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8192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正常寄居菌,一般来说,对动物是有利的,但也有一些类型可以引起猪只发病,特别是对仔猪,依据日龄的不同,可致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 一、病原:大肠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是肠道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通常不侵入组织深部,不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肠道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致病机理:1、 粘附:ETEC 能致腹泻,主要是因为致病菌株具有粘附到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和产生毒素的能力。大肠杆菌的粘附因子将菌体粘附于肠粘膜后,开始增殖并产生大量毒素。2、 肠毒素:大肠杆菌粘附后所产生的毒素主要是肠毒素,可使肠粘膜细胞分泌氯离子,导致水与电解质的

2、分泌增加,同时抑制肠绒毛细胞对钠离子的吸收,从而导致水及电解质在肠道内的蓄积而下痢。 3、 水肿素:有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含有水肿素,用提纯的水肿素给仔猪注射后,可见眼睑水肿,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血压升高等,血压症状可能是死亡的原因。4、 内毒素:以水肿病菌株的内毒素给猪注射,可引起内毒素血症,主要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呕吐、里急后重、血管内凝血和白细胞先减少后增多等现象,最后导致内毒素性休克。5、 过敏:仔猪与大肠杆菌接触时,产生特异性的大肠杆菌抗体,使组织致敏。这时,仔猪再接触大肠杆菌抗原,几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里急后重、脸部水肿等现象。 二、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

3、病,是发生在出生后几小时到 1 周以内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为特征。1、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主要感染初生后 1 周龄以内小仔猪,以 13 日龄最为常见,7 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同窝仔猪中 96%以上发病,死亡率也很高,不死者常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第一胎母猪产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其次是感染过本病的断乳小猪。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带菌母猪的粪便污染自身的皮肤与乳头后,仔猪吮乳或舐母猪皮肤时进入肠道引起发病,下痢仔猪由粪便排出大量细菌,污染外界环境,通过水、饲料和用具传染给其它母猪,成为新的

4、传染源。 流行特点:无季节性,一般在猪场一次流行后,经久不断,只是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所下降,一般不会自行消失2、 发病机理:病菌进入乳猪体内后,如果母猪初乳中缺乏对该病原菌的特异性抗体,病原菌即可在仔猪小肠粘膜上皮定殖,产生毒素,毒素可使肠粘膜上皮细胞 分泌大量液体,同时抑制绒毛上皮细胞 的吸收作用而引起剧烈的腹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最后虚脱死亡。3、 临床症状:潜伏期 12 小时3 天仔猪在出生时体况正常,于 12 小时后,一窝仔猪突然有 12 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以后其它仔猪相应发生腹泻,粪便是黄色浆状,含有凝乳小片,捕捉时,在挣扎和鸣叫中常由肛门 冒出稀粪,迅速消瘦、脱水

5、、死亡。4、 病理变化:死亡仔猪脱水干瘦,皮肤皱缩,肛门裂开,周围粘有黄色粪便,显著的变化是胃肠道粘膜上皮的变性和坏死。胃膨胀,胃内充满酸臭和凝乳块,胃底部粘膜潮红,部分病例有出血斑块,表面有多量粘液覆盖。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膨胀,肠壁变薄,充血水肿,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黄白色稀薄内容物,有时混有血液、凝乳块和气泡,其它肠段也出现气体,粘膜上皮脱落,绒毛坦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多汁。 5、 诊断:根据特征性病理变化和 5 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大批发病,下黄色稀粪,可以初步确诊。如从病死猪肠道内和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粘着素 K 抗原和能产生肠毒素,则可确诊。注意与传染性胃肠炎

6、、流行性腹泻、仔猪红痢等区别。6、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清粪,保持干燥,定期消毒,接产时用 0.1%高锰酸钾擦拭乳头和乳房,并挤掉乳头中的少量乳汁,使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疫苗预防:选用大肠杆菌 K88 K99 987PF41 四价苗,初产母猪产前 4 周、2 周各接种一次,经产母猪于产前 2 周接种一次。 微生态疗法:现在生产的微生态制剂有一定疗效。最常用的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 ,国内近几年在畜禽腹泻防治上已有多种微生态制剂面市,如调痢生(8501) 、促菌生等在吃奶前喂服后在肠道暂时定殖,消耗氧气,促进厌氧菌的生长,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与恢复,提高定殖抗力,有效地

