以集休休闲、观光、静修、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城市公园。整体布局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基本不予地形上的改动。设计手法以中国古典造园美学思想为出发点,融汇西方造园手段。公园整体风格体现现代特色。五、规划构思、根据公园基址面积大、山地多、平地少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有限的陆地上最合理经济地布置丰富的游览活动项目。、士英街成为串联各个景区的主动脉,它既具有交通功能,又具有景观功能。、各景区虽有一定的联系(如视线、对景等),但更具有独立的特性,既有利于分期建设,又与地形地貌结合,更适合

4、于使各景区具有独立的主题。而统率整个公园的中心则是锦州古塔区。、结合当地人文,塑造以吉祥物“燕子”为主题的意境。六、总体布局及意境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和设计条件,锦州古塔区公园规划分为六大景区。、城市广场区也是公园的西面主入口广场。因公园西面区域是城区的行政中心区,故此结合入口将之设计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综合广场。设计上将此区分成三大部分:5城市集散广场(石的广场)、会演广场(演舞台)和小型露天展场(小展园),三者以演舞台为中心,形成东西、南北两轴线。东西轴线上西侧紧邻湖滨西路的城市集散广场(景园路口南面约 100 米处),呈半圆形,南北两端有停车场。广场上大片草坪和铺地组成斑澜的图案,东侧数片石墙

5、悬挂巨大景石,水柱由石墙中喷涌而出,击于石上,溅成水雾,空气中弥漫着公园气息般的清润,这就是海市蜃楼般的组合屏风(照壁)锦州古塔区公园主入口标志,命之为“石的广场”。轴线交会处,结合原有滩地、山地综合设计成下沉式圆形露天剧场,近处花坛中繁花似锦,远处以对面半岛上的燕妩阁作为对景,有 180全方位广角的视线。向北有小型的展览场地,展廊弯曲,小喷泉水声潺潺。整个区体现了集会、表演、展览和观景的功能,空间上大小相扣、高低相宜,既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分隔,主要是动态的开放空间。、“花的广场”区由城市广场区向南通过动态开放式视线的环湖路到达西南角堤坝处时就到了公园南区的西式园林区花之广场。在这里根据地形和环

6、境分成五个部分:堤坝下西南角靠近城市干道十字路口处为较平坦的视线开阔区,将之作地形的坡度变化后种植大规模巴洛克式图案的花卉,使之成为行人注目的立体式坡地花园;堤坝南侧护壁设计成蜿蜒的间插式平台、坡道、台阶,点缀花草于大小不一、变化丰富的各级挡土墙上,是一种构思新颖、动感十足的台阶式花园,也将堤坝的形体消失于无形;靠近路边 50 米纵深的东西向区域设计成一条绣花地毯式广场大道;西侧商业大道处为公园南区入口,利用入口广场和自然的山地作一意大利式台阶花园广场,台阶上建一小型博物展览馆,既呼应南区的文化娱乐功能,成为南区道路到此的视线终结点,又成为统率整个“花的广场”区的建筑物;溢洪道东侧贴近红线区域

7、为自然山地,拟种植自然林和草地作为与东面“喜之郎”宿舍区的隔离带。整个区体现的是观赏的功能,又将公园的信息有效地向外传播;空间上高低错落,融合西方古典园林上台地式花园的设计手法,使之别具风采。、“森的广场”和伊甸岛环湖路经过南区向东继续行进,此时左边邻水,右边靠山倚林,视线逐渐缩小,曲径通幽,到了另一个西式造园的静区。这里,东边的设置公园东入口,因入口处有小山坡,在尊重地形的设计前提下,园路由入口上坡,至小山坡脚设计一小型的广场,有一从山坡上缓缓而落的涧溪之水汇集于广场的水池中,山坡上种植高大树木,林荫茂密,鸟语蝉鸣;广场呈圆形,园路从中穿越,棕榈科植物呈环形布置,使游客入园后至此便有一脱凡超

8、俗的感觉,命之为“森的广6场”。园路向北与环湖路连接,东面是靠围墙地带,考虑设置露天式雕塑长廊,以攀爬植物饰墙,点缀色彩缤纷的小花坛,隔一定距离摆设雕塑,溶合于一片浓浓绿意之中。在这片区域中又有零星的地带,拟分片种植各科植物,作为小型植物园,既呼应“森的广场”的命号,又使从东入口而来的学生有一学习自然的环境。西边是一个半岛,地形较平缓,西、南两面视线宽敞,北面有一小山阻隔,设计上把此作为一个摄影、休闲的好地方,东面配置小教堂、小影楼、西式亭台楼阁,塑造具异域风情的小街道广场,使之成为婚纱摄影的浪漫场所;西侧临水边在造园上融入田园风光,以自然大草坪点缀零星遮荫大树,别有一番浪漫休闲。、造园区与“

9、燕憩湾”士英街经过“伊甸岛”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了一个封闭式宁静的小水湾区域,命之为“燕憩湾”。沿着小水湾的边缘地带布置小路、柳树、石椅,是情侣相对独处的好地方;有烟波桥与对岸相通,塑造出一片江南美景。路的东侧有一小山头,正可依山建园,命之“燕聚居”,可汇集琴棋书画之客在此切磋技艺,分享乐趣,生意盎然。过烟波桥后是公园的中心大半岛,环湖路只在此擦肩而过,目的是为了保留原有的旖旎岸线,保留原有的一片自然意境和风光。大半岛北高南低,在南边的山头上设一阁,命“燕妩阁”,成为公园南区的视线焦点和对景点,又可在此俯瞰公园南区的美丽风光。山路由燕妩阁沿山脊蜿蜒蛇行,到了北面山谷处,便是大型园中园燕

