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48215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思考题汇总201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谭老师复习思考题组织结构、功能与疾病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其在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3白血细胞有几种类型,在疾病中的意义如何?4骨和软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5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意义,适当联系学习记忆的神经调节。人体调节网络1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泌激素。2内分泌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体功能活动发挥调节作用?3免疫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免疫调节有何意义?人体胚胎学1.受精的概念及其意义。2.三胚层胚盘的形成及其意义。王老师复习思考题心脏1 心脏的瓣膜、腱索、乳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人体系统解剖学P146瓣膜:每个人的心脏内

2、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二尖瓣由前(大)瓣和后(小)瓣两叶组成。三尖瓣由前、后、隔瓣三个瓣叶组成。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均由三个瓣叶组成。瓣叶正常时是菲薄的、光滑的、富有弹性的。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腱索:乳头肌:2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正常节律有顺序地收缩、舒张。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

3、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网。(一) 窦房结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房肌,使心房收缩,同时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二) 结间束心房的一些心肌细胞具有特殊电生理性能,构成前、中、后 3 条结间束,将窦房结的冲动传至房室结。(三) 房室结房室结位于 Koch 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房室结将来自窦房结的冲动传向心室。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在窦房结的冲动产生或结间束的冲动传导障碍时可产生冲动,导致心律失常。(四) 房室束房室束又称 His 束,起自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后下缘前行,至室间膈肌部的顶端分为左右束支。

4、(五) 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左束支呈扁带状,沿室间隔左侧深面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分别至左心室前、后壁,再分支达乳头肌根部,交织形成浦肯野纤维网,。右束支呈圆索状,沿室间隔右侧深面下行,经隔缘肉柱达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散形成浦肯野纤维网,分布于乳头肌和右心室肌。3 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特点。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 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 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 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 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5、(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 最后回到左心室, 开始新一轮循环。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房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血液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46血液循环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65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 8%。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 的

6、特殊蛋白质。抗体能黏附在微生物上,并阻止其活动。于是,血液中的其他细胞会包围、吞噬、消灭这些微生物。血液也能够凝结成块,帮助我们堵住出血的伤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4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和预防措施。主要病理特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

7、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 55 岁以前,母亲/姐妹在 65 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过低) ,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

8、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 30 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预防方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从脂质代谢角度考虑,要求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平衡。饮食少食油腻、脂肪、糖类。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要少使用。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要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粗细粮搭配,少食多餐,晚餐量少。注意控制体重,勤于运动。勤于体育锻炼。许多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比久坐不运动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减少 2 倍;冠心病人平均每天步行 3 千米,一年后有 45的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所消退,而无运动锻炼者,多数保持稳定,不进展。体育运动也要注意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

9、心脏负担。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某些隐性心脏病以及其他一些潜伏的病变,以防患于未然戒烟少酒,避免不良习惯25的冠心病死亡是由吸烟引起的,应该大力提倡、推行戒烟。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保持身心愉快,心理健康和维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遇事心平气和,宽以待人,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冠心病,人在重压之下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脏处于重压状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脑1.脑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端脑,间脑,小脑,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脑干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延髓、中部是脑桥,上部

10、是中脑,脑干是低位反射中枢的一部分,较高位调节中枢所在地,前脑高位中枢的前哨和下属,中枢其他各部间联系的通道。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1延髓(medulla)延髓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b 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2脑桥(pons)脑桥位于中脑与延脑之间。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中脑(midbrain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

11、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4网状系统(reticular system)网状系统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大脑的后下方、脑干的背侧。小脑腹侧与脑干之间围成第四脑室,并借上中下 3 对脚与脑干相连。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小脑就象一个大的调节器。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人体系统解剖学P265间脑人体系统解剖学P266 和 P268 下半页开始端脑人体系统解剖学P2

12、70前额叶 -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顶叶 -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颞叶 -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枕叶 - 负责处理视觉信息。边缘系统 - 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2大脑主要中枢(机能区)的位置。人体系统解剖学P2773传导通路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人体系统解剖学P280这些由一定神经元链组成的传导特定感觉或运动冲动的径路成为传导通路,一般将感受器到脑(主要是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上行(感觉)传导通路,将由脑到效应器的神经通路称为下行(运动)传导通路。上行传导通路:1传向大脑皮质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通路:

13、将本体感觉(来自骨骼肌、关节、腱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即深部感觉冲动传至大脑的传导通路。同时也传导精细触觉冲动。若此传导通路受损会导致深感觉障碍2. 传向小脑的本体感觉通路:将躯体的本体感觉冲动传向小脑通路,进一步通过反射可以调节肌张力。若受损则可引起肌张力减退和运动失调,但本体感觉并不丧失。3. 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分为躯干、四肢的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将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至大脑皮质,引起清晰的浅感觉意识,此通路受损时,出现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和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受损会导致对侧或同侧头面部的浅部感觉障碍)4. 视觉通路:分为意识性视觉通路

14、和反射性视觉通路,前者将视觉信号传递至大脑视区皮质,受损会导致全盲或者偏盲。后者完成瞳孔对光的反射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反射。5. 听觉通路:完成听觉冲动的传导,受损的话因为听觉冲动为双侧传导,一侧外侧丘系以上通路受损,不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此通路的周围部,或病变在中耳及外耳,则引起患侧听觉障碍。6. 平衡觉通路:7. 嗅觉通路:将嗅觉冲动传至颞叶海马旁回钩附近的皮质区,引起嗅觉。8. 一般内脏感觉通路: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躯体运动神经或自主节前神经元,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下行传导通路1. 锥体系:始见于哺乳动物的下行通路,进化上较新,灵长类最为发达,锥体系为大脑皮质通过锥体束和脊髓、脑干内的运动神

15、经元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系统。由上下两极神经元组成。若损伤人体系统解剖学P288 页表格2.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主要有纹状体系和小脑系。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协调体态姿势、支配节律性、习惯性和本能性的运动。3. 内脏下行传导通路:实现了对于内脏活动的调节。视觉器官1 从体表可观察到的视器结构。 角膜角膜(Cornea)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约占纤维膜的前 1/6,从后面看角膜呈正圆形,从前面看为横椭圆形。角膜厚度各部分不同,中央部最薄。为了保障透明度,角膜没有血管,但却有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

16、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角膜覆盖虹膜、瞳孔及前房,并为 角膜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加上晶体的屈光力,光线便可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构成影像。 巩膜巩膜即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是眼睛最外层的纤维膜,由致密的胶原和弹力纤维构成,质地坚硬呈磁白色,并有少量的血管,巩膜也是个软组织,巩膜俗话叫白眼仁,占眼球纤维膜的后 5/6,约总面积的 30% 。白色坚韧的巩膜有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巩膜是有一定弹性的,眼睛是个球体,巩膜失去弹性变硬人的眼睛就容易变形,变形出现的普遍问题是青少年近视。 虹膜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虹膜中央有瞳孔。虹膜是使瞳孔改变大小的一种组织,它的动作完全属于自勤的。当光线射入眼球时,它便活动起来,使瞳孔取得适当的直径。虹膜开启的大小,就直接影响进入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