7、防治腹泻,但不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药物治疗:氯霉素、呋喃唑酮、土霉素、SD、氟哌酸等均为敏感药物。但是,由于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大肠杆菌对之普遍产生了较大的耐药性,有些菌株同时耐受多种药物,因此,为了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不少猪场每隔一段时间(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调查,掌握细菌药敏状态的变化,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治疗时尽量联合用药,或 23 个月轮换用药,既可提高疗效,以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补液:可灌服口服补液盐或通过腹腔注射 5%葡萄糖生理盐水。三、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 1030 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排出腥臭的灰白色粘绸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5

8、0%) ,但死亡率低,对猪的生长育影响很大。1、 流行病学:1030 日龄内发病,20 日龄左右最多,也较严重,发病情况多则十之八九,少则十之三四,此愈彼发,采取一般的防制措施不易扑灭。发生本病与应激因素有关,如气候突变、严冬寒冷、阴雨潮湿、冷热不定、饲料品质不良或配合不当或突然改变、母猪乳汁太浓或不足、圈舍不洁等。2、 发病机理:一方面有肠毒素所致分泌性腹泻,另一方面还有因炎症促进液体从肠壁向肠腔渗出,以及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肠管加快,在这些条件下,食糜中的大量脂肪向后推移,与大肠内的碱性阳离子(钙、镁、钠、钾)结合,成为灰白色的脂肪酸皂化物而使粪便成为灰白色,因此在临床上表现为白痢

9、。3、 临床症状:仔猪突然腹泻,排出浆糊状灰白或黄色粪便,腥臭,体温与食欲无明显改变。病猪逐渐消瘦,发育迟缓,拱背,行动缓慢,皮毛粗糙无光、不洁,病程 37 天,多数能自行康复,但生长发育受阻。4、 病理变化:身体消瘦,脱水,皮肤苍白,肛门及尾根部粘着灰白带腥臭的粪便。主要病变位于胃与小肠部分,胃内有少量凝乳块,粘膜充血、出血、水肿性肿胀,肠壁菲薄,灰白半透明,肠粘膜易剥脱,肠内有大量气体与少量灰白或黄白色腥臭粪便。5、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一般即可作出诊断,再加上血清学检查,即可确诊。6、 防治:与仔猪黄痢相似,治疗的同时可以用收敛剂,抗生素可交巢穴注射。四、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

10、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常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水肿,本病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很高(90%以上) 。1、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 易感动物:断奶不久的仔猪,其它年龄的猪只(小至数日龄,大至 35 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发生过仔猪黄痢的猪,一般不发生本病。 传播途径:病猪由粪便排出病菌,污染环境,饮水和饲料,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仔猪。2、 发病机理:目前研究认为至少有志贺样毒素,F107 菌毛抗原和宿主受体基因型等因素与水肿的发生紧密相关。 流行特点:是地方性流行,只限于个别猪场,不广泛传

11、播,春秋季多发。在猪群中发病率约1030%,死亡率极高。 诱因:断奶、分群、运输、防疫注射、驱虫、改变环境、饲料与饲养条件改变、气候突变等各种应激因素、Se 与 VE 缺乏以及集约化饲养,免疫状态和其它感染因素的存在为本病的诱因。3、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口流白沫,体温无明显变化,心跳急速,呼吸快而浅,后变得慢而深,常便秘,但发病前一、二天常有轻度腹泻。病猪静卧一隅,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作游泳状,触动时表现敏感,发出呻吟声或作嘶哑的叫鸣。站立时背部拱起,发抖,前肢如发生麻痹,则站立不稳,至后躯麻痹,则不能站立。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步态摇摆不稳,盲目前进或作圆圈

