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建筑设计基础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943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建筑设计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考建筑设计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考建筑设计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考建筑设计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考建筑设计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建筑设计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建筑设计基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这只是部分的,需要对照完善一下第一章 建筑概论第一节 怎样认识建筑一 建筑及其范围建筑的目的是取得一种人为的环境,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二 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是一种技术工程,与机电、道路、水利、等工程一样,是为着某种使用上的目的,而需要通过物质材料和工程技术去实现的,所以它是人类社会的一项物质产品。建筑艺术是以建筑实用和建筑技术为基础。三 建筑和社会1、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2、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3、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二节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三要素: 实用、坚固、美观一 建筑的功能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1) 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 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寸(2) 人的生

2、理要求 朝向、保温、防潮、隔热、隔声、通风、采光、照明(3) 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人流及路线的安排二 物质技术条件1、建筑结构 柱、梁、板、拱、墙2、建筑材料 木材、砖砌体、钢筋混凝土、钢材、铝材3、建筑施工 施工技术: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施工工具和机械、施工方法等施工组织:材料的运输、进度的安排、人力的调配等三 建筑形象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的的比较关系。尺度: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对比:建筑各要数之间的差异。韵律:建筑中各种具有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均衡: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安定

3、、平衡和完整的感受。稳定: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上锁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第三节 建筑空间一 空间和人对空间的感受空间就是容积,它是实体相对存在的。人们对空间的感受是借助实体而得到的。人们常用围合或分割的方法取得自己所需的空间。空间的封闭和开敞是相对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空间,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二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近代的建筑发展在空间功能和空间艺术上取得了突破:首先,近代建筑类型繁多、功能多样,要解决好建筑的使用问题,就必须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周密的分析,通过设计把他们转化为各种使用空间。其次,在建筑艺术表现方面,古典建筑更倾向于把建筑视为造型艺术,在建筑实体处理上,建筑的

4、样式风格、形体组合、墙面划分以至装饰细节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近代建筑则更加强调建筑的空间意义,认为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是空间中的长、宽、高向度与人活动于其中的世间向度所共同构成的时空艺术。三 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的集中表现。1、空间的大小与形状(1)由于平面形状决定这空间的长和宽两个向度,所以在建筑设计中空间形式的确定,大多由平面开始,在平面设计中首先考虑该空间中人的活动尺寸和家具布置。(2)在一般的建筑中,空间的剖面大都是以矩形为主,剖面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建筑中楼层的高度。2、空间组织依照什么样的方式把单一的空间组织起来,成为一幢完整的建筑,这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依照认得

5、活动要求,将不同空间进行属性上的划分:(1)流通空间和滞留空间流通空间要求是:人们活动的畅通和便捷。滞留空间要求是:人们活动的安静和稳定。(2)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公共空间要求是:人们活动的大量和公开。私密空间要求是:人们活动的隐蔽和私密。(3)主导空间和从属空间主导空间:在设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空间。从属空间:在设计中为主导空间服务的空间。空间的组织形式有:(1)并列关系:各空间的功能相同或近似,彼此没有直接的依存关系,常用并列式组织。(2)序列关系:各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先后顺序者,多采用序列关系。(3)主从关系:各空间在功能上既有相互依存又有明显的隶属关系。(4)综合关系:在实际建

6、筑中,常常是要求以某一种形式为主同时兼有其它形式存在。四 建筑空间处理手法1、空间的限定(1)垂直要素限定:通过墙、柱、屏风、栏杆等垂直构件的围合来限定空间。(2)水平要素限定:通过顶面或地面等不同形状、材质和高度对空间进行限定。(3)各要素的综合限定:空间之一个整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水平和垂直等各要数的综合运用,以取的特定的空间效果。2、空间形状和界面处理空间的形状和界面的处理时决定空间性格、品质的重要因素。 (古典主义在这上很辉煌)3、空间的围与透空间关系的处理上,围合与通透式处理相邻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法,为建筑空间艺术的表现提供了广阔天地。4、空间的穿插与贯通水平空间中,对多个空间重

7、叠部分的处理是穿插。垂直空间中,对多个空间重叠部分的处理时贯通。空间的穿插和贯通使空间划分灵活,加强了空间层次感和流动感5、空间的导向与序列空间导向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暗示、引导。夸张等建筑处理手法,把人流引向某一方向或某一空间,从而保证人在建筑中的有序活动。第四节 建筑与环境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以其所形成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空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多种多样的环境。一、 聚居需要环境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以聚居为必要条件的。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为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聚居环境做着不懈的努力。(1)聚居环境不仅是人作为自然部分的需要,提供阳光、空气、水、食物等;也是人作为社会部分的需要,提供劳作、交往、集会、娱乐和安

8、全等。(2)建筑环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整体。(3)建筑环境作为整体为人服务,人也在创造和利用环2境;双方受到对方的制约,又改变对方的存在。二、 建筑环境建筑是人们聚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人们聚居形式的发展和厂区的建筑实践促使建筑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及规划乃至区域规划等各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的学科体系。 (建筑的环境科学数量极多、涉及广泛,体现出建筑环境的复杂。 )1. 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任何建筑环境都有相对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形成建筑环境的相对性。任何建筑环境都是存在于整体环境,整体环境构成建筑环境的整体性。2. 自然环