10、逸园。燕逸园沿山谷拾级而下直至湖边小半岛,与自然水湾融为一体。园中长廊分布,又围成大小形态不一的袖珍园,其中又有小溪涧委委而下,或水潭、或小瀑,汇入湖中。西北角对景处有近处长堤、湖中三塔,远景有大 土 朗 山、燕来亭以及鱼乐湾的一派逍遥风光。或月朗星稀,或烟波迷雾,或蝉鸣遍谷,或金黄满山。诗意画情,长袖当歌,临风起舞,怡然自得。池中鱼乐,笼内鸟欢,茶清香溢,怪石嶙峋,苍松玉雕,树影斑驳。这便是园中园中一片逍遥遁世之乐。有此一园,既可清修静养,参禅顿悟,又可予文人骚客舞文弄墨、指点河山之机,藉此以会众生普罗共享自然之趣,以令此园长盛不衰。、“水之广场”和少年儿童活动区士英街紧靠园中园区,徐徐而过

11、另一山谷,豁然开朗,是公园东北角入口,乃一临于湖中湖边的大型平台广场,柱廊弯曲,水雾迷漫,群鸽纷飞,各式各7样的喷泉互相吟唱,与湖中大型喷射水柱遥相呼应,命之为“水的广场”。沿园路分支东北而去,是独立的两大半岛,为少年和儿童活动区。东半岛上置有旱冰场、卡丁车场、电玩场和水上乐园;西半岛上有绿篱迷宫、栅栏小迷阵、儿童耍乐场(设有滑梯、秋千、波波池、蹦蹦床等)、风筝场、驯鸟表演场等,更有小型航模俱乐部和游艇码头栈道,还有临近水边的水幕电影场,看台临水而建,近处湖面中有大型露天音乐喷泉,星光熠熠,热闹不凡。而此区沿湖边种植大片水杉,将其与公园的总体静觉隔离,又自成独特一水景,相得益彰。、野趣游园区自

12、“水之广场”入口处,环湖路向西,一片幽静,峰回路转,到了长堤以北与燕逸园相对的野趣岛,便是野游区的开端。野趣岛上有烧烤场和森林浴场;过此,环湖路跨湖而回,以长堤为基,中间一段代之以七孔长桥,名之为“燕虹渡”;北面湖中建有三座小白塔,效杭州西湖之景,命之为“小三潭”。此处风景成为整个公园北区的主要视线中心,与西北角大 土 朗 山所建“燕来亭”以及南区视线中心的燕妩阁构成控制整个公园的三点,同时,它还成为公园南区堤坝向北眺望的对景中心。过“燕虹渡”后,向右往鱼乐湾而去,水静鸿飞,蓑衣笠帽,长钓落垂,其乐融融。又有一径,拾级而上,到达大 土 朗 山顶,建一呼风唤雨之标志亭,锦州古塔区公园全景尽在目下

13、,一览无遗。后飘然而下,或于半山小亭一憩,可以聆听满山蝉鸣,取名为“听蝉亭”;或直下至环湖路边,幽静谷边,建一石滩,山水成瀑,赤足跋涉,清爽无比。或向南而去,燕鸣谷(湾)边有一茶座,可盘座而啜,将环园之趣再一一玩味,心旷神悦后,脱尘而去。至此,游园已尽。仔细把味,六大区域依地形地貌而设,动静分区,以锦州古塔区为核心,环环相扣,动态联结,各得其所。而造园的关键,又在于尽赋各景区予特殊意境;特别是园中园之塑造,纳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将人的美学意念具体化地再现,才是一个造园活动有无尽生机的关键所在。七、旅游线路规划旅游线路按景区景点的分布,将各部分串联起来。陆路主要是 6 米的士英街,可以到达主景区

14、的各个部分;只大休闲区西北角鱼乐湾部分以 3 米的人行道连通,贯穿整个锦州古塔区。由此,水陆线路互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系统。八、竖向规划81、作为整个规划设计原则,地形地貌基本不予破坏,土方量基本平衡,故整个规划设计皆以原地形地貌为准,各景区景点的地台标高均不背离当地的标高。只东北角的少儿活动区原有标高过低,考虑适当填土 11.5 米深,将原地台升高。2、环路结合地形有适当高差变化,以营造趣味,但尽量满足市政给排水要求。3、作为景观上的竖向规划,因原有地形地貌已非常理想和有个性,设计上应尽量结合原有竖向,基本不予改动,以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九、空间景观规划锦州古塔区公园以锦州古塔区为主体,周边地带有山地、有平地、有半岛,层峦叠嶂,或潆洄,空间层次丰富多变,相得益彰。在空间整体布局上,南面广阔开扬,设计上考虑以此为特征形成一动态的开放空间,以燕妩阁为对景点,士英街临园而设,成为一动态的视觉游线。而西、南入口景区应结合此区特征,形成动态、活泼的空间。湖面向北延伸,由东西山地夹合收窄,形成动感的导向空间;又由于湖岸线曲折变化,空间形态模糊,因而最具魅力,此地带不布置重要景点和景区,以欣赏自然山水景色为主。湖面继续向北则是转折成一东西向空间,空间特性也是具有动态的导向性,亦不布置主要景点,只在空间轴线转折点布置湖中三塔,成为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