12、运动。本病特殊的水肿变化是: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有的波及颈部与腹部的皮下,也有个别病例没有水肿变化。病程:长的 7 天以上,短的几小时内即可死亡。4、 病理变化: 主要是水肿,胃壁、结肠系膜、眼睑和面部以及颌下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有时出血。有时胃粘膜厚与肌层分离,水肿层有时可达 23cm 厚。结肠的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5、 诊断:根据发病猪的日龄,特征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一般即可作出诊断。确诊应从肠内容物分离出大肠杆菌,鉴定其血清型。同时,临床上应与贫血性水肿,缺硒性水肿鉴别,二者无明显神经症状,注射抗贫血药或硒,很快收效。6、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仔猪适

13、当运动,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与饲养方法,防止饲料单一,应增加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并补硒。 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以 520mg/kg 加入,呋喃唑酮以510mg/kg 加入,连喂 34 天;喹乙醇按 100ppm,连喂 2030 天;痢菌净 600ppm 拌料,连喂 34 天,预防。 本病无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方法,一般口服抗菌素、盐类泻剂,以抑制或排除肠道细菌与其产物。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肌注亚硒酸钠 VE,安钠加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对较慢性病例有一定疗效。烟台绿叶公司的肠乐平 注射液有较好疗效。五、利用血清预防猪大肠杆菌病利用抗血清防治大肠杆菌

14、腹泻由来已久,是防治本病最有效的方法,老母猪血清或用大肠杆菌全菌免疫制备的血清含有针对各种菌体成分的抗体,可与粘附抗原结合,防止大肠杆菌粘附至肠粘膜上大量增殖,也可中和肠毒素和细菌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中止其致病作用。血清作为异体蛋白质,还可非特异性地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发病初期通常一次注射 510ml 就能使仔猪在 4 天内康复。抗血清的来源很广,各个猪场可用淘汰的老母猪制备。用本场常见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后,每隔 12 周给母猪肌肉注射免疫一次,菌苗用量逐渐加大。最后一次免疫 10 天后无菌采血,分离血清,在血清中加入抑菌剂(双抗适量)后置冰箱备用。这种抗血清成本低,效果好,操作也不

15、复杂,可以推广使用。 六、综合防治感染肠道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发生本病的先决条件,但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对本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预防本病还应该从搞好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着手,尽可能降低环境中的细菌数量(特别是仔猪初生期) ,使仔猪有充足的营养,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减少应激,使仔猪有较强的抵抗抗力。首先分娩栏的设计要合理,最好能随母猪的大小而调节,配合使用漏缝地板并及时清洁,减少母猪粪便的污染强度和范围。其次,要保持舍内通风,干燥,温暖。三、给母猪提供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饲料,加强母猪乳房的保健,使母猪有旺盛泌乳能力。四、体热散失过多(舍温过低) ,室温突然改变,转栏,混群,密度过

16、高等各种应激会诱发本病。 总之,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去控制(如在应用药物疫苗进行防治的时候,还得考虑到营养代谢问题,补铁补硒针的应用等) ,以使你的猪场获得最好效益。为了有效地防治大肠杆菌病等各种腹泻病,尽量减少经济损失,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公司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治疗腹泻的特效药,欢迎选择应用。(一) 绿普康 口服液(20 毫升/瓶)1、 作用与特点:专用于防治仔猪黄痢、白痢、副伤寒等疾病,止痢效果显著。对药物纯化酶有极高的稳定性,不易产生耐药性。无副作用,无残留,还可促进生长。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尤其对发育不良的体弱仔猪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2、 用法与用量:治疗用药:体重 5 公斤以下,每次灌服 12 毫升(每毫升约 20 滴) ;510 公斤用23 毫升,10 公斤以上,按每公斤 体重每次 0.20.3 毫升,每日 2 次。预防用药:仔猪出生后 24 小时内,每头给药 0.51 毫升;弱仔每头每次 1 毫升,连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