9、境与人工环境建筑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总和。3. 建筑环境的内与外建筑环境的内与外要有联系,处理好内外过度的灰空间。4. 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建筑物的安全坚固以及通风、采光、保温、隔热等要求是人的生理需求,也是构成建筑物理环境的基本内容。建筑空间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环境,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和心理体验,会对建筑环境的功能提出要求,映照这些要求所产生的环境是行为环境。5. 建筑环境与地区建筑环境存在于一个地区中,要带有地区的特色,与地区环境相适应。6. 建筑环境与文脉建筑环境受到文脉的影响,产生与文脉相适应的的建筑环境内涵。7. 环境艺术的多样统一艺术的多样统一是产

10、生美的法则。环境艺术也要多样统一产生优美的环境的重要原则。三、 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学时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学科。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环境问题:(1) 大量的资源被消耗,造成资源的全面匮乏。(2) 资源的大量消耗,产生不可利用的废弃资源,形成大量污染。(3) 人口增长使得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与资源的消耗产生强烈的反差。(4) 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得城市环境污染更加突出。(5) 历史文化受到社会高速发展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或毁灭。(6) 自然灾害增加;现代战争对环境产生长期性的环境破坏。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促使建筑及工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环保的方向发展。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是节约能源,节约

11、能源和减少污染,其内容如下:(1) 节约能源:包括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洁净能源,通过相应的设备系统,达到节能目的和减少污染;利用节能和减少污染;利用节能照明系统和恒温系统达到节能目的和减少污染。(2) 节约资源:包括节约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如采用节水设备系统,雨水循环系统以及通过屋顶绿化偿还建筑所占用的绿地等(3) 减少污染:包括建筑物废物处理中的垃圾回收利用和中水回收利用;隔音和减噪处理技术及废气处理技术。第五节 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一、 建筑设计工作建筑师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建筑方案的构思与设计,进行建筑平面和空间的布局,解决建筑的功能使用问题,处理建筑空间及造型艺术问题以及建筑的构造问题等等。

12、二、 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学习除政治、数学、外文、体育等一般课程外,大致包括以下:(1) 工程技术方面:包括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以及建筑供热与通风、供电照明、给排水等方面的课程。(2) 建筑理论方面:包括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以及有关的建筑艺术理论等(3) 建筑表现技法方面:包括画法几何及透视阴影,计算机制图、美术等。(4) 建筑设计方面:包括建筑初步以及其后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住宅区规划和城市规划等。(5) 建筑师职业教育方面:包括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建筑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第二章 建筑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中国以木材

13、为主要建筑材料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独特的体系。在这个悠久的体系中从简单的个体建筑到城市布局,都有着自己完善的做法和制度。从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它体系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成为世界古代建筑中延续时间最久的体系。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上古时期,中古时期,秦汉时期,形成完整的廊院和楼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寺院、塔和石窟建筑得到很大的发展。唐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繁盛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文化都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宋朝时期,总结隋唐以来的建筑发展成就,制定设计模数和工料定额制度,编著的营造法式由政府颁布实施。明清

14、时期,又一次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潮,并完好的保存到现在。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新的功能使用要求和新的建筑材料、技术,促使建筑传统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我 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形成了满足不同地区气候文化的建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民族风情的建筑;我国古代是封建制度国家,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形成有严格等级制度的建筑。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一、 建筑外形上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外形上的特征最为显著,他们都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二、 建筑结构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都是采用木构架结构,木

15、构架是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结构,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由几个间组成。斗拱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在结构、装饰和度量上都起着重要作用。屋顶部分采用梁架重叠,逐层缩短,逐级加高,柱上承檩,檩上排椽,构成屋顶的骨架,也就是屋顶坡面举架的做法。斗拱是在屋顶与屋身间过渡的构件,是由若干方木和横木垒叠而成,用以支挑深远的屋檐,并把其重量集中到柱子上。柱子之间填筑门窗和围护墙壁,3形成屋身。三、 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建筑群体的布局除了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或特殊功能要求外,一般都有共同的组合圆柱,那就是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一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置门窗。四、 建

16、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我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细部大部分都是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件进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吻兽、斗拱、卷杀、瓦当、滴水、搏风、墀头、雀替、彩画、匾额、门簪、门钉、棂格。色彩的使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使用强烈的色彩而又得到完美的效果,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白色石台基、檐下蓝绿色,各部分轮廓鲜明。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内部,以在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的彩画为主。 (雕梁画栋)第三节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一、 平面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是长方形。度量长的一面称面阔,短的一面称进深。四根柱子围成的面积称为间。在建筑群体布置中,主要的建筑物多居中、向南,成为正殿或正房;两侧可加套间,成为耳房;正殿、正房前左右对立的成为配殿或厢房;四座建筑围成一个院子,如果只有三面有房屋就叫三合院,四面都有房屋叫四合院。二、 木构架清式建筑木构架分为,有斗拱的大式;没有斗拱的小式。1 柱檐下最外一列成为檐柱。檐柱以内的成为金柱。山墙正中一直到屋脊的成为山柱。在纵中线上,不在山墙内、上面顶着屋脊的是中柱。2 间架间架是木构架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